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夜,李自成率兵攻破北京城。月光在淡淡的雲霧和硝煙中時隱時現,炮火聲、廝殺聲、哀嚎聲喧囂在整個城市的每個角落。
紫禁城後的煤山之上,一個蕭瑟的中年男人,長發零亂的披在肩上,身穿一件血跡斑斑的龍袍,手上提著一柄長劍,默默的豎立的夜風中凝視著眼前這個曾經無比輝煌繁華的帝國都城,如今已是煙火四起。無數如繁星的火光點亮了漆黑的夜色,卻溫暖不了冰冷刺骨的寒夜。月光不時照出他消瘦疲憊的麵容,呆滯的眼神透露出絕望,手中的長劍還在瑟瑟抖動。他,正是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他的身後還站著一個佝僂人身影,正是崇禎皇帝的貼身太監王承恩。
一個時晨之前,朱由檢在皇宮中送走了三位皇子外出躲避,逼後妃公主自殺,又親手砍殺不願自殺的妃子和公主,然後來到煤山之上,淒涼的等待著自已命運終點的到來。
突然,身後傳來一陣急促的由遠及近的腳步聲,來人身材高大壯實,頭戴烏紗帽,國字臉,皮膚白淨,五官端正,身穿青色錦袍,腰配繡春刀,腳踏皮靴,腰杆筆直,神情肅然,氣勢內斂。
待到崇禎皇帝的身後,直接跪倒在地。
“啟稟皇上!娘娘和公主的身後事也已經辦妥,內庫物品已安置妥當,坤興公主萬幸隻是受傷昏迷,已經送到周大人府上。半個時辰前,內城已被賊軍攻破,請皇上速速更衣隨末將出城前往南京。”
朱由檢長歎一聲,緩緩的轉過身道:“起來吧!朕要走何必等到現在?大明江山已是風雨飄搖,即便是去了南京也無力回天。”
頓了頓又道:“振華,朕知道你忠勇,如今大勢已去,朕已心如死灰,當年成祖皇帝的訓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皇後她們已經先走一步了,就讓朕下去找她們吧。媺娖她既然沒死在朕的劍下,以後你就跟隨她左右,保護她的周全!記住!萬不可讓她落入賊手,不得已之時,可殺之!”
“皇上!……”
朱由檢擺了擺手又道:“再無須多言!朕累了!你走吧。”說完,從懷中掏出早已準備好的白綾,徑直走向旁邊的一棵老槐樹……
朱由檢,大明第十六代皇帝,十七歲被迫繼承大統,執掌這個滿目蒼痍搖搖欲墜的帝國。在位十七年,官宦幹政,朋黨惑亂,外敵屢屢劫掠,天災人禍連連。雖勵精圖治,勤政克儉,然沉屙痼疾,無力回天。一代帝王,以身殉國!
“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麵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
許久!老太監扶起身邊的侍衛道:“振華,萬歲打出生起,老奴就陪在身邊伺候著,如今萬歲駕崩,身邊不能一個陪著的人都沒有,你速速離去吧,就讓老奴在此陪著萬歲。”
說完,也掏出一根白綾慢慢走向旁邊的海棠樹……
跪在地上的待衛默默的看著這一切的發生,眼淚慢慢的止住了,眼神中充滿了悲切和絕望。突然,他一把拔出腰間的繡春刀,向自己的脖子上抹去,瞬間,一股熱血從脖子出噴湧而出,緊接著整個人向前撲倒下去。
這是一段真實曆史,這也是一個真實的夢境。每次夢到此處,夢也就該醒了,而這一次夢醒以後,我不是在自己的席夢思床上,而是趴在冰冷的石板上。意識完全恢複的那一刹那,我呆住了,手裏的繡春刀,身上的錦袍,冰冷的夜風,還有眼前掛在樹上的兩具屍體。
除了巨大震驚!還有深深的恐懼!我不知道此刻到底是在夢境裏還是在現實中,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1644年的熊振華還是2018年的那個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我是猛抽自己耳光還是用刀割破皮膚,我再也沒辦法從這個驚悚的夢裏醒過來。
看著眼前的一切,感受著這具魁梧強壯的身體,慢慢的,我放棄了嚐試和掙紮。平靜下來之後,我才想起來,這不正是我讀明史時常幻想的場景嗎?幻想著改變那段讓中華民族走向幾百年落後受辱的曆史,想到此處,興奮和欣喜開始取代所有負麵的情緒,興奮勁過後,我開始思考眼下的處境和下一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