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章節 0001 廟嶺溝軼事(1 / 2)

萬物有靈,我沒想到一場無良開發商吃蛇的是鬧劇既然會改寫一個村子的命運。

我叫劉凡心。

出生在燕趙北部的一個古老的小村莊,名字叫楊家村。

在我認識的楊家村一直平靜祥和,雖然窮點,但不至於有人餓死,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村北的那一汪泉水。

大旱之年,村裏的水井都打不出一滴水來,隻有這裏是清泉長流,正是因為長流的泉水的灌溉了莊稼,才養活了整個村子的村民。

相傳這處水源是朱元璋的軍事劉伯溫封印在此的,大明洪武年間有一日劉伯溫夜觀天象,發現中原又有龍脈生,而這條龍脈會威脅到明朝的統治。

劉伯溫星夜趕到當時龍脈興起的蘇杭,發現龍脈雖然尚未成型可是已經是龍角崢嶸,所以令人在龍項部打了七口石井,用井切斷了龍頭和龍身的聯係,硬生生的封死了那條龍脈。

龍脈本是天地精華所產,未生先死心中當然怨氣難平,所以龍脈化成了一條青龍卷著風雨一路向北準備向著在皇都的朱元璋索命,可是半路卻又被劉伯溫攔下了,那幾日大雨傾盆,洪水衝毀了稻田和房屋,死的人更是不計其數,神機軍師劉伯溫畢竟也是半仙級別的人物,在與青龍大戰了三天三夜之後,終於將青龍擊落在如今河北的一個地方,也就是我們的村子了。

後來劉伯溫知道自己有違天意劫難將至,所以放棄了高官厚祿,外出雲遊去了。

可是劉伯溫沒有算到的是,200年後從青龍山中走出來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長得星眉劍目,天庭飽滿地闊方圓,雖然渾身上下穿的破破爛爛的可是竟然生的一副隱龍之像。

最後這個年輕人隨著起義軍一手推翻了大明王朝,帶領孤軍直破京都,為李闖王立下了汗馬功勞,沒人知道他叫什麼,隻知道闖王封他為:金蛇王。

他也是闖王八將之中唯一一個封王的人,當時有一位將領說過,要是沒有金蛇王的控蛇之術,他們根本抵擋不住大明軍隊的鐵蹄,隻不過那場大戰之後,金蛇王就不知所蹤。

人們都說是那條青龍的魂魄化身成人一手推翻了明朝的統治,報了當年的斷龍脈之仇,可是李闖王屠殺明朝子明無數,而且大順的龍脈已經被斬斷,最後大順也氣數已盡,被清朝所取代。

鄰村算命的張瞎子說我們村子北麵的青龍山就是當初的那條龍脈,而廟嶺溝就是龍口泄水之處。

要不然怎麼會每天都沒有那麼多條蛇在水中戲水?他們是來龍口之中吸收龍氣的!

當時這是隻是一個風水瞎子的一麵之詞,沒有人知道這句話是真還是假。

不論怎麼樣和廟嶺溝扯上關係的人一般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可有人根本不信那個邪。

民國年間,村裏有一個叫張小楓的小子,長得五大三粗的,壯的好像一頭熊,最重要的膽子大,敢在是午夜的老墳頭睡覺,人送外號張大膽,他聽說的了廟嶺溝的事情,不信邪,非要拉著朋友去廟嶺溝去看看,而且還十分不屑的揚言道:要讓龍脈喝一喝他的自來水。

“放屁,連個蛇毛都沒有,老子敢在龍頭之上尿尿,你們敢嗎?”

那是半夜,張大膽站在大石頭上仔細的瞅了瞅下麵是泉水說道,也不管那麼多,掏出了水槍便對著水潭之中放水。

可是他的幾個朋友卻冷汗直流,雙腿忍不住的打顫,因為他們分明看到水中竟然有不不少赤身裸體的美豔女子在洗澡,要知道是現在可是寒冬臘月啊。

幾個人被嚇得魂不附體,顧不得叫上張大膽了,跌跌撞撞的跑回家裏去。

次日。

村裏竟然來了一個白發的老太太,年紀很大了可是走路卻是很穩當。

老太太說他是北方逃難過來的,想在是村子的碾房(壓糧食的地方)借宿一宿,當時村民淳樸,紛紛拿出家裏的破布和木板將碾房圍了一個密不透風,生怕老太太凍著,好心人的爺爺當時還送了食物過去。

可是第二天是早上四五點鍾的時候,一道冬日的驚雷將張大膽家變成了火海,等到大家撲滅了大火的時候,發現哪裏還有老太太影子,隻有被天雷劈成焦炭的張大膽孤零零的躺在地上。

又說人是張大膽上輩子是惡人,為禍太多,所以遭了天譴。

當時更多的人認為這件事情和廟嶺溝有關係,畢竟張大膽去廟嶺溝撒尿的事跡可是傳遍了十裏八鄉的。

從那時起,村北的廟嶺溝就成為了村裏的禁忌,人們都說廟嶺溝住著龍王,張大膽因為對龍王不敬,所以被雷劈了。

要不然怎麼會冬天裏打雷?

當然這不是空穴來風,後來的衛兵,夥會(我們這邊對土匪的稱呼)都打過廟嶺溝的主意,可是卻是沒有一個是有好下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