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筆從戎(1 / 1)

竇固臨行前,特駕車來至洛陽城西的一處荒地,這裏經年無人,惟遠處的雜草遮掩著一座土丘。往近處走,就見土丘前立著一塊墓碑,墓碑上鐫刻著幾個遒勁的大字:扶風馬援之墓。

這裏,就是馬援死後埋葬的地方。馬援受讒被奪了新息侯印綬後,藺夫人怕複惹非議,隻能將他槁葬於此,甚至當時連封樹也未進行。而造成這一切的,他便是其中之一。

竇固靜靜地站在馬援墳前,他憶起年少時,自己仗著駙馬之威四處作福,馬援屢次三番地告誡自己,他曾言:“凡人為貴,可使當賤。如你等欲不可複賤,居高堅自持。”

那時他不懂,隻道馬援倚老賣老,矜功誇能,可待梁鬆入獄身死,竇氏郎吏盡免官職時,他方才領悟這話中的深意。想來伏波將軍當時就已預料到了如今。

竇固想著,忽然“唰”地一下,直直跪在馬援的墓前。他抬手,狠狠叩了三個頭,沉聲道:“伏波將軍,孟孫年幼無知,害您如今隻能藏屍荒野。孟孫知錯,特來向您賠罪。”說著,又是一拜,接著道:“孟孫新受皇恩,即日便要出兵匈奴;孟孫不求同您和叔父般揚名四方,但定會守住邊域,不令胡人踏我大漢一步。”話畢,他即起身,深深看了眼馬援的墓碑,然後轉身離去。

永平十六年,竇固將兵出酒泉,至天山,擊呼衍王,斬首千餘級,追至蒲類海,屯伊吾盧城。

消息傳至京師,朝中無不歡欣鼓舞。

劉莊亦興奮非常。他拿著捷報來至長秋宮內,馬敏正在回廊處看書。遠遠地,她便聽到劉莊爽朗地笑聲從屋外傳來。她放下書簡起身,轉身一看,劉莊已走至屋內。她連忙趨步迎上。劉莊脫下外袍,馬敏隨即接過,尋問道:“何事讓陛下這般開心?”

劉莊笑著將捷報遞給馬敏,道:“竇固擊匈奴,有功。”

馬敏接過捷報,正閱讀時,就聽見劉莊說道:“竇固果真是個良將,此次出征,惟他有功。”

馬敏看向劉莊,他已在一旁的席墊上坐下,開口道:“吳棠、祭肜不至涿邪山而還,朕已將二人下獄;耿秉擊匈林王,至三木樓山,賊虜逃匿,無功,”然後抬眼微笑地看著馬敏道:“惟竇固追至蒲類海,斬首千餘級,取伊吾盧。”

馬敏亦在幾案前坐下,將捷報放於一旁,笑道:“臣妾早言竇固是良將,況他同安豐侯守河西多年,想來對那兒也是十分熟悉的。倒是班超,出身布衣,又從未聽聞甚出兵的事跡,如今在蒲類海竟也成了個功績斐然的人物。”

接著,她似想到什麼般,向劉莊問道:“臣妾記得陛下當日封他做了蘭台令史,怎的今日他倒做了假司馬,同竇固一道出兵了?”

劉莊無奈搖搖頭道:“朕看到他為竇固假司馬時,也十分驚訝。想當年朕封他做蘭台令史沒幾日,他就因事連坐被罷免;朕正為此遺憾,未料,他竟在行伍中出現了,且看竇固送來的檄文,他在軍中的功勳也是相當顯著的。”

馬敏了然,繼而微笑道:“這樣也好,臣妾見那班超,也不是靜心著文之人,他既投筆從戎,又得著顯親侯的賞識,現下又將同郭恂一道出使西域,將來倘或為大漢立下大功也未可知。”

劉莊點頭同意。

原來劉莊派竇固、耿秉等出擊北匈奴後,為了聯接北方其餘各族,不令北匈奴卷土複來,遂打算遣人出使西域。竇固認為班超才能卓越,於是舉薦了他,而劉莊也認為班超適合。

故不久之後,劉莊即頒下詔書,命班超同郭恂一道出使西域。

且說班超在西域可謂威震一方,尤以出使鄯善為著。當此時,鄯善王因北匈奴使者而懈怠班超眾人,班超遂詐言得知北虜使臣所居之地,並與眾人謀議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為今之計,惟有乘夜火攻,奪敵首於不備,震怖鄯善;北虜既滅,鄯善王膽寒而懼與北虜交,則我等所行之事必成矣。”

於是,當夜,班超率漢家諸人奔赴虜營,順風縱火,斬敵首三十餘級,其餘皆燒死。鄯善王因此屬漢,斷北匈奴之交。

劉莊得知,心中甚喜,直言班超乃中國之良吏。待竇固上書請更使使西域,劉莊乃回檄文稱:“吏如班超者,何故不遣?”並更班超為軍司馬,複遣出使於窴。

班超於於窴,湧魄力立斬於窴巫覡,令於窴王廣德斬匈奴首而伏降。至此,各國皆遣子入侍,西域與漢斷絕六十五載而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