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三A係統
三A係統指防抱死製動係統(ABS)、防打滑係統(ASR)和自鎖差速器係統(ASD),三A係統的應用,將增強汽車在高速拐彎、超車時的安全性能,製動時輪胎不會打滑,爬山涉水,履險如夷,冰雪泥地更不在話下。
三層超大型客機
英國航空公司計劃製造一種具有600個座位的噴氣式客機,從而使遠程空中旅行發生革命性變化。三大飛機製造公司——波音公司、麥道公司和空中客車工業公司正在進行這種新型噴氣式客機的外型設計。這種飛機必須不停地飛行14個小時,必須適合現有的滑行道和停機坪,因而機翼所占空間應不比目前的波音747-400型大。這很可能意味著裝有折疊翼即自由伸縮翼,垂直尾翼可能要被安裝在水平安定麵一端的兩個較小的翼所取代。這種飛機的座艙有2~3層,和現代的海洋渡輪沒有什麼不同。飛機內將設置睡眠區、飯店、酒吧、商業中心、健身室等。這種飛機還具有噪音小、汙染少和易於操作與維修的特點。
三廂車
現在我們常見的轎車一般是三廂車,之所以稱之為三廂車,是因為它的車身結構由三個相互封閉、用途各異的“廂”所組成:前部的發動機艙、車身中部的乘員艙和後部的行李艙。
最初,發動機艙隻是用來安置汽車的發動機、變速器、轉向、製動等重要總成,後來,發動機艙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起來,現代汽車的發動機艙還肩負著被動安全性的重要使命,即當汽車發生意外的正麵碰撞時,發動機艙會折曲變形以吸收碰撞產生的巨大能量,減少碰撞對車內外人員的猛烈衝擊,起到保護車內乘員的作用。車身中部的乘員艙設計堅固、剛性大,遇到碰撞和翻滾的衝擊時車廂變形小,能夠防止車門在運動中自行打開甩出乘客,減小乘員因車廂變形擠壓致傷的危險,並有利於車禍後乘員能順利地打開車門逃生。後行李艙不僅要負責行李的放置,它還肩負著降低後車追尾所致傷害的功能。
三廂式轎車中間高兩頭低,從側麵看前後對稱,造型美觀大方。三廂式小轎車的缺點是車身尺寸長,在交通擁擠的大城市裏行駛及停泊不是很方便。我們常見的桑塔納、捷達都是三廂車。
四輪操縱型汽車
世界第一輛四輪操縱型汽車是本田1970年開始研製的“序曲”號汽車。這種車最突出的特點是在前輪驅動裝置中組裝了新研製成功的舵角應動式係統。這一係統使後輪方向的改變與前輪方向的改變相聯動。當前輪的角度改變很大時,後輪就形成了與此相反的角度,即逆相;當前輪的角度改變很小時,則替換成同相裝置。火神公司也研製成功了型號為CAPELA的采用了車速感應式操縱方式的四輪操縱汽車。當時速在35千米以上時,後輪與前輪保持同一方向;當時速在35千米以下時,後輪與前輪形成相反的方向。這種新型轎車不僅轉向時更為靈活,即使是突然旋轉方向盤也會很安全。四輪操縱車另一顯著好處是在低速拐小彎時旋轉半徑比起同樣型號的前輪操縱車可減少50厘米,靈活性大大加強。
汕茂高速公路
汕頭至茂名高速公路全長763千米,全線經過了省會城市、經濟特區和九個地級市,途經汕頭市、梅州市、揭陽市、河源市、惠州市、廣州市、清遠市、肇慶市、雲浮市、陽江市、茂名市,主要控製點有揭陽、揭西、紫金、河源、龍門、佛岡、清遠、清新、肇慶、新興、陽春、茂名。其中清遠市境內經過佛岡縣、清城區和清新縣,長約80千米。
汕茂高速公路連接了廣東省北部、東部和西部的11個城市,是貫通該省東西兩翼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一個重要通道,是該省中心城市與區域中心城市的主通道的複線,是促進沿線經濟欠發達地區加快融入珠三角發達地區的快速幹線,其政治、經濟和軍事地位突出,對促進沿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交流起到積極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山嶺鐵路隧道
世界上最長的山嶺鐵路隧道是日本的大清水鐵路隧道,是雙線鐵路隧道,在上越新幹線上,於1971年開工,1981年完工,長222米,海拔538米。隧道內設有6座斜井和1座橫洞。隧道開通後,運輸線路大大縮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水下隧道
1825年,英國在本國工程師布魯內爾指導下,於1843年建成穿越泰晤士河的水下人行隧道,隧道長約366米。這座隧道於1865年歸並於東倫敦鐵路,改建成為水下鐵路隧道,這是世界第一條水下鐵路隧道,1913年實現電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