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士們!前兩日,我們將敵軍副將申厚斬於馬下,今日,眾將士可有信心,隨本王取下封景瑞的首級!”
“誓取封景瑞首級!”
“誓取封景瑞首級!”
“誓取封景瑞首級!”
喊聲震天,震的赤關城牆似乎都跟著動了一動。
封景瑞在蹀跺後,眯著眼睛往下方瞧去,今次帶兵的是南堯齊王。
眯起的眼睛裏瞬間迸發出肅殺之意,他抽出腰間佩刀,亦是大聲道:
“眾將士!南堯覬覦我國已久,時常來犯,我南鼎盛泱泱大國胸懷,不與之計較,如今,南堯卻是變本加厲,無中生事,妄圖玷汙吾皇聲譽,壞我大國名號。南堯所行,不過小人行徑!今日,眾將士可願隨我為申將軍報仇!守護我南鼎盛的國土不容侵犯!”
“為申將軍報仇!誓死守衛國土!”
“為申將軍報仇!誓死守衛國土!”
“為申將軍報仇!誓死守衛國土!”
這廂喊聲剛落,那廂戰鼓已起。隻是那戰鼓卻不是起戰的鼓點聲。
此時探子來報,對方擂戰鼓的竟是南堯乾元帝!
封景瑞怔了一下,心中立時便警鈴大作,果然,對麵的聲音已經傳了過來。
鼓台上,正有一人以天人之姿揮手間,便是一聲激昂,擂出一曲行雲流水的戰歌。四周的方陣,正隨著鼓點,一聲一聲的加大音量加快節奏。鼓台上突然站上去一人,喊聲瞬間止住,鼓點也慢慢放緩。
站上去那人竟然在唱四大恨,那人每一句落下,便是一陣急促的鼓點也隨著落下,便是將士們震天的聲音也隨著落下。
封景瑞不敢再讓士兵們聽下去,立刻便下令架重弓,放箭陣。南堯的方陣迅速做出調整,立時便換了陣型,厚盾在前,層層疊落,架起十米之高,步兵在中架起重弓與投石車,騎兵在後。鼓台四周的兵士亦是架起厚盾,鼓聲不落,唱聲不落。
原本的四大恨如今已變成鼎盛易主,寧氏叛亂,弑君奪權,條條罪行,經過鼓聲的渲染,士兵們大聲的唱喊,清清楚楚的傳到赤關城內。生生將那震天的喊殺聲都掩了下去。
巨石不斷砸向城門,圓木不斷的撞擊,雲梯已搭好,有人爬上去,有人摔下來,再有人源源不斷的接上去。
戰爭,總是由人命擂出流傳後世的戰歌。每一場戰役,便是一次生靈塗炭。
南鼎盛的士兵們,每個人的耳邊都回蕩著揮之不去的歌聲。由憤慨變的淒涼。由傷其帝,奪其女的憤慨,變成寧氏生變,宿氏皇族慘死的淒涼。
南堯的士兵在這響徹關外的歌聲中,殺紅了眼。
南鼎盛的士兵在這陣陣憤怒與淒涼中,動搖了心。
他們還在打,隻是漸漸力氣似乎用盡了,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我此時賣命所為之人,值也不值?是也不是?對也不對?
放倒現代來說,這基本屬於洗腦成功了。
廝殺聲還在,南堯將士已攀上城牆,翻越蹀跺。
歌聲一轉,吾王歸來,南堯助正,替天行道。
鼓聲一陣激烈,焦灼人心。
城牆之上,血灑遍地,有些人想放棄抵抗歸順投降。被封景瑞一刀斬了腦袋。這一刀殺雞儆猴還未起到擴大性的作用。對麵的鼓聲忽然一頓,停下了。
一聲沉穩渾厚的聲音傳來:
“降者不殺,按級行賞。”
封景瑞被製住,城牆上搏鬥暫停。
那聲音繼續道:
“南堯曾受鼎盛君攬皇後之恩,今日行的便是報恩之道。鼎盛先帝與君攬皇後後人如今正在南堯,爾等若為忠臣良將,便該為正主效力而非護逆賊助紂為虐!”
“誓為正道而身死,不為逆賊喪天良!”
“誓為正道而身死,不為逆賊喪天良!”
“誓為正道而身死,不為逆賊喪天良!”
一聲聲如浪濤接連不斷的拍向人們的耳膜,那些本就為當年鼎盛歸降的老將舊部聞此更是紅了雙眼。
不知是誰,不知是哪裏。
“咣當”
長槍掉落。
這一聲起,便有無數之聲追隨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