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1 / 3)

話說那幫子愛嘮叨的大臣們終於散場,大殿再次重新歸於平靜。

熙和帝慢慢從龍椅上走下來,拍拍四王爺的肩膀,擺著一張嚴肅臉道:“四弟啊,你看,朕都這一把年紀了,你忍心讓朕一直這麼操勞嗎?咱們當年都說好了的,朕最多替你坐幾年江山就夠了。這一操勞就是十年啊,朕真的是太累了。”

四王爺一直是熙和帝教養長大的,雖說是兄弟,情分卻有些類似父子。他笑嘻嘻耍賴,“皇兄啊,咱們說句良心話,您如今不過四十出頭,卻裝出這副老態龍鍾的樣子實在讓人看不下去。再者說了,您可不是替臣弟坐江山,是替咱們父皇操勞那。”

當年正康帝不過五十歲年紀就宣布禪位,自己帶著媳婦孩子出去享樂去了,留下太子和小四兩個命苦的娃支撐朝堂。

當時小四不過十歲多一些,自然是不可能登基了,也隻有太子這個更命苦的替小四接下這活計。這一接手就是十年,生生把他也想出去享樂的心給絆住了。

熙和帝看著這個一向愛耍賴皮的弟弟,很是無奈,“小四啊,哥這些年可沒虧待你吧,你嫂子也沒虧待你吧。你忍心看咱們老兩口一輩子困在這皇宮中?昨兒你嫂子可說了,要是哥再不退位,她可就自己出去走走了。”

小四差點被噎死,老兩口?你們才四十就自稱是老兩口?咋好意思說出口的。好吧,也對,若是普通人家,四十歲的年紀都能當爺爺了,可皇兄一直沒有過繼兒子,等著從自己這裏過繼一個兒子,自己又遲遲沒有多生幾個,還真是對不住皇兄了。可是,登基這事,實在是讓他有些牙疼。

他從小就跟母後學會了撒嬌,這會子也顧不得二十歲男子漢模樣了,抱著熙和帝胳膊,委委屈屈道:“皇兄,臣弟知道您操勞了,可是,臣弟還沒準備好啊。這麼多年,也沒有曆練過什麼,實在是沒有經驗,心裏沒底。”

熙和帝一聽有門,再接再厲道:“哎,你從小就跟著朕和父皇參與政事,還跟著王叔去過北疆,怎麼能說沒有曆練呢?現在國泰民安的,你隻要謹遵仁君之道,就足以治理好天下了。何況,有父皇和朕在後邊幫著你呢。”

他還不知這個弟弟,從小鬼主意就多,在朝堂上裝得有模有樣的,跟著秦王叔在邊疆也呆過兩年,沒有曆練才怪。

熙和帝用拳頭打了一下小四的肩膀,“小四,你說你對得起哥哥嗎?隻娶了一個正妃,才生下一個兒子,也不說趕緊多生三五個,讓哥哥至今膝下空虛。這讓你多娶多生子的事咱就不提了,至少別讓朕和你嫂子連出趟京城都費勁不是?”

其實,這過繼的事情,父皇和母後每次回京都要提起,可他和雲妍覺得,自己生育困難,何必非得抱一個來養呢?何況這小胖四從小就跟在他們屁股後邊,那鬧騰勁兒,也充分讓他們體會到養兒不易。

反正皇家講究禮儀,到時候從小四的孩子裏挑一個名義上繼承香火就是了。而且,他們是皇上、皇後,曆代帝後百年之後自會有專門人給上香供奉,還非得受累將孩子從小養到大做什麼,這不是折騰自己嗎?

小四一聽,哎呀,自己這罪過真是太大了,竟然讓皇兄皇嫂這麼多年受了這麼多累,心裏倒有些內疚。不過,這多娶妃子的事,父皇、皇兄都沒有立場說話吧,他們都守著一個女人,可是以身作則好榜樣,憑什麼讓他多娶幾個女人。

“皇兄,您別說了,再說小四就無顏見爹娘了。這些年,苦了您和嫂子了。好,您挑個黃辰吉日就把這事辦了吧。不過,皇兄,要不再讓臣弟出去曆練一年?”好想拖一年的說。

誰讓他從小跟著皇兄皇嫂長大,誰讓他沒趕緊多生幾個兒子,誰讓他有個不靠譜的爹娘,哎,說多了都是淚。

“小四,你好歹跟著父皇、母後出去過幾次,哥哥和嫂子可是一直呆在京城啊?你就算不心疼你哥,你嫂子待你可是一片真心啊,你忍心讓她再多困一年嗎?”

小四看皇兄那一片哀怨的眼神,都跟著心疼,“啥也別說了,皇兄,您就看著辦吧。”

小四從小跟著皇兄皇嫂長大,尤其是皇嫂,對他可是太好了,不僅吃穿上用心,連教養都下苦功。這點上,比那個老是欺負她的親娘都費心得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