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5月25日這天是阿根廷國慶日,阿空軍傾全力出擊,全天出動約200架次,取得擊沉“考文垂”號驅逐艦,“大西洋運送者”號滾裝船,擊傷1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的輝煌戰績。

英軍不幸中的大幸是“大西洋運送者”號上運送的16架“鷂”式戰鬥機和1架美製“支努幹”重型直升機在被擊沉前就飛到了岸上機場。

3天來,阿空軍英勇戰鬥,給予英軍沉重打擊,但一來飛機性能不及英軍,二來又得不到海陸軍的有力支援,三來由於阿根廷100多年來沒有戰爭,戰備較差,低空攻擊投下的炸彈因為炸彈的起爆條件都設在由高空投擲,因此有40%的炸彈沒有爆炸,所以無法阻止英軍的登陸。

阿根廷空軍在5月25日損失飛機高達31架。阿根廷駐達爾文港部隊於24日、25日也派出小股兵力對聖卡洛斯港地區英軍進行偵察襲擾活動,但被英軍炮火擊退。

由於阿軍地麵部隊未進行反登陸作戰,而航空兵反擊的又主要打擊英艦船,這樣使使英軍順利地登陸和鞏固了登陸場,並完成了陸上進攻準備。3天裏,英軍上岸部隊已達5000人,灘頭陣地擴大到150平方公裏,建立起了補給基地,通信樞紐,並在鋼板簡易機場加鋪了鋁合金跑道。

站穩腳跟的英軍登陸部隊在5月27日向阿軍發起攻擊,兵分兩路向斯坦利港推進。南路以第2傘兵營為先導,第45陸戰營為後援,沿東南公路,經達爾文港、古斯格林、費茲羅伊灣、布拉夫灣從南麵攻擊;北路以60名SAS隊員為先導,第3傘兵營,第4陸戰營跟進,沿道格拉斯、蒂爾灣,直取斯坦利。由於阿軍作戰思想保守,不思進取,使英軍的進展非常順利。英軍傘兵團第2營及支援分隊,大部從陸上徒步、乘直升機、吉普車和“蠍”式坦克向達爾文港開進,一部分乘汽艇由水上向達爾文港開進。

5月28日英軍開始對達爾港發起進攻。阿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擊斃英傘兵團第2營營長赫伯特·瓊斯中校。英軍於29日攻占達爾文港,古斯格林守軍投降。英軍在攻占達爾文港和古斯格林戰鬥中,亡17人,斃傷阿軍250人,俘阿軍1400人,繳獲大批彈藥和其他軍需物資。爾後,向阿根廷港方向發展進攻。自英軍開始陸上進攻以來,阿多次出動航空兵襲擊英艦船和聖卡洛斯港、達爾文港、肯特山等地的英軍。5月30日阿使用“飛魚”導彈攻擊“無敵”號航母,遭英激光炫目器幹擾,未中。

6月8日空襲菲茨羅伊上陸的步兵第5旅,打死打傷英軍180餘人,擊沉英登陸艦“加拉哈德爵士”號,重創英護衛艦和登陸艦各一艘。但當晚由“伊麗莎白女王二世”號客輪運送的3000英軍登島。進一步加強了英軍的進攻力量。

5月31日,北路英軍進抵肯特山,就地布防,等待南路英軍。6月1日,南路英軍也到達肯特山,與北路英軍彙合。阿軍此時采取放棄外圍,集中主力固守斯坦利港方針。英軍在攻占肯特山和查傑林山完成對斯坦利港的包圍後,並不急於攻擊,而是調整部署,補充給養,派出SAS和SBA隊員四處活動,進行戰場偵察,很快查清阿軍以肯特山、查傑林山為第1道防線,以哈裏頓山、朗頓山為第2道防線,以無線嶺、欲墜山、威廉山、工兵山一線為主防禦陣地,即加爾鐵裏防線,在3道防線之間都布設大量地雷和障礙,隻留1條由炮火保護的秘密通道供聯絡之用。

6月8日,阿軍出動大批飛機空襲在希拉夫灣灘頭的英軍,擊沉登陸艦1艘,擊傷護衛艦1艘,登陸艦1艘。阿軍損失飛機11架。但此時的阿空軍已如強弩之末再也無力阻止英軍的登陸。

此時英軍在島上的力量已大大增強,共有地麵部隊8000人,重炮30門,坦克20輛。6月11日,經3天的準備,英軍以“火神”轟炸機和“鷂”式戰鬥機以及火炮進行密集轟炸,同時驅逐艦、護衛艦以艦炮火力掩護,支援地麵部隊向阿軍的第2道防線猛攻,第45陸戰營攻占哈裏特山和朗頓山,突破第2道防線,並控製了斯坦利外圍所有製高點。阿軍唯一的反擊就是用岸基AM—39“飛魚”導彈擊傷“格拉摩根”號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