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抗生素的公共安全問題及抗生素研發困境的調查報告》
一:抗生素使用泛濫成災
抗生素,中國人習慣性的叫做消炎藥,隻要有點頭疼腦熱就會吃上幾片。由於缺乏相關知識,人們常認為抗生素就是退燒藥、消炎藥,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資料顯示,中國每年生產抗生素原料大約21萬噸,其中出口約3萬噸,其餘18萬噸都是在國內使用,人均消費量達到了138克左右,這個數字是美國的10倍。可以說,當今中國幾乎沒有一個人一輩子未曾用過抗菌藥。
醫學界流行一句話說,在美國買槍很容易,但買抗生素卻很難。然而,我國的情況則完全不同。我國醫院的抗菌藥物使用率高達74%,門診處方抗菌藥物使用率也在21%以上,其頻率和強度都高於歐美國家20%—50%。一些醫生和患者甚至將抗生素視為萬能藥,感覺不舒服就服用一點。可是,並不是所有疾病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抗生素隻對細菌感染性疾病有效,而目前我國80%的抗生素使用都屬於濫用。在中國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達到70%,外科患者和婦產科更是幾乎人人使用,比例高達97%。這使中國成了世界上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
資料顯示,我國抗生素濫用每年致8萬人不良反應死亡,同時造成800億元的醫療浪費,這數字讓人觸目驚心。
二:濫用抗生素催生致命超級細菌
抗生素的濫用從技術上造成細菌耐藥性增長。03年6月,SARS席卷中國,在全民對抗SARS期間,抗生素藥物被大量使用。事實上,這些用於殺滅細菌、立克次氏體等微生物的抗生素,並不能對SARS病毒產生抑製作用,反而是造成了耐藥微生物的急劇增加。
最近幾年,曾經因為抗生素的殺菌威力近乎絕跡的結核病卷土重來,目前我國就有活動性肺結核病人450多萬。更可怕的是,今天的結核病病菌更多的是具有強耐藥能力的超級病菌,我們仿佛又回到了無抗生素的年代。
現在,我國的超級細菌名單越來越長,產超廣譜酶大腸埃希菌,多重耐藥結核杆菌,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泛耐藥性肺炎杆菌,泛耐藥性綠膿杆菌等超級細菌不斷出現,這些超級細菌幾乎對所有已知的抗生素耐藥,同時,蔓延的速度也是非常驚人的。
1978年,醫務人員在上海抽檢了200株金黃色葡萄球菌,分離出的MRSA還不到5%,而現在,MRSA在醫院的分離率已經達到60%以上。這意味著,在醫院住院的病人體內,有超過6成以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難以殺滅的MRSA。
資料顯示,大量的抗生素麵對細菌的快速進化和變異,已經漸漸的失去原有的效用和價值。以最廣為人知的青黴素為例,在國內某些地區,耐藥性已經達到了100%。這預示著超級細菌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正在嚴重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安全。
三:抗生素使用政策有製訂無執行
2004年,抗生素濫用問題引起了政府的注意,衛生部頒發實施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並首次在國內建立係統的細菌耐藥監測網絡,但有製訂,無執行。不少基層醫生甚至對抗生素使用的基本原則都不了解,而另外一個原因則是由於以藥養醫的製度讓一些醫生不願意執行。據統計,中國的醫院有50%的收入來自藥品,而抗生素的收入則占所有藥品收入的25%,這意味著醫生多開抗生素就會帶來越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