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徐庶所說的情報,又見自家主公一臉的坦然,諸葛亮、龐統二人的心下,已是有了主意。不過……徐庶、蔣琬、鄧芝幾人,依舊是麵色凝重,幾人也未能想清楚……這其中的原委。
“還請主公明示!”
又是過了半晌,徐庶依然是未能想明白,隨即,便是出聲詢問道。
“根據先前的情報可知……曹軍的可戰之兵,最多有十七八萬人。虎牢關乃天下雄關,若不用計謀,要想強行攻取此關,簡直是難於登天。”
“當年……關東聯軍討伐董卓之時,是用誘敵之計……才得以將虎牢關的守軍擊敗!如今……我軍兵士的戰力,是要遠勝於當年的董卓軍。曹孟德善於用兵,他不可能……不知曉這一情報!”
“是故……曹孟德又怎會……集結十萬之眾,前來攻取虎牢關?此番,曹孟德興兵前來,必然是要分兵兩路的,如若不然……他的麾下大軍,隻能勞師頓兵於虎牢關外!”
“此番,曹軍兵犯我關中疆界,他能動員的兵力,至多不會超過十二萬兵馬。若是所料不差……曹軍在虎牢關外的兵力,頂多也就是六萬人!”
李牧環視了眾人一圈,隨即,將自己心中的想法,一一說來。末了,李牧又是一臉笑意、語氣甚是篤定的朗聲說道:“風影所傳來的情報……應該是有誤!話說回來……曹孟德本就是能征善戰之輩,又有荀彧、荀攸、賈詡、戲誌才、郭嘉之輩,為其出謀劃策,風影成員能被曹軍所誤導……也在情理之中!”
聽了自家主公的解釋,徐庶、蔣琬、鄧芝幾人,思慮一番,也隨之明白過來。
“主公所言甚是!”
李牧話音落地,諸葛亮輕搖著羽扇,神色自若,不疾不徐的深以為然道:“曹孟德親率大軍來到虎牢關外,所用的正是……聲東擊西之計!曹孟德無非是……想要迷惑主公,想讓主公將大軍集結到虎牢關一線,他再乘機……從潁川郡出兵……進而襲取我軍的轘轅關、大穀關、伊闕關一線!”
“主公一語中的,早已看清曹軍的意圖!”
“既如此……我軍可將計就計,佯裝將轘轅關、大穀關、陸渾關一線的兵馬……調往虎牢關一線,誘使曹軍從潁川郡出兵。”
“屆時……曹軍若是果真中計,南陽郡的大軍……可乘勢襲取潁川郡父城、郟縣、陽城、陽翟一線,截斷曹軍南撤的退路。那個時候……轘轅關、大穀關一線的大軍,乘勢出關,將曹軍的潁川郡兵馬……盡皆剿滅於關前!”
徐庶的心下,已是有了定策,隨即,接過話頭,一臉慨然的朗聲說道。
“元直所言有理……”
“隻是……曹操非是等閑之輩,其麾下的幾位謀士,又是精通軍略、謀略之人!若我軍……露出如此大的破綻,隻怕是……反而讓曹軍有了提防!”
龐統思慮一番,不太認同徐庶的建議,隨即,便是分析進言道:“以統所見……暫時,轘轅關、大穀關、陸渾關一線的守軍……不宜調往虎牢關!此外,不管是虎牢關的兵馬……還是轘轅關一線的兵馬,都不宜先行出動!我軍應靜待時機,待時機成熟之時,可再決斷……如何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