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臥龍一言勝千軍(1 / 2)

諸葛亮的一番進言,並不是華而不實的高談闊論,而是實際可行的金玉良言!有如此奇謀妙計,有如此“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高策,李牧心下……又怎會不敬服呢?李牧又豈會不出言稱讚呢?

“若是所料不差……”

李牧心下大喜的稱讚一番後,又是朗聲笑道:“孔明心中……定還有其他的高策,何不盡皆說來……也好讓大夥都長長見識!”

“亮,多謝主公讚譽!”

“亮……出隆中之前,對江南(還是泛指長江以南的大片區域)各地的蠻夷,倒也是有幾分了解!”

“揚州吳郡、會稽郡、丹陽郡的山越人,本就是……久不賓服於朝廷。如今……這天下又是大亂,山越人自然也是乘勢叛亂。

揚州各郡……山越人的分支,甚是眾多,他們多是是占山為王!其中……以潘臨、彭綺、彭式、費棧、祖郎、金奇、毛甘、黃亂八人的實力……最為可觀!

山越人重利輕義,不可不除!待將來時機成熟之時,待主公興雄兵南下江南時,可將這山越人剿滅!不過……此時,這些山越人倒是可以一用!

當務之急,主公可派人……攜帶大量的錢財,前往揚州各郡,交好於潘臨、費棧等人,讓其出兵騷擾孫策。一來,阻止孫策東下揚州的進程;二來,迫使孫策固守荊南四郡,不敢輕易分兵東下!”

“孫策看似……平定了荊南四郡,實則……荊南四郡是暗潮湧動!因為,孫策平定荊南四郡後,對長沙、武陵、零陵三郡的蠻人,實行了殘酷的壓榨統治!

三郡的蠻人,早就對孫策恨之入骨,他們未能起事,也隻是等待著時機。長沙三郡的蠻人中……以武陵蠻(也稱作是五溪蠻)王沙摩柯的實力……最為強大!

蠻人雖是粗魯莽撞、好勇鬥狠、不習禮儀、不懂教化,卻是甚為重義重情!蠻人要比山越人,更值得結交,也更容易控製!

是故,主公既要像結交山越人一般……以重禮重財厚待於蠻人;也要以至誠至義至情……交好於蠻人!而且……從長遠來看,待主公揮師南下之時,蠻人可是有大用之處!

有武陵蠻王沙摩柯的誠心相助,有山越人的從中阻撓,屆時,孫策……別說是起兵北上,他想要安心的東下揚州,都已是困難重重!”

“用山越人和長沙、武陵、零陵三郡的蠻人,來牽製孫策,可達到借力打力的作用!同樣的道理……主公可用益州越嶲郡、牂牁郡、犍為屬國、永昌郡的蠻人,來牽製、阻撓益州的劉焉……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據亮所知……益州蠻人與那荊州蠻人,雖是同屬一脈,因為……長久分屬兩地的原因,相較之下……益州蠻人倒是同山越人一般,很是反複無常!

益州蠻人的數量,要遠甚於長沙、武陵、零陵三郡的蠻人,其中……以南蠻王孟獲的實力,最為強盛!

此外,這益州的蠻人,要顯得市儈許多,他們同漢人官員雍鎧、高定等人,多有勾結!故而……想要結交益州的蠻人,須以重利為先,再附以義氣和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