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昌順編年史(1 / 1)

平運二十一年春,數百年天朝上國,乾陽朝皇帝,平運帝李平堇患重病,不治駕崩,享年四十一歲。

同年春,平運帝長子,時年二十五歲的太子李拓繼位,改國號昌順,寓意:國運永昌,風調雨順!

該年,也稱昌順元年。

昌順五年冬,北部蠻族,盛天部可汗拓跋卑死於部落爭鬥。於乾陽朝遊學,時年二十五歲的拓跋卑次子,拓跋盛歸族繼承汗位。

昌順六年春,盛天部新任可汗拓跋盛,借父仇之名,向周圍部落發起戰爭,開啟北部蠻族統一征程。

昌順十年冬,拓跋盛以聯合、征伐、利誘等手段,統一蠻族三十六部,改國號:祁。

昌順十一年春,大祁遣使者出使乾陽,向乾陽稱臣,歲歲朝貢。

昌順十二年夏,大祁三十萬鐵騎入侵乾陽西部屬國:黎昭。黎昭向乾陽求援無果。

昌順十四年秋,黎昭滅國。

昌順十六年,大祁南下入侵乾陽,乾陽節節敗退,時年十八歲的南竹,應征從軍!

昌順二十三年春,時年二十五歲的南竹,升任征祁前鋒。

同年秋,南竹親率一萬輕騎,繞後長途奔襲,陣亡六千,屠敵四萬。打下乾陽禦敵至今,最為輝煌的一場勝利。

南竹一戰成名!

昌順二十五年春,時年二十七歲的南竹,升任征祁大軍西線軍副帥,隨軍進駐乾陽西部城市碌州。

同時,昌順帝李拓嫁其幼女青鸞公主與南竹,同年冬,南竹長女南箏出生。

昌順二十七年夏,南竹升任乾陽西線主帥,統率乾陽西線五十萬大軍。

同年秋,大祁向南強攻八百裏,乾陽北部戰線吃緊。為解北線困境,南竹主動出擊,正麵強攻。並遣三千輕騎繞後突襲,直插大祁西線大軍後方,於黎昭皇宮內,生擒大祁西線主帥,南汗拓跋澤度,乾陽北線困境解除。

同年冬,南竹以釋放拓跋澤度為由,逼其子拓跋靈羽發召,脫離大祁。並以原黎昭為國,稱號:南祁!

後人為區分,改稱大祁為北祁。

昌順二十八年春,北祁以重金收買乾陽文臣司徒空山,誣陷南竹擁南祁為傀儡王朝,欲叛出乾陽,自立為王。北祁願後撤一千裏,歸還乾陽領土城池,並與乾陽聯手,共禦南竹與南祁。

另,北祁皇帝欲娶昌順帝李拓幼女,時為南竹之妻的青鸞公主,以作和親之用,締結兩國長世友好。

經多方思慮,李拓應北祁要求,並於七日後,乾陽和親隊伍啟程。

南竹得知消息,親率一千輕騎,日夜兼程欲攔截和親隊伍。

當和親隊伍行至乾陽北部老鴉山口時,早已身懷六甲的李青鸞在此生下南竹二子南笙。

南竹率軍趕至老鴉山,截下李青鸞,但因李青早已心氣鬱積,體虛至極,導致難產,於生產過程中身亡,史稱老鴉山之變。

同年夏,南竹以滄江為中心,於乾陽以西,北祁以南,南祁以北,各劃地500裏,圈而自治,並未為這方圓千裏之地取名:西屏府,自稱西府公。

後因西屏多為乾陽流竄士卒,故坊間又稱西屏府為流民之地。

昌順三十年春,昌順帝李拓重病不治,享年五十四歲,太子李西陵繼位,改國號永安,寓意:永世安泰。

該年,也稱永安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