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華夏一統(1 / 2)

探海侯海外歸來,在各大報刊及朝廷有關部門的推動下,在建業城刮起了一陣濃烈的海風,上至王公勳臣,下到普通百姓,無不談論著遠在西方的羅馬帝國。

建業大學與禮部與維吉爾等羅馬使節協商後,幹脆在建業大學舉行了一聲羅馬風情博覽會。博覽會陳列了船隊帶來的羅馬人的一些物品,並由維吉爾現身說法,介紹著羅馬的一些情況。展會中的精致鋒銳的兵甲、耀眼的珠寶以及各種膚色的奴隸,無不吸引著大群前來觀展的人們。

隨船而來的動物經過隔離防疫,也被送到建業城來,孫亮下令,就在建業城外,建立了一個大型的動物園,向百姓有償開放。有長長勃子的四不象,有凶猛的獅子、矯健的獵豹,奇異的斑馬、巨大的大象、凶惡的鱷魚,還有高大的西方寶駒。

動物園開園之日,園內就被好奇的百姓擠得水泄不通,動物園緊急進行了限製人流模式,隻出不進,才避免了動物園被洶湧的人擠毀的危險。

對建業所有臣民百姓來說,這一切都是大吳盛世的象征。大吳之人,以後將引得四夷來賀,談笑之間,都論貧富,臉上都掛滿了濃濃的笑容,充滿了作為天朝子民的自信。

這股熱潮,一直持續到來年三月,羅馬使節回航羅馬後還稍稍冷淡了下來。

這次的建業之行,羅馬人完全被東方的奇特文明震憾住了。遠論是會跑的軌車,還是已近開鑿完工的長長的江南運河,都被使團成員們驚歎不已。使團之中,還有許多的學者,或許是愛上了建業城的繁華,或許是迷戀上了東方的文明,沒有隨般回航,留在了建業鑽研學問。

在全儀與維吉爾的鼓動下,羅馬人都被埃及運河計劃大為心動。有了這條運河,羅馬人就能徹底地征服波斯,甚而染指神奇而富有的東方世界。想必,隨著使團的歸來,羅馬城也會再次掀起一股東方熱潮,運河的開鑿也會被羅馬的勳貴位提上議事日程。

這次羅馬使節回航,全儀、維吉爾都沒有隨行,但出航的規模完全超出了人們的想象。使團的兩艘船隊後,是長長的華夏公司和世家勳貴的船隊,足足有二十餘艘,他們將隨同羅馬人的船隻,前往天竺、波斯等地,進行貿易。

時間已經到了華夏曆464年10月,洛陽之戰後,在近衛第3軍與近衛第6軍的進攻下,馬隆部被消滅主力後,舉兵投降。吳軍肅清袞州、翼州之地,將兵鋒前推至遼東,直麵鮮卑、扶餘等異族。

近衛第4軍一部前往並州,近衛第1軍也攻略了河西諸郡,準備配合第1軍進軍關中。而在第1軍進軍關中之時,諸葛恪也趕到犍為郡,統領第5軍與第2軍陳永部進攻成都。

這也應當是對司馬氏集團的最後一戰了。建業城中,各部一邊忙碌著作最後的決戰準備,一邊忙著遷都之事。

孫吳朝廷終於做出了決定,經孫亮與諸勳臣慎重的考慮,都城先遷往武昌。武昌原本就是陪都,各處施設都是現成的,也不必進行大規模地建設。今後都城再視情況遷往許昌或洛陽。

其實,孫亮還想過遷都到鄭州去,這鄭州在後世可是號稱華夏的中心,隻是現在還沒有發展起來,又與孫亮的航海大略有些衝突。而洛陽、許昌等地,都偏重於內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