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人至珩此時已經毫無感覺了,他的心早已經隨著赫連沁兒去了,“你回去吧,讓朕一個人靜一靜。”聞人至珩用手撐著額頭對虞頤說道。
“可是皇上……”虞頤很是不放心聞人至珩一個人在這裏,生怕他會做出什麼想不開的事,對於他這種高傲的男人來說,隻要流淚了,就說明沒有什麼事情是他做不出來的。
“朕沒事,沁兒說了,要朕好好活著,朕身後還有朕的江山……回去吧,你也累了。”聞人至珩平靜的說道。
“那臣妾先告退,皇上若是有什麼事再派人叫臣妾。”虞頤看著這裏她是待不下去了,便自行告退了,聞人至珩無聲的擺了一下手,示意她可以走了。
待到這營帳裏麵隻剩下他一個人之後,聞人至珩再度恢複到了平時睿智冷靜的樣子,這種小把戲怎麼可能會騙到他,之後,聞人至珩拿出了虞頤所謂的赫連沁兒的“親筆信”仔細的看,果然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首先,這個人雖然完美的模仿了赫連沁兒的筆跡,卻怎麼都模仿不了她說話的習慣,有些話一看就不是她會說的話,赫連沁兒在聞人至珩麵前還是會展現別人看不到的她的,這些都是他們兩個之間的小秘密。那麼問題來了,虞頤為什麼要偽造出這封信來騙他?現在赫連沁兒的確是消失不見了,但是絕對不會是因為放不下前朝的恩怨,而且赫連沁兒的東西絲毫沒有被動過的跡象,就算是她再視金錢如糞土,趕路總是需要錢的吧,而且她連換洗的衣服都沒有帶。這些都分析出來之後,那麼最重要的問題出現了,赫連沁兒到底去哪裏了?虞頤一直與赫連沁兒不和,會不會是她對她做了什麼?即使是他,在這方圓百裏仔細如地毯般的搜索,也是一無所獲。沁兒,到底去了哪裏?
在之後的一個月內,聞人至珩變成了一台殺人機器,北漠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被滅種了,就算是投降,聞人至珩也不接受,投降好啊,那就更容易殺了。到了最後,北漠的人被殺的一個不剩,一個曾經民風剽悍,驍勇善戰的民族就這樣消失了。
大敗北漠之後,聞人至珩很快班師回朝,在朝廷內,聞人至珩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所有的前朝餘孽一網打盡,主使人司馬威等人,被判五馬分屍,誅九族,並且在史冊上除名,司馬一家永世不得翻身,但是最後,聞人至珩卻是對韓林峰那幾個刺殺他們的人網開了一麵,雖然他還不知道虞頤對赫連沁兒做了什麼,但是其他的也都已經一清二楚了,自然是知道是虞頤出賣了他們,把他的隨行護衛全都換掉了。
最後,聞人至珩以叛國罪殺了西蕃的好多人,但是最後終究還是把西蕃的皇族全都保留下來了,他不是不知道虞頤對他的真心,他知道愛一個人有多苦,正是因為這些,聞人至珩才沒有把事情做絕,隻是在那之後,聞人至珩除了鳳鸞宮和靜心宮便再也沒有踏足過後宮。
聞人至珩似乎是把赫連沁兒的消失歸罪到每一個人身上,那些北漠人,那些西蕃人,還有虞頤,前兩者他可以都殺掉,但是虞頤他不能殺,留著她吧,就讓她知道眼睜睜的看著卻得不到的滋味,這也許便是對一個深愛他的女人的最嚴厲的懲罰。
回到皇宮裏之後,鳳鸞宮因為沒有了赫連沁兒便一直空著,但是聞人至珩每天都會去那裏,和軒兒一起,在這個他們兩個很重要的人曾經住的地方,守著他們的回憶。軒兒知道自己的母後沒有回來之後,也是沒有哭沒有鬧,還主動去安慰聞人至珩,他雖然小,但是他還是知道他父皇和母後之間的愛。聞人至珩每天除了上朝批閱奏折之外就是和軒兒在一起,教他讀書,教他治國之道,教他什麼是愛。
十年後,聞人飛軒已經長大成人,已經可以獨當一方了。兩年前聞人至珩自動退位,把皇位讓給了其獨子聞人飛軒。最後聞人飛軒封了虞頤為太後,他也知道這個娘娘對父皇的愛。聞人飛軒真的很適合做一個皇帝,僅僅登基兩年,就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生活富裕,人民安居樂業,他做的這些也讓朝中大臣心悅誠服,經過他一番整理的朝廷,現在已經上下一心,大聞王朝正在朝著一個特別好的方向發展,由此可見其治世之能完全不亞於聞人至珩。
自從退位之後,聞人至珩倒是落得清閑,每天就在鳳鸞宮呆著,這鳳鸞宮幾乎都成了他這太上皇的寢殿,聞人飛軒則是會每天抽時間來看看聞人至珩,父子兩個經常在一起談論天下,甚是愉快。其次,聞人飛軒與虞頤相處的也是很愉快,虞頤心裏一直記著赫連沁兒的話,對軒兒照顧有加,雖然她仍然沒有得到聞人至珩的愛,卻贏得了聞人飛軒的尊重。本來日子就這麼一直簡單而又幸福的過下去了,但是那次意外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