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玄出山(1 / 3)

這是一個看似繁華似錦的時代,虛假的軀殼下麵,竟讓我輩青年皆不知何去何從!也正是這看著昌盛的外表,不由得讓人打起冷顫來。請讓我們一起用那無數英雄的亡靈來一同恭頌這太平的盛世。昨日曆史的血淚尚未幹凝,今天這舊疾便又從腳趾蔓延到了骨髓裏麵......

清玄天尊,字太乙,道教得道高人,常年修行於道家聖地祁山的清玄觀中,坐下弟子無數。清玄觀駐於獨枝山山頂,此山雖小,卻如生於懸崖峭壁的鬆樹,山尖往懸崖絕壁伸張開來,下麵便是萬丈深淵,顧名獨枝山。

清玄觀與山相間,旁邊群山聳立,白雲壓山。山間一條石階灣沿而下,直至山下的祁水河邊,其間三座觀群相應,最下層是祁水對岸的“清水觀”,河上有一條平直的石橋,名為定心橋。傳聞,清玄觀每個弟子入山前,皆置清水觀修行練劍一年方可過定心橋。清水觀四座華麗的房屋依肩相圍,行斜樓頂,瓦片密如魚鱗,房間格局整齊有序,房屋之間用有直欞窗的回廊連接,眾屋中間有一方狀閑台,新入弟子便是在這閑台上修習劍法。道觀共為四層,依為“清水觀”“清怡觀”“清平觀”“清玄觀”四等,清玄觀便是武功最高,資輩最老的道士或者本派掌門修行之地。

“師尊出關啦,師尊出關啦!……”一名身著白袍,頭戴道觀,身後背把長柄寶劍的道士一邊往山下跑一邊喊道。介時從清玄觀中走出一位老道士,滿頭白發挽成一髻,左臂撩一拂塵,白袍加身;雙目炯炯有神,麵態慈祥,三綹雪白的長髯輕垂直下;走起路來步履輕殷,如踏白雲;其態非凡,猶如神仙落地。

還未及這老道士行至清平觀,清平觀眾弟子便已列隊備行跪拜之禮:“恭迎師尊出山!”清玄天尊走近眾弟子前,右手撐掌放於心前,點頭回禮。“恭喜師尊修得神功,不知仙駕何處去?”剛才喊話的小道士問道。“玄意,且隨我一同前去洛陽請見靜遠大師,研習佛法。”“是,師尊。”小道士一麵回禮一麵說道。清玄天尊行至清怡觀,清水觀眾弟子亦行跪拜之禮。

禮畢,清玄、玄意便一同上路。二人行路期間,玄意不解的問:“師尊,您道法琢絕,為何還要去找靜遠大師求教佛法。”清玄天尊喝聲笑道:“儒道至聖,我道學與佛法全無優劣。我道崇尚自然和諧清靜無為,佛法乃揚眾生平等,消除欲望,故而習之。你道法不足,暫且不能領會,待你入了清字號,自能領悟此禮。”

清玄、玄意兩人行至洛陽城,已耗時半月。正時天下大旱,百姓極苦,二人聽聞崔宅前街施粥放糧,便隨眾人前去。到時見列對人數眾多,玄清便走近崔宅門口的使童,右手撐掌於心前,點頭行禮道:“貧道玄清,攜第六弟子玄意南下求法,路經貴寶地,又當此大旱之季饑渴難忍,可否請見你家主人以討口茶飯吃?”使童回敬清玄天尊作揖禮道:“仙人稍等片刻,待我去稟報我家主人。”使童進去片刻之後,便邁著輕快的步子走出來道:“我家主人有請二位仙人。”說時順勢側身站立於門邊,左手往裏屋伸引。

清玄上前一步,玄意側後,走進崔宅,隻見崔宅華麗無比,院落寬敞,院落兩邊長滿茂盛的清竹,中間園亭內的槐樹剛剛冒出新芽,樹枝猶如麥穗。忽然,正門客廳急匆匆走出一位四十多歲剛毅端莊的中年男子拱手行禮道:“仙人仙駕鄙舍,蓬蓽生輝。”說時一麵揮手使喚客廳門口的丫鬟“趕快備茶。”

幾人一同走入正堂,堂上,所有物品安置有序,桌椅整齊。“仙人請坐。”屋主揮手迎向左邊的椅子說道。屋主見清玄、玄意二人坐下,自己這才挽一下下身衣袍坐於正堂的擴椅上。

“敢問貴人如何稱呼?”清玄撐掌問道。“鄙人姓崔,名吉安,平時做些小買賣,經營萬豐堂,別人都稱呼我萬堂主。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姓萬,也有朋友叫我萬老爺。”萬堂主說時自嘲的咧笑著。“不知仙人道號如何稱呼?”萬堂主接著問。“貧道清玄,隱居祁山多年,早已不問世事,今遠到洛陽,請見靜遠大師研習佛法。”清玄說時,右手撐掌於心前,語氣謙虛祥和。“原來是五行派開山掌門,失敬!失敬!”萬堂主抱拳誇道。

此時,崔府丫鬟邁著輕怡的步子,端上茶來,分別盛於幾人身旁的桌上,茶香逸散開來,頓覺此茶香氣撲鼻,屋子間回滿了此茶的淡香。“仙人請用茶!”萬堂主端起茶杯來敬向清玄、玄意二人說道。清玄端起茶杯雙手輕輕舉杯對著萬堂主道:“請!”然後揍回用唇酌了一下,更覺此茶香力無比,碰唇既上腦仁。“此茶絕美,滋味鮮爽,濃鬱回甜,而且回味尤長,真是香淳無比。”玄意誇道。“此茶乃是我進獻宮廷的貢茶,名叫蒙頂,產於蜀川蒙頂山。難得二位仙人如此識得這茶,且在我府上多留幾日,改日我讓下人括幾斤讓二位仙人帶上山去。”萬堂主自豪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