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寶藏之謎(2)
二、古墓寶藏之謎
1.新婚之夜暴死的匈奴王的寶藏
在歐亞大陸北部廣袤的草原上生活著一個遊牧民族——匈奴人。他們自公元370年侵入歐洲東南部,在70餘年間以旋風般的速度劫掠了幾乎整個歐洲,並建立起一個龐大的軍事政權。
匈奴帝國
4世紀中葉,原在中亞大草原一帶出沒的匈奴人在伏爾加河外出現,首先征服伏爾加河和頓河之間的阿蘭人,然後大舉向東哥特人領地進攻,推翻了東哥特人在頓河和德涅斯河之間建立的帝國。約376年,他們擊敗居住在現羅馬尼亞一帶的哥特人,到達羅馬帝國的多瑙河邊界,由此拉開了中古歐洲史上持續了200多年的民族大遷徒的序幕。
匈奴人似乎個個是天生的騎兵,他們常年像膠粘在馬背上一樣,酷愛騎馬打仗。匈奴人的騎戰具有高度的機動靈活性,經常像旋風般吹來,轉眼就席卷而去。凡是被他們的鐵蹄踐踏過的地方,必定留下一片廢墟,大量人口被殺,財物被劫奪一空。匈奴人到來之前,東哥特人從未和騎兵交過戰,也沒見過如此迅猛的攻勢。在匈奴騎兵排山倒海的打擊下,東哥特人落花流水般地向西逃竄直至多瑙河邊。為了尋找新的生存空間,這些逃亡者又沿途打擊西哥特人的部落,把他們連根拔起,驅趕到更向西的地方。很快,在西哥特人逃竄的路線上,汪達爾人、法蘭克人、勃艮第人、盎格魯撒克遜人,像滾動的雪球,接連不斷地向西湧去。匈奴人的進攻幾乎把所有的日耳曼部落都給驅動起來。
匈奴人在給予歐洲第一次沉重打擊之後,便停留在多瑙河沿岸一帶,以匈牙利平原為中心,在中歐地區建立了一個匈奴帝國。入侵歐洲的匈奴王是阿提拉,他是匈奴最偉大的統治者。阿提拉時期的匈奴帝國是匈奴征服史上最輝煌的篇章。
至高的統治者
公元432年,各匈奴部族的領導權集中在魯奧的手裏,公元434年,魯奧死後,他的侄子阿提拉擊敗了其長子布萊達,繼任匈奴最高統治者。據曆史記載,阿提拉雖表麵粗野,而內心卻被多年的外交、政治和軍事角逐磨煉得十分細膩。阿提拉為人狡詐,野心勃勃,其殘暴凶狠程度使整個歐洲都在他麵前發抖。他的兵鋒殺到哪裏,哪裏就意味血流成河。歐洲人稱他為“皇帝的鞭子”,把他看成是專門來懲罰人類的煞星。
公元441年,阿提拉對巴爾幹半島東部實施了一係列致命的打擊。匈奴人摧毀了多瑙河畔的許多城市。數年之後,當羅馬使者經過此地時,仍可見岸邊累累白骨,城內屍臭熏天。此後,高盧地區許多城市都未能免遭厄運。他們侵占了多消河地區之後,於公元442年被著名的東羅馬將軍阿斯帕爾阻擋在色雷斯一帶。
公元443年阿提拉再次發起進攻,長驅直入帝國腹地,擊潰了東羅馬帝國的主力軍,兵鋒指向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萬般無奈之下與阿提拉訂立和約,阿提拉強迫東羅馬帝國支付6000磅黃金,並將每年要繳納的貢金增加兩倍以上,即以後每年向匈奴人納貢2100磅黃金。
公元445年,阿提拉害死兄長布萊達,成為匈奴帝國的獨裁君主,並繼續他的侵略計劃。
巨額財富
阿提拉在連年征戰中,每踏平一個城市,都要搶掠大批的金銀財寶。到公元5世紀中葉,匈奴帝國已成為橫跨歐亞兩洲的當時世界上最豪富的大帝國,匈奴王阿提拉也是世界上擁有最大權勢與最多財富的人。有人統計,在這幾十年裏,僅東羅馬上貢給匈奴王的黃金就達21000磅之多。由於匈奴人一直保持著遊牧民族的習慣,不事建築,沒有更多的開支,而阿提拉又有收藏珍寶的嗜好,因此匈奴人從各地掠奪來的金銀和珍寶大多保持著原有的形態。“匈奴王的珍寶”早已是聞名於世的一筆巨大財富。而且阿提拉厲行嚴酷的專製製度,其臣民稍有不合其意者即遭嚴懲。因此在匈奴王國內部,他的珍寶除他本人和極少數親信之外,根本無人敢過問,更無人知曉其所在。
失落的寶藏
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年之後,阿提拉在新婚之夜突然死去。據說是來自東羅馬的新娘給他暗下了毒藥。他死之後,匈奴人把所有參與埋葬阿提拉遺體和寶藏的工人全部處死,沒有給後世留下一個活口。世人都不知道阿提拉的墳墓在什麼地方,也不知道他那巨額的珍寶藏在哪裏。
此後匈奴帝國一蹶不振,漸漸淪落滅亡。但是,一個有關阿提拉的陵墓和寶藏的故事卻漸漸流傳開來。人們傳說,在東歐平原的某個不為人知的偏僻山區,隱藏著阿提拉的秘密墓穴,而舉世聞名的匈奴王的寶藏,就埋藏在那地下墓穴之中。但是,它又埋藏在哪兒呢?這一個又一個謎團還有待學者去揭密、探尋。
2.沉默的墓穴財寶
目前在法國境內共有36000座城堡,這些美麗的城堡都有著好幾百年的曆史,大都是法國中世紀傳統建築。幾百年來,每一座城堡的背後都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秘密。雷恩堡寶藏就是在一個非常古老的城堡發生的。
可憐的孩子
帕裏斯是個老實巴交的大男孩,一天,他來到到雷恩堡附近的一片山丘上放羊,在不遠的山坡下,他看見下麵有個大裂縫,順著這個看不到頭的地道,一直走了進去,地上擺放著幾個已分辨不出是什麼顏色的大箱子。大膽地掀開了箱子,突然眼前一亮:原來裏麵全是金幣!帕裏斯將金幣裝滿了自己的口袋,轉身就往家裏跑。接著而來的可以想像。由於他始終沒有透露這些金幣的真正來曆,結果竟以莫須有的盜竊罪冤死於獄中。
那個地下墓穴到底有多少金幣?有多少財寶?又是誰隱藏在那裏的呢?經過後人的考證,那是一筆多達1850萬金幣的寶藏!
王室的存寶
這麼大的一座“金山”,它們到底是誰的呢?
有的曆史學家們認為,這筆巨寶是1250年法國攝政王後布朗施·德·卡斯蒂耶隱藏的,它們至少已有700百多年的曆史。王後為什麼要把這筆寶藏藏在雷恩堡呢?有人推測,1250年2月,由於不堪貴族主的壓榨和國王賦稅的負擔,由牧羊人、農奴和城市貧民為主的一場武裝暴動曾一度席卷了法國的北部和中部。為了躲避暴動的衝擊,卡斯蒂耶王後帶人來到了雷恩堡。那時雷恩堡叫雷達,有近3000名居民,四周築有堅固的城牆,易守難攻,被認為是一座攻不破的城堡。而且這個城堡背靠大山密林,進退都比較自如。更主要的是,雷恩堡位於西班牙的大道上,必要時,還可以退往西班牙躲避。所以,攝政王後決定把雷恩堡作為臨時的“道府”,把這筆國庫巨寶隱藏在當年稱之為“城堡主塔”底下的一個秘密處,以作為她需要時的儲備金。
這筆財寶足以供養一支數量可觀的軍隊,它對於重建霸業具有重要意義。攝政王後死於1252年,臨終前她把這樁秘密告訴了她的兒子。她的兒子即後來的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或稱聖路易。臨終前,他把這個秘密連同一卷羊皮紙一起告訴了他的繼承人。隨後,勇敢者腓力三世十分警惕地守衛著這筆巨寶,本來,他也想將來告訴他的繼承人,然而,還沒等他來得及實現自己的願望,就在斯奧米加斯戰役以後的回國途中突然死於熱病。
寶藏重現
1892年,一個極偶然的機會,又使雷恩堡教堂神甫貝朗熱·索尼埃跨入了神秘的地下古墓,從而使雷恩堡引起全法國關注的目光。
1982年,貝朗熱·索尼埃神甫用2400法郎請來泥瓦匠來修繕教堂的屋頂。一天,泥瓦匠巴邦一個人忙不過來,便叫神甫幫他在幾根打過蠟的空心圓木柱中挑一根作為正祭台的柱子。神甫隨手拿起一根圓木,發現裏麵有一卷陳舊的植物羊皮紙,紙上寫著一些帶拉丁文的古法文。乍一看,這無非是《新約全書》裏的一些片段。但索尼埃憑直覺猜想,裏邊肯定大有文章。
神甫在他妻子瑪麗的協助下,終於從伯爵夫人的墓誌銘中得到啟示,在一個早已空空曠曠的被稱之為“城堡”的墓地底下發現了一條地道,終於走進了一座神秘的地下墓穴,發現了裏麵的金幣、首飾以及其他貴重物品!索尼埃並沒有忘記存在著的危險,為了永久的保守這個秘密,他幹脆悄悄刮掉公墓中伯爵夫人墓石上的銘文,並精心消除了所有能使他人發現地下墓室的蛛絲馬跡,又把那卷羊皮紙也藏進了隻有他和瑪麗知情的地下墓室。神甫和瑪麗從地下墓室中弄出了不少金幣和首飾,一切都做得天衣無縫之後封閉了墓穴。為了掩人耳目,他和瑪麗商定,他先去西班牙、比利時、瑞士、德國,把金幣兌換成現鈔,隨後用瑪麗·德納多的名義通過郵局寄到這裏。不久,到1893年時,索尼埃神甫已經成了腰纏數十萬貫的富翁。
1897年,索尼埃神甫開始興建貝達尼亞別墅。這座帶圍牆和塔樓的別墅的費用相當於100萬金幣。索尼埃還熱心於公益事業,作為一名神甫,他擬定了一個美化雷恩堡的長久規劃。他表示要修築一條通往庫裏伊薩的公路,興建引水工程、水利設施,購買車輛,方便當地人的出行。其預算總開支達800萬金幣,這在1914年相當於80億法郎的天文數字!
遺憾的是,神甫美好的規劃還沒來得及實施,1917年1月5日,他剛在幾筆訂貨單上簽字,就被肝硬化奪走了生命。此後,瑪麗過起了深居簡出的生活,那個古墓地秘密也隻有瑪麗一個人知曉了。但不幸的是,1953年1月18日,瑪麗突然病倒後不省人事,帶著她心中的藏寶秘密離開了世界一去不複返。
3.慈禧的窖金
慈禧太後不僅生前窮奢極欲,死後也要躺在成堆的金銀珠寶中。然而,稀世葬寶給她帶來的並不是永恒安寧,而是橫屍荒塚之禍。
死後華葬
據大太監李蓮英等著的《愛月軒筆記》記載:
慈禧入棺前,棺底先鋪上3層金絲串珠繡花錦褥和二層珍珠,共厚1尺多。棺頭置放一個滿翠碧透的翠玉荷葉,此玉葉麵上筋絡均為天然生成;棺尾安放著二朵粉紅色碧金大蓮花。頭戴珍珠串成的鳳冠,是稀世無價之寶。身著通貫金線串珠彩繡袍褂,蓋的衾被上有珍珠製成的1朵碩大牡丹花;手鐲是用鑽石鑲成的1大朵菊花和6朵小梅花連貫而成。屍身旁放置有翡翠、白玉、紅寶石、金雕佛像各27尊。腳下左右兩邊各放翡翠白菜2棵、翡翠絲瓜2個、翡翠西瓜二個,還有寶石製成的杏、棗、桃、李200多枚。她屍身右側放置一株玉雕紅珊瑚樹,上繞青根綠葉紅果玉蟠桃二枚,樹頂處停落一隻翠鳥。屍身左側放置1枝玉石蓮花和3節白玉石藕,藕上有天然生成之灰色“泥汙”,藕節出綠荷葉,上開粉紅色蓮花。這些奇珍異玉乃天然雕琢。棺內還有玉石駿馬8尊、玉石十八羅漢等700多種珍寶。為填補空隙,棺內還倒入4升珍珠和紅、藍、寶石2200多塊。慈禧口中含有一顆巨大夜明珠,當分開為兩塊時,透明無光,合攏時則是一個圓珠,射出一道綠色寒光,夜晚百步之內可見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