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實驗室基本常識(1 / 3)

一、生物化學實驗室安全與防護常識

1.實驗室安全

在生物化學實驗中,經常要與有腐蝕性、易燃、易爆性和毒性很強的化學藥品及有潛在危害性的生物材料直接接觸,經常要用到煤氣、水、電,因此,安全操作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1)熟悉實驗室煤氣總閥、水閥門及電閘門所在處。離開實驗室時,一定要將室內檢查一遍,應將水、電、煤氣的開關關好。

(2)熟悉如何處理著火事故。在可燃液體燃著時,應立刻轉移著火區內的一切可燃物質。酒精及其他可溶於水的液體著火時,可用水滅火;乙醚、甲苯等有機溶劑著火時,應用石棉布或沙土撲滅。

(3)了解化學藥品的警告標誌。

(4)實驗操作過程中凡遇到能產生煙霧、有毒性或腐蝕性氣體時,應在通風櫥中進行。

(5)使用毒性物質和致癌物質必須根據試劑瓶上標簽說明嚴格操作,安全稱量、轉移和保管。操作時應戴手套,必要時戴口罩或防毒麵罩,並在通風櫥中進行。沾過毒性、致癌物的容器應單獨清洗、處理。

(6)廢液,特別是強酸和強堿不能直接倒在水槽中,應先稀釋,然後倒入水槽,再用大量自來水衝洗水槽及下水道。

(7)生物材料如微生物、動物組織和血液都可能存在細菌和病毒感染的潛伏性危險,因此處理各種生物材料必須謹慎、小心,做完實驗後必須用肥皂、洗滌劑或消毒液洗淨雙手。

(8)進行遺傳重組的實驗時應根據有關規定加強生物安全的防範措施。

2.實驗室應急處理

(1)在生物化學實驗中,如發生受傷事故,應立即適當地采取急救措施:如不慎被玻璃割傷或其他機械損傷,應先檢查傷口內有無玻璃或金屬等物碎片,然後用硼酸水洗淨,再塗擦碘酒或紅汞水,必要時用紗布包紮。若傷口較大或過深,應迅速在傷口上部和下部紮緊血管止血,送醫院診治。

(2)輕度燙傷時一般可塗上苦味酸軟膏。如果傷處紅痛(一級灼傷),可擦醫用橄欖油;若皮膚起泡(二級灼傷),不要弄破水泡,防止感染;若燙傷皮膚呈棕色或黑色(三級灼傷),應用幹燥無菌的消毒紗布輕輕包紮好,急送醫院治療。

(3)皮膚不慎被強酸、溴、氯氣等物質灼傷時,應用大量自來水衝洗,然後再用5%的碳酸氫鈉溶液洗滌。

(4)如酚觸及皮膚引起灼傷,可用酒精洗滌。

(5)酸、堿等化學試劑濺入眼內,先用自來水或蒸餾水衝洗眼部,如濺入酸類物質則可再用5%碳酸氫鈉溶液仔細衝洗;如濺入堿類物質,可以用2%硼酸溶液衝洗,然後滴入1~2滴油性護眼液起滋潤保護作用。

(6)若水銀溫度計不慎破損,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回收,防止汞蒸發。若不慎汞蒸氣中毒,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7)煤氣中毒時,應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嚴重中毒者應立即到醫院救治。

(8)生物化學實驗室內電器設備較多,如有人不慎觸電,首先應立即切斷電源,在沒有斷開電源的情況下,千萬不可徒手去拉觸電者,應用木棍等絕緣物質使導電物和觸電者分開,然後對觸電者施行搶救。

二、生物化學實驗的基本要求

(一)實驗的準確性

生物化學實驗是以活的生命體為對象,對生物體內存在的主要大分子物質,如糖、脂肪、蛋白質、核酸、酶等進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測定。定性分析是確定存在物質的種類,或粗略計算物質所占的比例;而定量分析則需要確定物質的精確含量。因此分析工作者要根據實驗要求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要善於分析和判斷結果的準確性,認真查找可能出現誤差的原因,並進一步研究減少誤差的辦法,以不斷提高所得結果的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