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4年路易十六登上法國國王寶座時,法國封建製度已危機四伏,新興資產階級對束縛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發展的專製政體日益不滿,國內政治動蕩,社會極為不穩定。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路易十六仍然四處搜刮金銀財寶,過著十分豪華的生活。1789年由於路易十六召開等級議會,要第三等級即資產階級和平民交納更多的賦稅,從而引發了資產階級革命。路易十六極為無能,傳說當1789年7月12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獄,直到晚上休息時,路易十六尚不得知,仍在日記上寫下:7月12日,天晴,平安無事。迫於無奈,路易十六表麵上接受立憲政體,實則力圖絞殺革命。1791年6月他逃到法國瓦倫,被群眾押回巴黎。9月被迫簽署憲法,但仍陰謀複辟。1792年9月路易十六被正式廢黜,次年1月被處死在巴黎革命廣場(即今協和廣場)。路易十六的金寶是尋寶史上最著名的財寶之一。關於他的財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至於藏寶地點,至少有幾個地方,有的甚至不在法國,而在西班牙。據說,他的行宮盧浮宮曾埋藏著一筆價值超過20億法郎的財寶,包括金幣、銀幣和一些價值連城的文物。不過,流傳最廣的還是路易十六隱藏在“泰萊馬克”號船上的金寶。“泰萊馬克”號是一艘噸位達130噸,長26米的雙桅橫帆船。這艘船偽裝成商用船,由阿德裏安·凱曼船長駕駛。1790年1月3日,滿載財寶的“泰萊馬克”號在經塞納河從法國裏昂去英國倫敦途中,在法國瓦爾市的基爾伯夫河下遊被潮水衝斷纜繩出事沉沒。
“泰萊馬克”號由一艘雙桅縱帆船護航,在港口受到革命者檢查時,曾交出一套皇家銀器。船上隱藏著路易十六的一批金寶和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後的鑽石項鏈。
據推測,這艘船上的財寶包括以下東西:屬於國王路易十六的250萬法國古斤黃金(法國1古斤在巴黎為400克,各省為380克到550克不等。按這一標準計算,250萬法國古斤約合95萬~137萬公斤);王後瑪麗的一副鑽石項鏈,價值為150萬法國古斤黃金;金銀製品有銀器以及朱米埃熱修道院和聖馬丁·德·博斯維爾修道院的祭典聖器;50萬金路易法郎;五名修道院院長和流亡大貴族的私財。
這些財寶的確存在,毫不誇張,這已經得到路易十六的心腹和朱米埃熱修道院一名修道士的證實。一些曆史文獻和路易十六家仆的一位後裔也認為,路易十六當年確把這筆財寶藏在船上企圖轉移出國。據說,“泰萊馬克”號沉沒在基爾伯夫河下遊瓦爾市燈塔前幾米深的河底遊泥裏。1830年和1850年,人們都爭先恐後地企圖打撈這艘沉舟。但是,在打撈作業中,纜繩都斷了,結果沉舟重新沉沒到水底。1939年,一些尋寶者聲稱他們已找到了“泰萊馬克”號沉舟的殘骸,但沒有確切證據表明,他們找到的就是“泰萊馬克”號,要找到路易十六的寶藏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之事。
黃金珠寶指數:★★★★☆心動指數:★★★★★
綜合指數:★★★★☆
旅遊鏈接:
巴黎盧浮宮、法國瓦爾市的基爾伯夫河下遊
旅遊小貼士:
舉世聞名的藝術宮殿盧浮宮始建於12世紀末,當時是用作防禦目的,後來經過一係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個金碧輝煙的王宮。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地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後各代皇帝延續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盧浮宮的收藏。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等七個門類。1981年,法國政府對這座精美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從此盧浮宮成了專業博物館。值得一提的是盧浮宮正門入口處有一個透明金字塔建築,它的設計者就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盧浮宮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檔次之高堪稱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鎮宮三寶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維納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其他著名作品還有:《狄安娜出浴圖》、《醜角演員》、《拿破侖一世加冕禮》、《自由之神引導人民》、《編花帶的姑娘》等。
法蘭西迷宮的寶藏之謎
夏朗德位於法國西南部,雖然隻有一千多居民,但也是一座曆史名城。1569年的法國,新教徒和天主教徒打得不可開交,“異端邪說”被視為洪水猛獸,新教徒開始迫害天主教徒。天主教徒也不斷把新教徒送上斷頭台。不論是哪一派的教徒,遇到對方都可能轉眼之間招來殺身之禍,且常常不問青紅皂白就將對方斬盡殺絕於混亂之中。法國科利海軍司令手下的一名中尉羅日·德·卡爾博尼埃男爵在占領夏朗德以後,不僅縱火燒毀夏朗德修道院,還屠殺了所有的修道士。
大屠殺之前,可能修道士們提前預見到這種被殺的可能性,早已十分謹慎地把聖物和財寶隱藏了起來。然而,由於沒有一個修道士能逃脫滅頂之災,沒有留下一個活口,這批聖物和財寶也隨之成了千古之謎。
幾百年來,夏朗德居的民一直都會不時地奇跡般地發現閃閃發光的金銀財寶和在各種罕見的聖物。而且每隔七年,在春暖花開的季節總有不少宣稱“修道院的珍寶將出現在聖體顯供台下”的布告張貼在夏朗德的大建築物正門和古老市場的柱石上。令當地人心存異動,又不知所措。這使人們更加堅信,此地一定埋有一筆寶藏。
但是它們究竟隱藏在何處呢?
像我們中國的地道戰一樣,不知四百多年前的夏朗德人是出於什麼動機和目的,把這座小城的地下挖成了縱橫交錯的地下網道,其複雜程度不亞於現代的迷宮。這些地下網道大部分都跟地麵建築物相通,一部分地下網道與城堡相連,一部分地下網道與修道院、教堂相接,另一部分地下網道則與住宅、莊園相通,而地下網道之間又彼此相連。進人現代以來,人們越來越講究“私密性”,這些地下通道有的因幾百年失修造成坍塌,而大多數已被居民們用水泥砌合的厚牆所隔斷,所以要清理發掘這些地下通道幾乎已不可能。
克萊蒙家族的後代子孫們一直流傳著他們家族在四百多年前的一次奇遇:1562年,有個年輕牧羊人克萊蒙為了逃脫胡格諾派教徒的迫害,躲進夏朗德附近的一個山洞中。他在山洞裏偶然發現了一個地下通道網。他沿著其中一條地道一直走了兩天以後,發現有一個出口就在離夏朗德四公裏處一個極為隱蔽的地方。據克萊蒙講,這條地道之寬,足可以讓一名騎士騎著自己的坐騎大搖大擺地行進。地道裏還有一大一小兩座教堂,大的可能屬於夏朗德城的楠特伊·昂·瓦萊修道院,小的也許屬於夏朗德的聖索弗爾修道院。看來,這些地道結構是非常複雜的,其功能可能是藏寶、作戰、修道等。法國作家馬德萊娜·馬裏亞還把這一傳說寫進了《夏朗德人的故事和傳說》一書之中,此書被列為尋找夏朗德城珍寶的參考書之一。
住在離夏朗德四公裏(地址與克萊蒙的說法不謀而合)之外的巴羅尼埃小村裏的維爾納太太說:“五十年前,我父親對我講,山洞裏有一條可以通到山岡底下的地道。他曾在地道裏看見過一座很高的大廳,像教堂一樣,四周有一百個凳子。這個地下工程一直延伸到很遠的地方,可以通過夏朗德城的楠特伊。”維爾納太太所講的她父親的故事與克萊蒙所看到的一切相同。這似乎更進一步印證了克萊蒙家族後人的傳說。可以推斷,當初不止一人進人過這條地下通道。
另外,據當地記載,聖索弗爾修道院當年曾修築有一條二十公裏長的地下通道,可以直達夏朗德城的楠特伊·昂·瓦萊修道院。因此,如果這個神秘的地下通道網確實像牧羊人克萊蒙所講的那樣,那麼夏朗德修道院的財寶,尤其是那些體積大且價值昂貴的財寶和聖物珍品,像金盤子、枝形大燭台、餐器等,很可能藏在那裏。
前幾年,夏朗德有一群孩子在玩捉迷藏遊戲時,在佩裏隆家所在地區的一幢老房子下麵發現了一條地道。孩子們非常好奇,他們偷偷溜進地道中,借著手電筒的亮光,沒走多久就發現遠處有一個帶三個跨度的拱頂大廳,裏麵還有一個石頭祭台。有人猜測,它很可能是一座地下教堂。那麼,把教堂修到地下是什麼目的呢?有人認為是出於一種宗教虔誠,是想表明不但在地上,而且在地下人們都供奉上帝;還有的人認為小教堂也許是一種標誌,很可能是指明財寶藏於何處的標誌。遺憾的是,從這個被認為是地下小教堂大廳延伸出去的地道已經有三分之一的地方被塌下來的土所填滿。所以,盡管人們眾說紛紜,但再也無法考證。
據那幢房子主人的一個孫子說,他小時候曾跟著父親在這條沒完沒了的地道中走了一兩公裏,直到夏朗德河附近時才發現地道早已被填塞。他父親經過仔細觀察後認為,過去有人也曾進人過這個地道,他們很可能發現了一筆財寶,但在挖掘時,由於誤觸了機關而使地道塌方,結果人財兩空。許多人都相信這一看法,也有好奇者慕名來此,想進人地道看看到底有什麼機關。但遺憾的是,這塊地方的主人G太太拒絕讓任何人進人,這就使進一步的探索無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