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4章 三國鼎立(2)(1 / 2)

是以,他不僅命薄延去查遍經書典籍,還分派幾路人馬去尋,所有的線索必得控在手心裏,才能睡個安生覺。

“找不著?”大帝蒼白的臉上忽地現出一絲意味不明的笑意,他那雙寒波生煙般的眸子盯著桂九,又似沒有瞧他,出聲道:“找不著便順藤摸瓜,九命貓可不會防著你……”

桂九心下一驚:“陛下的意思是……九命貓是晏……”

大帝的眼神不含半分暖意,桂九很聰明,知曉不必再問了,無論用什麼手段都好,必得找到晏氏部族的下落。

可是,誰不知九命貓是薄相的寶貝疙瘩?他若要回頭對付小貓兒,恐怕到時會死得很慘,比倒黴的聶子陵要慘得多。

桂九心裏七上八下的,他好好一丞相府的暗衛,現在兩頭不是人,被大帝逼著去對付舊主子,他的心煎熬得喲……

“陛下,薄相大人在殿外等候傳召。”

忽地有人在殿門外稟報道。

桂九嚇得一跳,猛地轉過頭去,大帝從來不給人活路,前腳剛拿甜言蜜語哄好了枕邊佳人,後腳便燒起爐子煉著他們。這不,剛下了命令對付薄相的小貓兒,這會兒又傳召了薄相來商討國事,真是物盡其用不擇手段啊!

“宣。”大帝的眼神已望向殿外,擺出一副愛卿平身愛卿受累的模樣給薄相瞧。

桂九有淚隻能往肚裏流,在薄延一臉沉靜地邁入殿門躬身請安後,桂九悄悄地退到了一旁,大帝同薄相這兩隻老狐狸,又在合謀著算計誰了?

大秦皇帝冊封皇後的消息幾乎與改元榮昌同時昭告天下,縣府州郡皆為封後大典精心準備著,挑選各色貢品進京,官道上每日塵土飛揚。

這一日,兩隊人馬彙合在一處,彼此尚帶著防範,一打聽才知都是趕著入京的隊伍,熟了後自然打開了話匣子。

“李兄,各州府從大秦各地趕來,近點兒的怕是三月就已入京了,咱們這兩隊卻鬧到了四月,過不了幾日便是封後大典了啊!若是趕不上,我回去可沒法兒交差!”一個身形魁梧的漢子擦了擦額頭的汗道。

另一位身形消瘦些的白麵書生看了看那漢子的打扮,笑道:“胡兄一看便是從北地來的吧?路途遙遠耽擱了些也是情有可原。我這趟活兒雖說不是趕著赴封後大典,卻也十分重要。”

“哦?李兄不是為的封後大典?這車裏裝的難道不是貢品?”那漢子驚訝道。

書生輕輕搖了搖頭,繼而雙手合十麵朝西方道:“胡兄知曉,自今春吾皇迎金身佛像入長安,建護國寺、萬佛塔,造福大秦百姓,今年是大秦的百姓初次慶賀佛誕日,我這押送的便是西域白馬寺的聖物,也是為吾皇、皇後還有大秦百姓祈福的意思。”

那姓胡的漢子一聽,忙不迭雙手合十,鄭重地俯身對那馬車拜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啊。李兄護送有功,功德無量。佛誕日是四月初八,那可要趕著點兒路了。”

書生看了看天色,笑道:“也快了,到長安還有不到一日的車程,眼看著天色不早,尋個地方先過一夜吧。”

“也好。”

兩隊人馬遂在同一地休息,夜裏燃起篝火,不免要說起平生樂事來解悶,書生笑道:“原來胡兄也是邊塞人士,不知莽蒼山一帶與中原相比何如?”

那胡姓漢子喝了口酒,哈哈笑道:“莽蒼山這地方亂得很,邊境之地,流民多,我也見過東興人、突厥人出沒,李兄知道的,討生活嘛,什麼人不要生活,不能因為打仗了便不要吃穿了啊?若說莽蒼山名揚天下的緣由,便是去年大帝命人在此坑殺了突厥近十萬俘虜,嘖嘖,到如今還有突厥人後怕呢!我曾聽突厥人說,你們西秦大帝喜好什麼他們不清楚,卻是決計不敢再碰一朵虞美人了!哈哈哈哈!也是好笑……”

書生念了句“阿彌陀佛”,坑殺十萬突厥俘虜的罪孽,哪怕是皇帝也難洗清,多少人在背後說著大帝的殘暴,覺得他引佛法入長安,便是在為他自己洗脫罪孽。

胡姓漢子說到了興頭上,忽地壓低聲音道:“李兄,雖說草民不談國事,可我還是有一樁事想說出來大夥兒聽聽。”

“胡兄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