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心,第二章素問∽遙遊
《皇帝內經》成書於千年之前,是家喻戶曉的醫學寶典,中國三大奇書之一,乃皇帝畢生精血誠聚的結果,在醫學史上有著獨一無二的地位。被人稱為‘上古典籍’。為世界醫學研究帶來了巨大的研究價值和參考意義。
全書共有兩大部分:一是素問篇,一是靈柩篇。
素問,記載治病救人,養生之道。故有:“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而古代賢人莊周亦在《逍遙遊》一文中寫道:“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蘇函關合上書,端起書桌上的一杯咖啡,放到嘴邊抿了一口,又放了下去。自語道:“一百多萬年過去了,雖然地球上也曾有過飛天遁地的人,雖然打破常規,但未見得能活千年,更別說是萬年……一百多萬年前的葉凡,是真的嗎?”
窗外微風習習,陽光燦爛如金子,園中的翠竹發出“簌簌”的聲響,一張期棋盤石桌上,落下了一片片枯黃的殘葉。勾勒的線格裏,帶攜歲月的陳滄和朽滅的痕跡,楚河漢界四個大字都變得模糊不清了,甚至沒有了先整的體型結構。
在他的身後,是一張全家福。也許是掛在牆壁上的時間很久沒有人收擦侍弄的緣故,紫檀木相框的一角積滿了灰塵,還有一張小小的蜘蛛網。
照片上,一個神色祥和,和藹的老人膝前,一個圓頭滑腦,機靈古怪的小毛頭做著一個鬼臉嘟嘟,自由自在的樣子。他就是蘇函。老人是他的祖母,一位知海外聞名的大學求家。不論在外國還是本國,都有很高名望和地位。百萬年來的女作家中僅次於古人冰心,張愛玲登文學大家。
在他祖母的後麵,一個英俊朗逸的中年人和一個風華絕代的女子並排而立,各用一隻手放在他祖母的肩頭,笑容滿麵,親近溫馨。可是好景不長,就在四五年前,他們全都離奇消失了。從人間蒸發了。
蘇函十七歲就成了孤兒,靠買報,跑腿,做推銷員,……在大學當清潔工,一點一滴的積累,省吃儉用,才念完了四年的大學。那段日子,是他這輩子都無法忘記的,給予最深刻的不是甜蜜,而是痛苦,然而造就你的,是痛苦而不是甜蜜。這是他畢業以後成功做了一個企業家的結論。
溫暖和煦的陽光照射進來,在寬闊明亮的房間裏落下了一道別致的風景——樹影婆娑,幻顯幻滅,若即若離,真實中有虛無,虛無中有飄渺,飄渺中有孤單。
若是平時沒事的話,他是很少來這個地方的。一是因為他有了自己的事業,而是他不願意再觸景生情,沉淪下去。
說真的,父母離去的那一段日子,蘇函一蹶不振,整天都呆在離學校幾百米遠的酒吧裏,倚酒麻醉自己,逃避現實,不肯接受這個事實。每天都喝的酩酊大醉,晚上也不回去,白天也不回去。就這樣一個人,消沉下去。
煙花最易冷,歲月不饒人,桌上杯中的咖啡味道漸濃,飄逸而出,撲鼻而來,馨香中雜帶著一絲絲苦味。
放在寫字台上,聯想文鬥100089的電腦前,一個蘋果9958S發出了悅耳動聽的鈴音。打破了這沉靜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