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歸來(2 / 2)

“是的,地址寫在小本上。”

“我現在看看,行嗎?”

“別看了,抓緊時間,你不想早點看到你媽媽嗎?”

“當然想!”

想到能馬上回去見到媽媽,木裏笑了,嘴角微微笑向翹起,樣子調皮而幸福。

黑匣子打開了,桑吟將木裏的手引向黑匣子,木裏抓住了一個半尺長的東西。

頃刻之間,木裏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被一股看不見的力量抽成了一根細條條,拚命鑽過一條陝窄的管道。管道裏有巨大的力壓向他的身體,他仿佛就要被碾成粉末了。

木裏再也沒有了知覺和意識。

白堊紀的最後一天。

到處是一片汪洋。偶然能見到綠色的樹梢在汪洋之中搖動。

水異常清澈。這是人類從未見過的幹淨、透明的水。森林沉浸在水下,一棵棵紅杉鮮豔奪目。

天空映在水中,是一片火紅。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白堊紀的最後一天,在天幕因過度的燃燒而即將崩塌之前,蹣跚地走過一座吊橋,走入了巨大花崗岩壁上的一個洞穴。

老人的手中捏著一個手電筒。電筒是綠色的,繪有活潑的卡通圖案。那些圖案中的小主人公,此刻正在1999年的中國電視屏幕上,打打鬧鬧。

孩子們坐在電視機前,開懷大笑。

在那些大笑的孩子中,老人認得一個,他的眼睛不大,卻特別有神,他笑起來,嘴角微微向上翹起,模樣調皮、自信而又幸福。

老人站立在洞口,最後看了一眼山崖下的世界。世界淹沒在洪水中,籠罩著不祥的紅色光影,但依然美麗非凡。

老人深深吸了一口氣,走入了山洞。沉重的石門隨即落下。

山洞裏漆黑一片,老人擰亮了手電筒。在明亮的光柱中,他看到了一塊紅色墓碑。老人說:

“老朋友,我來了。”

老人從容不迫地關上了第二重鐵門。

老人又從容不迫地關上的第三重木門。

老人坐墓碑旁,慢慢地絮叨:

“老朋友,你做夢也想不到吧,一個孩子闖入了我們的城堡,那真是一個好孩子,笑起來好看極了......”

一重又一重門擋住了老人的聲音。老人的聲音就那樣嗡嗡著,一直傳入地下。

一張紙從老人的手中飄落。

電筒滾落在地,光柱照在那張紙上:

桑吟,我早已將我們回去的時間之箭鑄好,我知道你會比我活得長,所以,我要在我死後才將它給你。我隻鑄造了一支箭,並不是因為我想死在白堊紀,而是因為我的心髒不好,無法承受再一次時間旅行。祝你一路順風。

1999年8月26日,雲南石林。

石林有一處勝景,叫“仙人鑄劍”,那是一個石洞,石洞中有石床和石榻,還有洗劍池。傳說,天上的神仙就住在這兒,潛心鑄造寶劍。

一群遊客在撒尼族導遊的帶領下,走進石洞。

他們發現一個孩子正在石床上睡覺。孩子穿著棉T恤,牛仔褲,手中握著一截黑乎乎的鐵棍,背上背著一個雙肩背包。

“嗨,你們看,這兒有一個流浪的孩子!”

孩子醒了。他揉揉眼睛,馬上糾正別人:

“我不是流浪兒。我家在星沙城,我媽媽在家等著我。這兒是哪呀?”

“這是雲南,相距你說的那個星沙城可遠了。”一個遊客說。

“再遠我也得回去,請問哪兒有電話?”孩子一邊說,一邊朝山洞外走。

木裏終於回家了。回家的第二天,正好是8月30日,學校開學的日子,木裏一早就到學校報名,領取了課本。

他很少跟媽媽談起失蹤的事情。

他的日記本被鎖進了抽屜。

在夜深人靜時,他會把日記本拿出來,輕輕翻開。

扉頁上,有桑吟寫的一行字:

“木裏,你要用生命保護這個小本子。在人類還沒有學會和世界上的一切人,一切動物,一切植物和諧共處之前,你要特別謹慎對待這個本子裏提供的一切情況。”

在最後一頁上,桑吟寫道:

“木裏,你不要找我,我存在於過去,也存在於未來。我存在於你的想象裏。”

桑吟送的小禮物是一枚灰白色的恐龍蛋,放在一個小鐵盒裏,鐵盒裏有一張紙條,寫著:

“在這裏麵,有一條可愛的小邁亞恐龍。”

初稿於1999年

2007年12月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