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
擔任鄉黨委書記後,鄭為濤一直在考慮精神文明建設如何抓的問題。礦山秩序好了,但如果群眾的思想品德跟不上,那建設“文明之鄉”、“文明礦山”就隻能是一句空話,一句流於形式的口號。
睿智者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機遇。
劉林帶著一位五十來歲的婦女找到了鄭為濤。婦女哭哭啼啼,像是受了不少的委屈。
鄭為濤見狀,頗為不悅地對劉林說:“小事不出村。怎麼,你這個村委會主任帶群眾到我這裏來上訪嗎?”
“鄭書記,這事是小,但我還真沒辦法,迫不得已才來找您。”劉林說,“人家做了好事,還攤上麻煩了。”
“什麼事?你慢慢說,我來判一判。”鄭為濤安慰婦女道。
原來,兩個星期前,這位叫胡玉的婦女看到了一位迷路老婦人,便把她領回家照顧,同時,四下打聽她的家人,但一時未果。殊不料,老人在院內不慎把腳崴了。恰在這時,老人的家人找來了,竟要胡玉家給予幾千元賠償。
“這是訛人,太不像話了。”鄭為濤怒道,“我不相信,難道真是世風日下嗎?”
“做好事還找個麻煩,難怪她憋得慌。”劉林說。
“我們政府要為做好事的人撐腰,要弘揚社會正氣。”鄭為濤說。
“是呀,要不誰還做好事?”劉林說。
“那老人怎麼不出來說話做證明?”鄭為濤問。
“問題是老人神智不怎麼清醒。”劉林無奈道。
“我丈夫剛開始沒反對我,老人的家裏來一鬧,我們夫妻還吵了一架。”胡玉說。
“你丈夫不是反對你做好事,他也是覺得委屈,你也不能怨他。”鄭為濤說。
“她丈夫也很善良。”劉林插話道。
“那老人家是哪裏的人?她現在住在哪兒?”鄭為濤問。
“附近新湖鎮人。”胡玉說,“我們不給錢,現在老人還住在我家,她的子女不肯接她回家,說要我賠錢,他們拿錢後再走人。”
“如果像他們那樣,誰還做好事呀。”鄭為濤想了想說,“這樣吧,我給新湖鎮的書記打個電話,讓他安排人來解決。”
鄭為濤撥通了手機,說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我跟新湖鎮的書記講了,他很快會派人來處理這件事。你放心,做了好事必須要有好報。”掛斷手機,鄭為濤對胡玉說。
“我也不圖什麼,隻是憑自己的良心做些事。”胡玉說。
“我們農民樸實無華,你是其中的代表。”鄭為濤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