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
劉大明聽說拆遷的困難後,想到了朱瑞凱。何不找他說服他嶽父帶頭呢。
劉大明把這想法告訴了歐才林。
歐才林繼續以山南鄉黨委副書記的身份工作。柯國勝把李丹明書記的意思告訴他之後,他決定還是在鄉鎮工作兩年後,看情況再確定是否辭職去楊老板那兒。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楊老板,楊老板最終表示理解,並說“隨時歡迎你來”。
歐才林一拍腦門:“我怎麼沒想到呢。大明,你幫我找找朱瑞凱。”
當劉大明和歐才林找到朱瑞凱說明來意後,朱瑞凱顯得很為難,他說:“我嶽父對我說過,現在他們誰都不敢帶頭簽字,大家的意思是一起拗著,要抬高賠償價格和還建麵積,如果條件沒有達到,帶頭在協議上簽字的要遭人罵呀。”
“工作是很難,但要做,要選準突破口。就這些農戶看,在你嶽父這裏想辦法最好。”歐才林說。
“這個賠償價格和還建麵積是低了。”朱瑞凱說,“我嶽父的房子是我所建,根據鄉政府的賠償標準算,確實虧。破舊的房子還差不多,建議鄉裏把賠償額度提高一點。”
“這樣,我回去向鄭書記彙報一下,看能否提高。”歐才林說。
鄉黨委、政府班子會上,大家就拆遷賠償問題再次進行了討論。
在聽取了幾位班子成員的意見後,鄭為濤說:“還建麵積按一比一來,一個平方米還建一個平方米,賠償價格根據房屋結構按全框架、磚混、磚木分三個檔次,那裏沒有土木的房子。對房屋裝修,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抬高百分之三十的賠償價格。要附加獎勵政策,對在規定時間內與政府簽訂拆遷協議的農戶,根據先後一次性給予不等的資金獎勵。要把獎勵政策迅速進行宣傳,讓群眾知道好處,爭取早日實現突破。”
“這個政策好。第一個簽訂協議的還應該獎勵多一點。”陳義強說。
“行,第一個簽訂協議的獎兩萬。”
“重獎之下必有降將。”有人說。
“拆遷的還建點初步打算在大南高速附近,我們正在請省設計院做規劃,要把礦區移民安置一並考慮。那裏的配套設施,如衛生室、幼兒園、超市等都要建設到位,這方麵也要對群眾進行宣傳。”柯國勝說。
第二天,新的政策宣傳進入了每家每戶。
“現在我們劃算了。”
“還有上萬的獎勵呢,真好。”
農戶們心有所動了,但大家還沒吭聲。俗話說‘槍打出頭鳥”,他們擔心帶頭被責罵。
朱瑞凱陪同歐才林、劉大明再次來到了嶽父家。
“現在大家都想簽字,但沒有一個人敢帶頭,怕被人罵呀。”朱瑞凱的嶽父說。
“那麼辦呢?”歐才林說。
“我聽說有的地方實行強拆呀。”劉大明忽然說。
“別瞎說,怎麼能強拆,那樣做會出事。”歐才林說。
“你們誰敢強拆?我們百姓好欺負嗎?”朱瑞凱的嶽父生氣了。
劉大明把歐才林拉到一旁竊竊私語了一番。歐才林不由“補哧”笑出聲來,用手指點點劉大明,卻不言語。
歐才林喊來朱瑞凱說:“剛才大明出個點子,我覺得還行。你告訴你嶽父,我們把他的房子先拆了,他呢,對外表示反對,我們裝作強拆,最高的獎勵給他,這樣的話,其他農戶就不會責怪他了,怎麼樣?”
朱瑞凱說:“我看這辦法可行。”
於是,他把嶽父喊到房裏耳語一陣。
“如果別人知道了這事咋辦?”老人家心有顧慮,“我這一輩子可不想讓誰戳我的脊梁骨。”
“嶽父大人,您這不是獅事,有誰能戳您的脊梁骨?這是鄉麵領導的主意,我們大家都會保密,不會讓外人知道,您老就盡管放寬心。”朱瑞凱說。
老人猶豫一陣,說:“也是,我不是做什麼虧心事。”
“您是支持政府,為大家做好事。現在鄉親們沒想通,以後嚐到甜頭就知道了。”
“瑞凱呀,你是我女婿,俗話說‘女婿半邊子’,我這房子也是你幫忙蓋的,我還得聽你的話。”
歐才林走過來說:“謝謝您,老人家。”
“政府的事我支持,就這麼定了。”老人爽快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