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賓(1 / 3)

羅賓

葛爾丨羅賓((!)力).當代美國作家、曆史學家、教育家,女同性戀虐戀組織的創始人。她的著述集中在性別與性的領域。她的論文《婦女交易〉是性別研究領域的經典作品。《關於性的思考》也是性研究領域中的經典之作。

性的思想

[美]羅賓

【編者按:本篇探討了人類性愛中各種正確和錯誤的思想,批判了將性愛的不同形式分為高尚與低下的等級的做法,提出了在性愛領域多元平等的新理念,對西方性愛觀念的改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費利普突然說:“你看,蒂姆,你的觀點不夠通情達理。假定我同意你的第一個論點,即同性戀傾向在某些情況下和某種限製之內是有正當理由的,結果就會陷入這樣一個圈套:它的合理性到哪裏結束?它的變態從哪裏開始?社會將不得不去保護它。隻要我們給即使是一位很智慧的同性戀者一個受尊重的位置,第一道障礙就會垮掉。他們就會得寸進尺,接踵而至,直到性虐待狂,性鞭笞者,瘋狂的罪犯,都要來爭一席之地,社會將不複存在。所以我要再問一遍:界線究竟應當畫在哪裏?在這樣的事情上,變態如果不是從個人自由的起點開始的,又是從哪裏開始的?”〈引自1950年出版的一部小說中兩位男同性戀者關於他們能否相愛的討論。)

一個關於性的激進理論必須識別、描述、解釋和揭露性的不公正和性的壓迫。這一理論應當提煉出概念的工具,它能夠把握這個題目,能夠觀察這個題目。它必須建構關於性的豐富的描述,就像性在社會和曆史中的存在狀態那樣豐富多彩。它要求一種具有說服力的批判語言,能夠表達出性迫害的殘暴性。

幾種長期存在的關於性的思想正在阻礙著正義理論的發展。這些思想滲透在西方文化中,很少受到質疑。正因為如此,它們總是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反複出現,它們的修辭表達方式不斷翻新,但是基本理論是不斷重複的。

這種理論之一就是性的本質主義 種關於性是自然的力量、先

於社會生活而存在並造就製度的思想。性本質主義植根於西方社會的民間智慧之中,它認為性是永恒不變的,非社會的和超曆史的。一個多世紀以來,在以醫學、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為主的研究中,對性的學術研究反複地製造著這種本質主義。這些研究領域把性劃歸為某種個人的屬性,認為它可能存在於人們的荷爾蒙或靈魂之中。它是由生理或心理建構起來的。然而,在這種人種學的分類中,性是既無曆史又無重大社會決定因素的。

在過去五年中,一種複雜的曆史理論學說,向性的本質主義提出了或明或暗的挑戰。通過將我們所了解的同性戀現象描述為一種相對比較現代的製度綜合體,同性戀史,尤其是傑弗瑞~威克斯(知&I枕的著述,領導著這場攻堅戰。許多曆史學家進一步將當代的異性戀製度形式視為一種更晚近的發展。這種新學說的一位重要人物是朱狄斯|沃克維茲。她的研究表述了賣淫在本世紀初年發生變化的程度。她詳盡地描述了各種社會力量,如意識形態、恐懼感、政治論爭、立法改革和醫學實踐的相互作用,是如何改變了性行為的結構,又是如何改變了它的後果。

米歇爾福柯的《性史》是關於性的新學說的最具影響力和最具象征性的文本。福柯批判了傳統尚性觀念,這種性觀念把性理解為一種渴望從社會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的自然衝動。他指出,欲望並不是一種先驗存在的生理實體,而是在特殊的社會實踐過程中被曆史地建構起來的。他指出,新的性形式在不斷地被製造出來,並通過這一事實,強調性的社會組織建構因素,而不是其控製鎮壓因素。他揭示了存在於以親屬為基礎的性製度與其現代形式之間的重大斷裂性。

關於性行為的新學說,為性賦予了一個曆史,創造了一種不同於性本質主義的建構主義的選擇。在這一學說的背後是這樣一種假設:性是由社會和曆史建構的,而不是由生理決定的。這並不是說,生理能力不是人類性行為的先決條件。它的意思是說,人類的性不能僅僅從生理學意義來理解。包括人類大腦在內的人類生物有機體對於人類文化是必須的,但是對於身體及其器官的考察,不能解釋人類社會製度的性質和多樣性。腹部的饑渴感覺,並不能夠為解釋尋找性伴侶行為的複雜性提供線索。身體、大腦、生殖器和語言能力,對於人類的性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它們不能決定性的內容、性的經曆或性的製度形式。此外,我們絕對不能在接觸人的身體時脫離開它的文化意義。按照列維-施特勞斯的說法,我在生理與性的關係上的立場,是一種“沒有先驗衝動的康德主義”。

如果僅僅從生理實體上而不是社會結構上思考種族或性別的政治學問題,就不可能對這些問題有清楚的看法。同樣,如果把性僅僅看作是生理現象或個人心理學的一部分,就不可能對它進行政治分析。性作為人類製造物的程度,就像飲食、運輸方法、禮儀製度、勞動方式、娛樂類型、生產過程和壓迫模式一樣。隻有用社會分析和曆史解釋來理解性的問題,才有可能形成一種更加現實主義的性政治。因此,人們將從以下角度和現象來思考性政治問題,例如人口、鄰裏、殖民模式、移民、都市衝突流行病和警察技術。這是一種比傳統的思維更加豐富的思維類型,傳統的思維類型關注的是罪惡、疾病、精神病、病理學、頹廢、汙穢或最高權力的衰落。

通過仔細觀察那些被醜化的性群體與規範他們的社會力量之間的關係,愛倫貝魯貝(如“、傑弗瑞‘威克斯、朱狄斯‘沃克維茲等人在他們的著述中提出了政治分析與批判的確切類型。然而,建構主義的觀點也暴露出一些政治上的弱點。在這一點上,最明顯的是對福柯立場的誤解。

由於福柯過於強調性的發生方式’他否定或者縮小了政治意義上的性壓迫的現實。他在對這種現實的解釋方麵顯得脆弱。福柯極為清楚地表達過這樣的意思,即他並不否認性壓迫的存在,但是必須把這種壓迫放在一個宏大的曆史或精神動力機製中來加以理解。在西方社會中,性一直被建構在一種極具懲罰性的社會框架之中,一直受到極為現實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控製。我們必須承認壓抑現象的存在,而不是將它訴諸欲望話語的本質主義的假設。以壓抑的性實踐為關注重點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必須把它放在不同的總體和更加精煉的術語之中。

絕大多數關於性解放的思想都來自本能及其抑製模式。性壓抑的概念一直局限在對性的生理學理解之上。同在建構主義的框架中重建性的非正義概念相比,回到自然衝動受到了違反人道的壓迫的概念上麵去,要容易得多。但是我們必須這樣做。我們需要一種對性秩序的激進的批判,這種批判具有福柯所擁有的精致的概念和瑞奇所特有的澎湃的熱情。

這種性的新學說帶來了一種被人們廣泛接受的觀念,即性的術語受到它們相應的曆史和社會背景的限製,新學說還帶來了一種對於過度概括的謹慎的懷疑態度。然而,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夠在性話語中表達性行為和一般趨勢的分類。除了性的本質主義之外,至少還有五種其他的意識形態體係,它們對於性的思考極為重要,以致如果不去討論這些觀點,就會為它們所困。這五種關於性的理論體係是:對性的否定態度;對性的錯誤度量;對性活動價值的等級劃分;性危險的多米諾理論;以及良性性差異概念的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