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寫展鋒和喬小橋的故事那會兒,恰好是我的生活發生巨大變動的一段時光。那時我開始嚐試去學校以外的地方工作,不想繼續住在家裏,就在東三環租了一間小小的屋子。那間屋子的臥室朝南,又是頂樓,每天都有很好的陽光。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正值隆冬,房間裏總燒得暖烘烘的,可那時每天心情都糟糕得要命。每晚回到家,對著空空的灶台,連個西紅柿炒雞蛋都做不來,經常隻是沏一杯熱茶,對著word文檔一坐就是一整晚。

記憶裏最糾結的一次,是有天晚上回到家,發現斷電又斷網,可當時又惦記著更新,隻能跑到最近的一家網吧,花十塊錢在那兒把當天的稿子寫完。直到今天,我依舊清楚地記得,那間網吧裏充斥的煙味、酒味,還有年輕小女孩尖叫吵鬧的聲音。而那一天我寫到的章節,剛好是小橋在酒宴上巧遇安世臣,而後心情不佳地匆匆離開,尋到一家川菜館子大快朵頤的橋段。

大約一個月後,這篇故事匆匆結尾,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再未動筆寫下一個字。

同年八月份,我出版了在大陸的第一本書《假如你不夠愛我》,隨後幾本出版書接踵而至《你一念之間,我情深一場》,《許你諾言,贈我歡顏》,《最深的愛,最好的你》。而直到這一次展鋒和小橋的故事得以問世,我才有機會寫下這篇後記,數一數自己在寫書道路上走過的曾經,同時看一看自己未來還能走到哪裏。

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不敢正視自己寫下的這篇故事,在我心裏,《假如…》青澀涼薄,卻是我自認為的一個嶄新開始;《情深……》濃墨重彩,無論愛還是恨都到了極致;《許你贈我…》是我迄今為止寫過最甜的一篇;《最深最好…》完成了我一直想寫兄妹戀的願望,但在寫作過程中卻一直5蓋5蓋碰碰,有很多不順暢的地方。而現在這本《幸好我們曾遇見》,卻是我長久以來自認為虧欠最多的一個故事。動筆之初,我有過很多這樣那樣的暢想,但最終卻因為我自己的原因,隻得將這個故事匆匆完結。我不敢去回想書中那些原本鮮活的角色,甚至連帶不敢去多想與之相關的人物。寫《最深最好…》的故事,展鋒再一次以展家老大的身份登場,那時我隻覺得他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也曾日日夜夜仔細描繪這個人的形象,陌生的是我當初那樣無情地中途放棄了他的故事。所以在展皓和陸璃的故事中,他以那樣冷酷不近人情的形象出現,或許不僅僅出於劇情需要,更因為他在我心裏留下的就是那樣一個漠然轉身的背影。

直到這次有機會出版這本書。這就不得不感激兩個人:何亞娟在不久前主動提議,讓我有機會重新審視這個被我擱置已久的故事,她的耐心和體貼,多次讓我在無助彷徨時,重新回歸到寫作的軌道上來;沈南喬,同時也是這一次我的責編,她總能理解我的所思所想,我倆經常就一個問題得出驚人相似的結論,隨即便侃侃而談半天時間,而這一點也讓我這一次的修改和寫作過程中受益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