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女主相思唐禦弟 王妹求尋偽三藏(1 / 3)

話說大唐聖僧三藏法師西遊釋厄,行逢西梁女國。這西梁國:紅妝盈滿京戶,粉黛充斥所落;陰主執掌政綱,秀媛處在朝堂。而江湖之遠,亦止見裙釵經營百業,胭脂勞耕織作。雖國中無一須眉,但也相當繁昌興旺,不亞於中華之盛。三藏至此,惹得女王愛慕傾情,癡心要求配夫妻,陪嫁一國之富。無奈何,法師一心向西宇,靈山拜佛求取真經。有齊天大聖孫行者、豬八戒、沙悟淨定計,護師脫煙花帶,繼續西行,隻把那怨恨、遺憾與相思苦留給了多情的女王。這全不怪流水無情,隻怨那月老不肯牽線係紅繩,綠葉更隨落花去。可憐女王隻落個一場空歡喜,日夜夜鬱悶無精采,忿恨恨宮深殿幽,春色不遇。鴛鴦繡枕,慶花錦衾,誰來交心悄語撫佳人;獨對紅燭,孤守長夜,掛香腮是漣漣相思淚。全因這愛欲不意傷斷腸,哪個痛憐分嚐苦滋味。

女王心戀唐禦弟,茶飯不思,夜臥難眠,不覺落疾,困倒病床。不知用過多少藥,也無見好轉。朝中之事暫由三禦妹代理。這三禦妹名叫星妹,不僅貌若天仙,而且才思敏捷,國中無有可比,倒能理得國政支撐大任。隻是為女王之病擔心,與眾臣商議。宰相出班道:“陛下之疾名為相思,恐非藥力可愈。其源蓋是陛下思唐禦弟三藏法師用心太重,積鬱日久。若得醫好,依微臣看來,隻能想辦法將三藏法師尋找回來,使之轉意回心而與陛下成就夫妻。”星妹道:“可現在唐禦弟早就西去,不知今至何地,又往哪裏去尋?再說,找著又能怎麼樣?這裏都留他不住,別說再讓他回來了。”國師主意較多,獻策道:“臣倒有個主意,隻不知能否可行。”星妹問:“國師,是何良方?快快講來。”國師道:“唯今之計,隻有用偷梁換柱、張冠李戴之法子不可。除此,別無他策。”星妹一聽,明白了,問道:“國師,你的意思可是想找到一個相貌酷似唐禦弟之人,來代替我王夢裏情君?”國師道:“千歲聰慧,臣正是此意。”星妹一想,隻能如此了,立即遣下密使數撥,帶著重金到鄰邦行走,尋訪貌似三藏法師的壯年男子。

單說有一名喚作金花的女使,帶著四名通拳械的壯年婦人做護衛,向東而行。那一麵有一小國,名曰“效唐國”。它以前並不叫這個名字,並且國貧民困。國人才疏學淺,智短愚鈍。又多生不良之徒,風氣不正。它還常常遭受到外來侵淩欺侮。多少年前,基國一位太子名叫金戈,為了改變本朝情狀,從而東赴神州聖土。居十載,求得滿腹才學。回歸故裏,繼承王位,傳教仁德文治武安學說,易俗移風,行講禮儀並廣招賢良,接納八方,播起三百六十行當,由是地方大興。因為獲益巨大,基國遂於此後多多征召、派遣有誌者奔赴東土,“取經”求學,增長才智,回頭造福本朝。更在前人基礎上,逐步強富邦國。幾年前定名“效唐”,即效仿今昔之大唐盛朝,不論國政,還有其他種種,包括日常行為。建都城,劃疆界,發展壯大。雖現在方圓不過百裏,卻是文勝武強,人才輩出,百姓安居樂業,域土繁榮昌盛。若想得似三藏法師之人,就近最好向此求尋所要,舉止言談必能差無許多。倘見女王,難出破綻。

這日正行,遇有一架山梁橫前絕路,不敢說摩雲接天,氣勢雄偉,但也算得上是險峻異常,藏虎隱獍之所。無奈何沿山麓走向而行,好歹找到了一條可東通之路。尋見一方石碑,上書三個大字——“斷龍嶺”。所謂斷龍嶺,隻因為此嶺連綿起伏,縱貫南北,長約二百裏,宛若一條巨龍。隻是首南、軀北,相互斷開,其處間隔不足半裏,遍生紅色蒿草。相傳,遠古之時,九霄空有一條孽龍和一隻惡虎作亂,而終為天神所誅絕。龍、虎之屍墜於此間,遂化為山。龍頸兩開,故是“斷”。草為龍血所染,久之成紅草一種。虎屍於“龍首”直南幾十裏處,卻止餘身子,頭顱不知落何方去了,想是掉到哪一條大河之中沒了。故而惡虎身軀所化之山隻能稱作“虎軀山”了,而不可取“惡虎山”。

斷龍嶺“頸”斷之處的草地有行人日久來往,從而踏出了一條三五步寬的道路來。金花女一行人正行於此徑,突然間一聲呼哨響起,接著由兩邊草叢之中、亂石後頭躥將出來二三十名強賊,剪斷前途。看他們一個個麵目猙獰,袒胸裸背,凶神惡煞一般,在手上各執明晃晃的鋼刀、利斧、鐵棒、花槍之類凶械。聲聲喝吼如悶雷之響,“休要再走,此路不通。快快拿出錢財來,可放爾逃生。”唬得金花女一聲驚叫,差點魂魄不在。她乃是個才秀,久處溫善之中,哪裏曾見過這等陣勢,趕忙將所乘馬車的車廂門簾撂下,不敢觀視。倒是那四名護衛見狀不慌,趕緊收車、拉馬,其中有兩名亮出身藏的雙股短劍跳下車來,迎擋於前麵。之中一個喝道:“好大膽子的蟊賊草寇,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居然敢攔路打劫。姑奶奶有事,無暇與你等計較,速速滾開,讓出道路,任由我們去。如若不然,便打發你們上西天。”眾賊聞言,俱皆惱怒,心道:“如此婦人,也敢來充強梁橫於俺們眼前,真不知死活。”喝:“好凶的婆娘,卻敢在這裏耍威,大概是未曾嚐皮肉苦禁啥滋味,今就打你的。”一擁往上,來擒婦人。兩悍婦雖以寡對眾,但麵上卻無半點懼色。各擺雙鋒與群賊打在一處。不含糊,似夜叉探海、大蟲下岡,連傷數個小賊。其餘諸凶軟的欺,硬的怕,都頗懼死,見勢頭不妙,兩聲呼哨,跑個精光,真比兔子腿還快。

打跑一班劫賊,一婦道:“此乃是非之地,不可多呆,當趕緊速行奔前,以免再生大股賊兒們來。不然可要大麻煩了。”眾人皆點頭,疾速過山。果真不出所料,跑出未足裏數,聞後頭一片嘈雜並有人高叫:“那幾個蠻婆娘,不要走了,快給我們站住。”眾婦回頭一看,“呀,不好。”身背後追趕而來一大幫子賊漢,足足有上百號。為首一家山王,體壯如黑熊,五大三粗。寬沿帽插飾雞翎,皂羅袍加佩紫螣,胯下騎的是一匹高頭馬,手中拎著兩根熟銅大棒子。飛也似地卷風而至,躥前邊,轉馬首,攔住眾婦去路。一夥小賊亦闖將上來,將五婦連帶車子圍困在當央。聽那山王叫道:“大膽潑婦悍婆,竟然敢是方撒野,施惡手傷了我的兒郎,豈讓你們便宜。還想走脫,門也沒有。今日要將你們拿上山崗,快活林自在洞內痛痛快快樂歡一回。”又喚聲:“兒郎們,將這幾個娘們拿下。”一班嘍囉聞令,齊往上闖,來擒五婦人。可惜他們空有一副壯身板,卻隻是種莊稼貨色,不通拳械之理,隻會胡亂劈打一氣,哪比女護衛厲害。沒片刻工夫,滾爬張仆二三十,還有四五個已然斷了氣。那山王衝衝大怒,揮舞大棒進得戰群。這家夥不僅有把子力氣,也更會些招式。瞬息間,便打倒了兩名女護衛,剩下金花女與另倆婦人也被小賊生擒活拿,都給上了綁。

眾強賊押著五名女子,趕著她們的車馬,行過草叢,穿過一片小樹林,來在山的“龍頭”。原來“龍腔子”即是他們的巢穴,名喚自在洞。洞是隧道,可以由那一麵“龍口”通出。洞前之林便名“快活林”。剛來在洞前,由打裏麵迎出一條彪形大漢,看他:赤發紅須,橫肉堆臉。敞著懷,露出護心胸毛,很是凶惡。這大漢衝那個山王問道:“老三,那幾個婆娘可否拿了來?”被呼作“老三”的山王回道:“二哥,她們盡被我拿獲,現在後頭呢。”原來他隻是一夥賊人的三頭領,而方才出洞來的這條大漢便排第二。此處要做番交代,這斷龍嶺“龍首”山有三家山王洞主。大當家名叫白海蛟,二王名叫鐵浮鼉,老三叫黑水黿。實際上,論歲數應當屬鐵浮鼉為最長,而這白海蛟呢,相反該排第三。可怎麼卻都顛倒了?原來,此方原本是鐵浮鼉與黑水黿兩個聚眾在這占著為王。那白海蛟本是效唐國中人,可這小子品行不端,喜好沾花惹草,夜做不軌勾當。正德之士豈容這種惡輩非行,因此而被國人痛恨,指為蠹蟲,群起而喝之,官府也緝拿嚴捕。白海蛟在效唐國呆不下去了,才逃亡西邊。行走路過斷龍嶺,遭受鐵、黑二山王的截攔,話不投機,當場用武。白海蛟別瞧隻有二十幾歲,那身相也看不出結實來,然而本領高強,真把式,將鐵、黑兩個山王打服貼了。鐵、黑二人便將白海蛟邀請入自在洞,坐上了頭把交椅,尊之為大哥。而鐵浮鼉屈居老二,黑水黿自然變成了老疙瘩。事情才過去三個月。

說小嘍囉將五個女人推搡至前,鐵浮鼉挨個兒瞅了瞅。四名衛婦沒甚出息,但那金花女卻出落得標致,又直青春妙齡,令人垂涎。鐵浮鼉端詳了半天,道:“這個倒是俏麗,好鮮的一朵花兒,真讓爺爺眼饞。”上前猥褻一番。慌得金花女哆嗦嗦,掩掩閃閃,麵赤淚垂。鐵浮鼉道:“隻是俺不敢貪用之,銷魂享受,還是孝敬給大哥吧。”眾人入洞,深入裏麵。那有一間極其闊綽的洞室,頂上掛著一顆夜明珠,照得洞中通亮。這還是打劫過一位富商而得來的呢。當家主白海蛟正在看兩個小賊對刀取樂。鐵浮鼉、黑水黿進來。黑水黿道:“大哥,看,小弟拿來了五名婦人,另外還有一輛車子兩匹馬,帶幾個包兒。”另小賊將五個女人押將上來,並道:“大哥,這有個嬌娃兒,看怎樣。要稱心,算小弟孝敬於您。”把金花女拽到了前麵。白海蛟將金花女上上下下作了好一番打量。將金花女:麵如三月粉桃花,目積汪汪兩灣水;楊柳細腰風擺裙,嫉殺閨中九豔嬌。白海蛟眼神不錯緊來盯,癡癡間早已起身離了虎皮椅,尚不自覺。片刻醒悟,自覺大眾睽睽有點失態,複沾座位,道:“有勞三弟了,更謝美意。可命兒郎們收拾春室,今夜良宵,哥我便與此嬌娃握雨攜雲,成就美事。”令先將五個女子押將下去,囚於別室監管。又查點包裹中之物,瞧到了好多錢財,自然歡喜。忽然又見畫軸一卷,展開一看,不由得勃然大怒。白海蛟罵道:“這是哪個混賬東西,居然膽敢把魔家畫成了這副模樣,以此像而行羞辱,情殊可恨。”將畫像甩在一邊。黑水黿不知怎一檔事,大哥好好的發啥脾氣,將畫卷撿起一看,卻原來如此。原這幅畫上畫得正是那東土大唐赴西天求取真經的聖僧禦弟玄奘,而白海蛟生得卻恰恰酷似這三藏法師,難得分辨。白海蛟認為所畫的是自己。戴僧帽,著袈裟,不存喜怒哀樂之表情,怎能令他不害氣,難怪要惱的。黑水黿也大為不悅,令小賊:“將那五個婆娘各打一百皮鞭,為大大王出氣。”白海蛟道:“那個美人兒可別打,打壞了教我怎麼享用?且將其帶來,我有話要問。”有兩個小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