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倉山以北的大陸板塊呈現一片微微上升之勢,這上升之勢一直延綿一千三百餘裏後才趨於平整,就在這地勢交接之處有一條山脈,此山西起陽泉鎮,東臨昊清湖,橫亙一百八十餘裏,巍峨高峻,氣勢磅礴雄偉,名叫“蒼吾山”。除了蒼吾山上修行的道士之外,幾乎再沒有人能知道這座山的山名的由來了,就像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高一樣。
因為,即便是在十分晴朗的日子裏,此山的山腰處也常年雲霧繚繞,所以,山下的人們對於它的認識也僅停留在“雲根門”這三個字上。
“雲根門”其實是一道石門,此門由上等的白玉砌成,潔白無瑕。“雲根門”這三個由朱漆鐫刻成的大字就顯示在高高的門匾之上。門柱上刻著奇怪的文字和圖騰,人們不知道這些文字的意義和圖騰的象征,能知道的隻是此門雖可遠觀卻不可靠近,因為一旦靠近,那門柱上的文字和圖騰就會立即發出淡淡的白光,接著一股強大的排斥之力就會遠遠地阻擋住一切物體的靠近。
門柱的旁邊還有一個石碑,石碑上豎排刻著這樣兩行字:
“禦風萬裏誌淩雲,天下浮萍豈無根”
傳言說,蒼吾山山腰間終年不散的白雲就是從這個門附近生長出來的。由此可見其地理位置之高。然而即便如此,每年仍有不少攀登者試圖憑借自己的勇氣和力量爬到雲根門前參禪打坐,因為,不知從何時起,方圓五百裏的十幾個城鎮裏竟起了幾個傳言:一是蒼吾山上住著神仙。二是,雲根門乃是修仙之路的試煉之門,凡是能成功穿過雲根門的人,就有機會登上蒼吾山頂成為神仙。三是,即使無法通過雲根門,隻要心誠,在雲根門前坐上幾日,也會對自身非常有好處,這好處就是,輕則可以輕身健體、醫治百病,重則可以淨化心靈,啟迪仙根。
其實,關於是否能夠淨化心靈啟迪仙根這一點從來沒有任何人驗證過。但輕身健體、醫治百病這一點卻有跡可循。因為每年都有很多體弱多病的人自稱自己通過在雲根門前打坐而戰勝了疾病,從此腰不酸了,背不痛了,腿也不抽筋了。但是仔細想想,這也很正常,因為從山腳下到雲根門這一段路程的石階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級,任誰這樣整日爬上爬下,不出半年,身體不好不輕才怪!
那些普通百姓們所不知道的是,那些平日裏自稱在雲根門前看到過神仙的人,他們所看到的不明飛行物其實並不是什麼真正的神仙,而是往來於山上的修道之人罷了。而且,這種“神仙”被看到的幾率非常之低,所以,傳言才成了傳言。因為,那些住在山頂的修道之派有一條比較嚴格門規:所有有禦物飛行能力的弟子,在飛行時必須使用“隱身粉”遁匿身形,切不可招搖過市。
之所以說這條門規“比較”嚴格而不是“非常”嚴格,原因就是,這種珍貴的隱身粉也有用光的時候。
比如,此時正在往山頂飛的這位,他的隱身粉就用光了。
“快看!神仙顯靈了!”雲根門前打坐的那群人中有個中年壯漢第一時間看到了天上飛來的奇景。
“臥槽,快看!真的有神仙啊!”一個骨瘦如柴的老者,目射精光,使勁搖醒了自己腿上正在打盹的孫子。
這位名叫馬臥槽的三歲小童揉了揉自己惺忪的雙眼,將眼睛掙得大大的。
“哇!神仙!神仙!”
馬臥槽抖擻了一下身子,直直地站了起來,將大大的腦袋仰得高高的,抬手做了一個猴子望月的姿勢。明媚的陽光將他本來就很小的小眼睛照得眯成了一條細線。馬臥槽看得很專注,最後,直到他崇拜的目光一直伴隨著“神仙”的身影消失在白雲深處……
————————————
雲根門後的白雲越來越白了,石階也越來越寬了。過了雲根門,雲氣逐漸淡了,取而代之的是氤氳的霧氣,由於海拔的升高,山上的氣溫也越來越低,其周圍的自然景觀也迅速更替,鬱鬱蔥蔥的常綠闊葉樹林慢慢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耐寒的針葉林,再往高處,熱量不足,樹木生長困難,灌叢替代了森林,出現了灌叢帶。再繼續往上,此時台階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兩萬五千級,灌叢帶也被更加耐寒的高山草甸帶所取代,再上就已沒有了任何植被,風景變成了成了一片白茫茫的積雪,至此,台階數已達三萬六千多級,這時如果繼續再上,你會驚訝地發現,氣溫竟然又開始急速回升了,那些剛才消失的溫帶植物又緩緩出現了,再上一千級,連台階也消失了,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條由青石鋪成的寬闊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