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在外,和氣點。”晉兒大度地說。
“瞧他那副德行,像我該他牛錢似的。”我擺放著行李,不可原諒地說。
“是他把咱們當成移民的了。”韓建國在一旁打著下手說。
“移民怎麼了?該他一出租車司機什麼幹係?”我說。
“還真有幹係。”韓建國挑重點說,“在某些美國人眼裏,尤其是從事低級工作的白人,有相當一部分認為是移民搶走了本應該屬於他們的優越就業機會,所以從內心來講,這些人對移民是有偏見的,看樣子他就是其中一員。”
“哦!”被他這麼一解釋,我和晉兒茅塞頓開,難怪白人司機那種態度。不過我也是有看法的:我認為他不應該排斥移民,至少不應該排斥移民美國的中國人,用心想想,有資格移民的中國人都是些什麼人?不是高官大款,就是明星大腕,反正都是些有頭有臉的上流階層,他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無可厚非,可這些人的影響力給了國人一個錯誤的移民觀念,隻要條件好就得移民,或者反過來,隻要移民就能證明自己條件好。受此片麵影響,多少出類拔萃的精英,拋棄了生他養他培育他們成才的“母親”,傾其所有去“孝敬”另一位“後媽”,就連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小三”,“小四”……都不滿足於國內生活,紛紛要求“出口”,所以才會侮辱性地爆出了建立在美國某地的中國“二奶村”,村子裏麵二奶的奢靡生活,給包養她們的一方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壓力,致使經濟於無形之中悄然外流,這些人用卑微和金錢,在異國他鄉博取著一份沒有感情的情分,強大了別人的母親,掏空了自己的母親,這樣的“孝子”在別的國家能尋得到麼?還拒絕中國移民,我看你的腦袋不是讓門夾了,就是讓驢給踢了。
還好沒有完全踢壞,白人司機精準地把我們送到了正確的地方:xxHospital(醫院)。
走進醫院,韓建國拿著字條去找護士詢問,護士看了看說:“Thisway,followme(這邊來,跟我走)。”
我們三人分攤了行李,跟在女護士身後,步伐沉重地朝病房走去……
行至一處粘貼著“ICU”標牌的病房門前,護士折返回去了,留下我們三個,各自做著不同的心理鬥爭。當中,最為激烈的我認為還屬韓建國,隻見他一臉嚴肅,不可控製地哆嗦起來,也是啊!她愧對的不單單是張靜月,還有張紅。在韓建國的影響下,我也不由自主地哆嗦著,提不起勇氣去叩門,唉!兩個大老爺們兒也太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