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最早繪製出中國分省地圖的羅洪先
羅洪先是明代學者、傑出的地理製圖學家。20幾歲時,他參加科舉考試,殿試時得了第一名,進入朝廷做官。後來,他因冒犯皇帝被撤職。從此,羅洪先告別官場、專心做學問,三年不出戶。
羅洪先在地圖學方麵有卓越的貢獻。他精心繪製的兩卷《廣輿圖》,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圖集。羅洪先認為,各地郡縣間的聯絡、山川地勢,沒有較精確的地圖為據,很不利於交往。為此,他幾乎翻遍了天下圖籍。雖然各圖籍記載得詳細,但疏密不準,且有不少錯誤。羅洪先尋訪3年後,才見到朱思本的地圖,他在此基礎上,增加內容、擴大篇幅,進行改正。他還到實地考查核實,前後花了10多年時間,終於編成了《廣輿圖》。
《廣輿圖》不僅繼承了朱思本製圖法,還加以發展,它有多方麵的創新。一是首次按明代的疆域政區以省為單位分劃;二是首創了24種新式的圖例,使看圖者一目了然,易懂易查;三是每幅圖的背麵附有圖敘表解,補充說明這個省區的沿革、形勝、各級行政區範圍大小,還有田賦數字。
羅洪先在繪製地圖方麵的建樹,不但為我國地圖的繪製和地理科學做出了貢獻,而且為國際的同行所矚目,在世界地圖繪製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27.從小立誌的徐霞客
徐霞客出身書香門第的徐霞客,自幼就受著各方麵的文化熏陶,比一般的孩子聰明,有著強烈的求知欲。父親看兒子好學,就開始教他識字,還講些古往今來的有趣的故事給他聽。徐霞客最愛聽的是張騫出使西域、玄奘取經、鄭和下西洋的故事。
有—天,父親講完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就問徐霞客:“如果朝廷派你去西域,你去不去呢?”他毫不猶豫地說:“朝廷讓我去,我去!朝廷不讓我去,我就自己去!”父親聽了嗬嗬直笑,誇獎道:“你很勇敢,像個男子漢。”
徐霞客很喜歡讀書。一次,他發現父親的書櫃裏有許多好看的書,如,地方誌、名人軼事、金石牌坊……他如饑似渴地閱讀,興趣越來越大,有時連吃飯都忘記了。他讀書還喜歡一邊讀,一邊記下自己想到的一些問題。如:五嶽為什麼這樣高?泰山為什麼那樣神秘?華山果真有五千仞高、廣為十裏、鳥獸莫居嗎?他希望可以親自到那些地方去看一看,揭開這些謎團。
有一次,徐霞客從書中看到一個人自誇全國有九州,他遊曆了八州;全國有五嶽,他攀登了四嶽的事。徐霞客覺得特別可笑,說道:“男子漢大丈夫應該早晨麵對大海,晚間麵對蒼鬆。遊八州登四嶽,這值得驕傲嗎?以後,我要涉足九州,親登五嶽,遊曆大江南北!”
長大後,徐霞客果然將自己的誌向變成了現實,他遊曆了很多地方,並寫成了著作《徐霞客遊記》,成為一位偉大的地理學家。
28.徐鬆研究西域史地
徐鬆,清代著名地理學家。他博學多才,尤其擅長地理學,名重當時。1812年,徐鬆受人劾奏,謫戍伊犁。
徐鬆流放到伊犁之後,將自己在伊犁的戍所命名為“老芙蓉戍館”,開始潛心於西域史地的研究。他還遊曆了天山南北,進行實地考察與研究。
1819年,他寫出了著名的地理學專著《西域水道記》,全書共5卷,並附有水道圖。徐鬆參照《水經注》一書的體例,將全疆的水係按湖泊來劃分進行敘述,條理清楚。他將每一條河流的源流、主流、支流,河道流向、地理地勢、曆史概況、名勝古跡、駐軍屯墾、風物特產等都介紹得清清楚楚。
《西域水道記》是徐鬆流放伊犁期間,花費精力最多、學術價值最高的著作,曆來為史地學界所推崇,至今仍是研究新疆、伊犁史地主要參考書。
29.丁文江糾正洋人的錯誤
丁文江,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地質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地質機構——中國地質調查所,領導了早期的地質調查與科學研究工作,又在該調查所推動了地震、土壤、燃料等研究室的建立。
丁文江一生中曾多次成年累月地在野外奔波勞碌,搜羅第一手材料,從而著書立說。他早年帶領學生實地考察時,就力倡“登山必到峰頂,移動必須步行”,“近路不走走遠路,平路不走走山路”的準則,為地質學者樹立了實地調查采集的工作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