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學生以為科學家都是“神童”,其實不然。從某種意義上說,“神童”的注釋是:從小愛科學,並且勤奮、努力、認真地研究科學。
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從小立誌造橋,他的頭腦裏幾乎全部被橋占據。大人帶他外出時,隻要他看到橋,就會橋上橋下來回奔走,從橋麵看到橋樁,興致盎然、流連忘返。他讀古文,隻要讀到有關橋的句子或段落,就立即抄在本子上;看見有橋的圖畫,就像看見珍寶一樣,收藏起來。長大後,他設計建造了很多有名的大橋,成為一代橋梁大師。
英國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小時候的學習成績遠不如他的妹妹,在老師和父親的心目中,他是“一個十分平庸的孩子,甚至還在一般智慧水準之下”。可是,他努力鑽研,成了“物種起源”和“發展學說”的創始者、生物進化論的奠基人。
即使是被譽為“當代科學巨人”的愛因斯坦,也並非“神童”。他3歲才會講話,上學時成績也很差。第一次考大學,就因法文、植物學、動物學都不及格,沒被錄取。但是,他孜孜不倦地學習讓他創立了相對論,開辟了物理學的新紀元。
這些故事說明,從小愛科學、對科學有強烈的濃厚興趣,並為之努力,是長大攀登科學高峰的必由之路。小學生要想從小愛科學,就要適當地多讀一些科普讀物。從某種意義上講,科普故事是進入科學殿堂的“金鑰匙”、“敲門磚”。
本書共分8章,分別為天文篇、地理篇、數學篇、物理篇、化學篇、生物篇、醫學篇、建築篇,是為小學生量身打造的科普讀物,編者精心選取了小學生感興趣的科普故事。
本書以啟發小學生自主性、創造性思維方式為目的,從傑出科學家的故事到重大的科學發現,引導小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加小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是誰用精湛的醫術,使人“起死回生”?是誰用靈巧的雙手,設計建造一座座巧奪天工的建築?是誰運用科學知識,解釋了令人類迷惑的問題?是誰挑戰權威,勇敢地提出科學新觀點?是誰甘願冒生命危險,用科學方法驗證真理?華佗、魯班、阿基米德、伽利略、布魯諾……這些閃亮的名字,就像火焰一樣,照亮了科學的夜空。在他們的身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本書就像一艘輪船,將帶領小學生在科學的海洋中盡情暢遊。翻閱本書,小學生可以品味每個故事中蘊藏的大智慧,理解每個故事中包含的科學真理,感受每個故事帶來的感動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