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宿命篇
古人曰:人生世上,死生有定,富貴有命。人常曰:命中該有注定有,命中沒有不強求。生理循常,道理明顯。
卻有不安本分之徒,虛慕榮華,生歹念,殺人越貨.偷盜搶劫。嫉妒他人富貴,不滿社會現狀。作奸犯科、無惡不作。豈知法理昭彰,天理不容。到頭來善惡有報,枷鎖臨身,身首異處悲劇收場。
人生在世,安分做人,誠實做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知足長樂,四季平安。完善做人,一生快樂。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立序
江南有一處水鄉,水鄉有一座村莊。村莊不大不小百十戶人
家,坐落在山環水抱的平川裏邊。平川裏花紅柳綠,層層梯田五
穀豐滿。四麵環山裏邊,鬆柏輝映,杉木蔥天。更有那無邊竹海翻
滾著綠浪,翩翩起舞陶醉在呼呼的鬆濤聲裏,演繹出大自然旋律
般醉人樂章。大山裏邊的飛禽走獸,各得其樂好不逍遙自在,繪
畫出大自然璀璨奪目的美麗畫卷。
一條蜿豌蜒蜒的小溪清澈見底,粼波閃閃,成群的魚兒在水
裏邀遊,肥碩的青蛙跳躍在草水間。沿河兩岸的山花野草,爭相
吐豔,招徠著彩蝶兒花叢間起舞,逗引著蜜蜂兒留連往返。啊!多
美的大自然。上帝寬厚的胸懷,天生萬物,賞賜給人間美景如畫。
人啊人,和睦相處,生死相伴,積德崇善,何愁人生不完善。
話說村莊雖說名不見經傳,人類聚居從此揚名立萬。遠處用
不著說,近處十裏方圓誰人不知,無人不曉,美景如畫的村莊名
苗家莊。苗家莊苗姓人多,傳說遷徙此地而定居,哪朝哪代一時
半會無法查考。彙總歸圓,物以聚多而豐滿,人以姓多為地名。苗
家莊也在其例,理所當然苗家莊了。
話說這苗家莊上有一戶大戶叫苗員外,苗員外財大氣粗。方
圓十裏之內,一半數的山林地產都歸苗員外家獨攬。苗員外年過
半百,三妻四妾上天隻給他賜了一子。人常說:有錢的人家不發
人,無錢的人家子星多。耐人尋味的世說無法考證,細想這其中
奧妙自然有它一定的道理。苗員外年過半百得來一子實非易事,
自己也說不清楚,道不明白妻妾成群不下蛋原因何在。獨子一來
到這世間,苗員外便視其為生命。那真是抱在懷裏怕飛了,含在
口裏怕化了。苗員外一想到苗家的產業終於有了繼承人,一時高
興便給了他兒子乳名獨大,苗獨大用不著解釋,一目了然用心何
其意義深厚。
苗獨大名不虛傳,命比金子貴,氣勢壯如虹。從一生下地,奶
娘奶媽一大群嗬護著,愛護著,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真個地富貴
有命,死生早定。
話說苗獨大出生這天,苗家莊上有一戶姓仁的人家同時生
下了一個小孩。這仁家的小孩同年同月同日與苗獨大一塊兒降
臨人間,命運卻有天壤之別。這仁姓家的戶主叫仁青。同樣是不
惑之年才得來一子。仁青家在苗家莊祖上三代也是數一數二的
殷實大戶,輪落到仁青父輩上家產中落從此一撅不振。好在這仁
青年輕時頭腦聰明,麵皮兒白淨天設地造出幾分帥氣,要不然苗
員外的胞妹怎麼會逮上了他。
提說到苗員外胞妹叫苗三妹,苗三妹年輕時真個地水靈靈、
嫩鮮鮮的象出水芙蓉那樣地美麗,認識這仁青還有一段佳話。那
年,家道中落的仁青去苗員外家交租,交租便是租賃著苗員外家
土地去納糧,無意中便認識了苗三妹。苗三妹也是無意中認識了
窮小子仁青,倆人從一照麵不知咋的一見鍾情,打那以後誰也忘
記不了誰了。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青春烈火的二人一開始偷雞摸狗的約
會,到後來名正言順地走到了一起。苗員外氣得他吹胡子瞪眼睛
為時已晚,迫不得已讓他的胞妹愛嫁誰嫁誰去,竟以仁青租賃的
三畝薄田許與他胞妹作嫁妝從此互不來往。
這窮小子仁青真是癩蛤蟆吃上了天鵝肉,也明白這段緣份
來之不易。從結廬為家之後,一直勤勤懇懇地種田植桑,小倆口
的日子過的不甚富裕卻也是有滋有味.日久天長,苗員外對仁青
認真肆業從鄙夷中漸漸地產生了好感。兩家人從劍拔弩張的情
緒中也逐漸地產生了親情共識,逢年過節什麼的也開始了互有
來往。
提說到仁青家養下了胖小子,倆口子喜的合不攏嘴。仁青隻
惦著後繼有人了興奮的忙不過來,給娃取什麼名字也全給他忘
記了。好在仁苗氏不會忘記,瞧她當家的樂不思蜀的模樣,急的
她嚷喊起來:喂呀喂!光顧著樂呀給娃取名字呢。
仁青經他夫人一提醒,咧著嘴笑過一陣之後嗬嗬地點頭說
道:是啊!瞧我光顧著樂的,兒子的名字大事都給忘了。仁青有
感即發地自言自語的又說道:取什麼名字好啊!這事還真愁人
呢。
仁夫人一見她丈夫苦眉愁臉的表情,忍俊不住地諷喻她丈
夫說道:喲唷噸嘖嘖!給娃取個名字就那麼地難嗎?唉喲喲嘻
嘻!瞧你那個熊樣兒不吃都讓人吃飽了。
仁青一聽他夫人這一番奚落,心裏邊一激棱用手撫額問自
己:我熊嗎?嘿嘿!好一個(熊),對對對!名字有了,咱就給娃叫
仁熊吧。
仁夫人一聽人熊,不禁撲哧一聲便笑出聲來諷她的丈夫:人
熊呢還狗熊呢你對娃就沒安好心。
仁青不等他夫人笑聲落地,用手撫膺地恍然大悟的補充說
道:有了有了!仁熊後邊再加上個娃,仁熊娃,讓娃雄起!對對對
就這名字吧。
仁熊娃名字有了,從此立戶人家。老子給兒子命名天經地
義,一語既出便一錘定音。鬥轉星移,時光一天天地過去,娃也一
天天地長大。話說這仁熊娃,從小就如此乖巧,聰明伶俐,天真活
潑可愛極了。仁青倆口子目睹著娃一天天地長大,心裏少不了歡
樂和高興。轉眼間,仁熊娃滿了五歲上六歲,六歲的頑童大好時
光是念書識字。誰知仁青家窮,自然請不起家教老師。仁夫人識
得一些字,從小便輔導著兒子呀呀學語,教兒子識字念書。仁熊
娃長到六歲,在他母親的指教下倒也認得不少的字了,還能背誦
出幾首唐詩絕句什麼的。
仁夫人畢竟是婦道人家,才疏學淺。舊社會裏的婦女,從小
研究的是針工線角,燒茶做飯,通曉詩文那是男孩子的事。仁青
家道中落,從小也沒念過幾天書。兒子一天天地長大了,一塊心
病讓仁青愁腸百轉。想想自己沒有文化,一輩子在泥水裏滾爬渾
不出個人模樣兒來。輪到自己的兒子長大了,難道也讓他窩窩囊
囊地困苦在泥水裏邊一輩子。是夜,夜靜更深仁青躺在床上輾轉
反側難以入睡,時不時長籲短歎的一陣陣歎息。仁夫人睡躺在仁
青身邊,丈夫的怪異舉止驚撓了她的夢。
仁夫人從夢裏醒來,聽見她丈夫唉聲歎氣的聲音心裏詫異
地一驚問道:你這是咋啦!半夜裏不睡覺折騰別人也睡不好。
仁青昕他夫人埋怨,唉地一聲訴苦說道:你道是我不困嗎?
白天幹一天活累的早就想好好的睡一覺。誰知這一躺上床,心
裏邊撂著事兒說啥也睡不著。
仁夫人大概明白了丈夫的苦衷,和顏悅色地問:撂啥事兒了
啊說出來聽聽吧。讓奴家也替夫君分一份憂好不好呢?
仁青知道夫人對他關懷備致那真是恩寵有加,夫人對他體
貼人微不用說,問寒問暖那也是長掛於心,今兒夜夫人對他盤詰
開來,隻好將心裏的苦悶和盤吐出。仁青沉默少許.一聲歎息之
後言道:唉!其實也沒多大個事,也不能不算是一件大事。你想
過沒,娃今年都六歲了,早就該請教文化了。咱們家這家底你也
知道,想給娃聘請師長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仁夫人總算明白了丈夫心患之疾,啊啊地若有所思的笑吉
說道:唉喲弛我道啥事兒讓你愁的覺都睡不著喲!這事我也犯
愁了一段日子。你忘了大前天我哥五十大壽,咱倆不是去賀禮了
嗎。私下裏我征詢過我哥,他家不是有教師嗎,我想將我們家熊
娃也由那教師一塊兒培養。我哥當下就答應說:這是好事,一個
娃也教,兩個娃同樣是教。改天你把娃送過來,吃穿用住這事當
舅的全管,你想看娃常過來瞧瞧也行。這不,正打算過兩日便將
娃送過去呢。
仁青一聽有這麼好的事,心裏的鬱結一下子全解開了,他一
抱摟著夫人欣喜地說:你太好了,我這是前輩子燒了高香,神賜
給我稱心如意的好老婆。
第一天,天剛放白,仁青一家子用過早餐,給孩子拾掇好出
門衣物。從莊子的西頭,帶著娃一家子來到了村莊的東頭高樓
大院苗員外家。苗員外當下滿心喜悅地接納外甥人住,將外甥
安排去書館與他表哥苗獨大同居一個院落攻書。表兄弟倆打這
以後同吃同住同學文化,相處的融洽和睦,親如兄弟過開了日
月。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
一晃十年過去,苗獨大與仁熊娃一塊兒長大,一塊兒過上了
十六周歲的生日了。苗獨大出生在早上晨時時分,仁熊娃出生在
下午酉時時分。倆人相距著數個時辰,數個時辰之差那便是差之
毫厘,失之千裏之別。這樣一來,同年同月同日生人,命命差在時
辰上也就大不一樣了。
命運不一樣,出現在人五官上也不一樣。苗獨大胖胖的國字
臉,濃眉大眼,目光有神,鼻梁高聳,口正方圓,乍一看都是富貴
之相。
仁熊娃尖臉猴腮,麵目無神,好在一個腦袋瓜還算聰明。腦
袋瓜聰明過人,反應事物快,接受事物強,上課中老師授課尚能
切記在心,對答如流。仁熊娃不光記性好,口才也好。那一張嘴
象抹上了蜜似的,一出語言便給人一個甜。加上他這嘴甜如蜜的
一張嘴,不用說便得到老師對他的厚愛。正是這老師打心眼裏邊
對仁熊娃寵愛有加,教學方麵他願盡他平生所學傳授給仁熊娃。
仁熊娃對老師聽說聽教,好學上進確實又是他一身優點。這樣一
來,他的知識課本總是完成的令人滿意。
苗獨大你說他不聰明吧非也,苗獨大的聰明才智比仁熊娃
棋高一籌。苗獨大人聰明,不好的病灶是懶。懶的怪病是衣來伸
手,飯來張口。苗獨大生活起居有丫環,有使女,愛怎麼咋呼隨心
所欲。
仁熊娃客居舅家,來者是客,客人的禮遇與苗獨大的待遇明
擺著天壤之別。仁熊娃獨居一院,身邊一沒有使女,二沒有奶媽。
苗員外是看在他胞妹的份上收留他學文化已是大義之舉,考慮
到娃人小離不了人的照顧,特地配給他外甥兩名丫環也算是仁
至義盡了。仁熊娃客居舅家人生地疏,再加上年小不懂事,生活
事理完全聽從兩名丫環擺布,讓他走東他不敢向西,讓他向南他
不敢去北。受製於人的生活,日久天長地任人擺布已成家常便飯
了。十年的光景司空見慣習已為常,仁熊娃聽說聽教給人留下了
好印象。
一天夜,掌燈時分,仁熊娃與苗獨大一如既往地夜自習開
始。老師對二人分配下作業回房休息去了,書館之中表兄弟二
人借燈苦讀詩書。夜上初更,二人正準備各自回房睡覺,倏然間
一股陰風撲進窗戶將二人的燈光撲滅,書館裏邊一片黑暗。苗獨
大哪經得住這張嘴不見牙的空間,正欲呼喚屋外守候的女使進
屋來掌燈。說是奇怪,忽閃閃兩道白光從窗戶外邊撲進屋內。兩
道白光不偏不邪地恰好落在私塾老師的課桌前,忽閃一下兩團
白光變成了兩個白胡子老頭對坐在書案麵前,打坐閑聊開來。
一個說:這書館環境不錯。
一個應:說的是,倒是一處求學上進的好地方。
一個說:隻可惜這兩娃宿命差異懸殊,一個是命好一個是命
不好。
一個應:那倒是,生有時,富有命,不然渾為一談了。
一個問:你發現沒,那一位苗獨大福厚命大,享不完一輩子
的榮華富貴。
一個說:這就是命,命中注定大富大貴,不是人所能及的事。
一個又問:你瞅見沒,那個叫仁熊娃的讀書人挺用功,隻可
惜運蹇諸多行事困難,哪來騰達之日。
一個又應道:說的對極。命中該有注定有,命裏沒有不強求。
一個言道:洞賓老叟,咱們走吧,人間世你操那閑心幹嗎?快
回天庭逍遙去。言畢起身,一道白光倏閃一下便不見了。
後一個站起身來,匆忙言道:鐵拐李,你這個老笨,撇下我便
不管了,等等我,我來也。
兩道白光離去,書館裏燈火輝煌眨眼兒間又亮堂開了。苗獨
大從伏案上抬起身來,自言自語地驚詫道:我怎麼就睡著了呢?
仁熊娃也從伏案上抬起身來,快快不快地自語著:我也是好象剛
從睡夢中醒來,奇怪的是見著了鐵拐李、呂洞賓倆位仙師了吔!
有詩為證:
是夢非夢說不清,人生宿命不由人:
幾時富貴幾時貧,世上幾人能說清。
前回書中說道,苗獨大與仁熊娃表兄弟倆人同館修學,夜間
書館裏出現異事一說已成過去。倆人年滿十六歲這年。一同去參
加了考場鄉試。考核結果,苗獨大考中了秀才,仁熊娃卻名落孫
山。
苗獨大中了秀才之後,他父親苗員外不惜重金送兒子去省
城升造,從此這苗秀才便離開苗家莊去省城讀書去了。
仁熊娃名落孫山,自己則是相當的安靜。自從那一夜學館裏
遇見了仙人,竊聽了倆位仙人的竊竊私語,深知自己的宿命命該
如此。從此打消了仕途上的爭雄念頭,安份守巳地向他的父輩那
樣種田植桑,成家立業過日子。
仁熊娃的爹娘送子求學,意願是讓娃多認識一些字,多學一
些文化人變得聰明就行了,升什麼官?求什麼仕?倆口子從來對
兒子沒有苛求,也不希望兒子能做什麼大官來光宗耀祖。老倆口
風風雨雨幾十年,心裏的宿願是兒子早點兒長大成人,早點兒娶
媳婦生子接續門庭,一家人平平安安地過日子便是大福。
老倆口安身立命的想法,正好與仁熊娃心裏想的不謀而合。
十七歲的仁熊娃已經是大小夥子了。進過學館,念過書,集知識
一身的小夥子,真有點兒才氣橫溢的形象就傾倒了不少姑娘的
愛慕。仁熊娃剛滿十八歲生日,朝氣逢勃的小夥子越長越帥,苗
家莊上門說媒的就差沒踏破仁家門坎兒。
話說這苗家莊南頭,有一位姓公孫家裏的一位千金。千金小
姐叫公孫蘭,年方十六,比仁熊娃年小兩歲。這公孫蘭小姐眉清
目秀,恰似桃花仙子轉世.苗家莊裏家喻戶曉的美人兒。公孫家
也是中產階級人家,家有薄田百畝,擁有山林魚塘,遺憾的是這
麼一位獨生女兒,一家人視之為掌上明珠。公孫蘭從小便接受著
家庭教育,知書達理,針線鞋腳,燒茶做飯無所不能。既然公孫蘭
有這麼好的條件,為什麼托媒去仁家許婚?這事還得從頭說起。
五年前,公孫員外隨家奴一塊兒去省城辦事,回家的路上要
經過一條大河,大河上偏偏是沒人架設橋梁,來往行人全憑艄翁
撐船渡江。這一天,仁青也和公孫員外一道乘船過江返家,倆人
船上照麵之後異地他鄉甚覺親熱,寒喧問侯自然少不了心裏的
愉悅。一個莊上的人,在外鄉好不容易地湊在一塊,同舟共渡乃
是前世姻緣之份。這倆老鄉正敘著話到高興之處,船行至江心倏
然一股旋頭風刮來,硬生生地將渡船掀了個底朝天。
一船人落水之際,宛若夢中醒來,還來不及叫喊人已經掉進
水裏了。仁青這入水上功夫了得,劈波斬浪之中隨同會水的人聯
手搭救了落水的人們。最後輪到打撈上船的公孫員外已是奄奄
一息,仁青不顧個人安危,不停地給公孫員外倒水,做人工呼吸,
終於將公孫員外從死神手裏奪回了生命。事後公孫員外知道自
己怎麼回事,一直發誓在心裏要對這救命之恩定當厚報。正是有
這麼一層關係,公孫員外才下定決心與仁家聯姻。
其二,原本獨女的公孫家,三年前添得一子,如今他寶貝的
兒子已經年滿三歲了。公孫員外一是有強烈的報恩心願,二是
又有了香火繼承人了,這才一意孤行地托媒去提親。
舊社會裏的婚姻大事,全憑媒妁言、父母之命組成姻親。千
古律行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人類的歸宿,任何人也不能抗
拒。瓜熟蒂落,誰也阻擋不了,男婚女嫁一對有情人終於結成了
並蒂蓮。仁熊娃與公孫蘭小倆口新婚燕爾那個熱鬧,苗家莊上上
下下歡騰了好幾天。
結婚過日子,過日子離不了錢。仁熊娃上過學館念過書,求
學時目的是為了長進。如今的仁熊娃有頭腦,有知識,隻不過運
氣不佳仕途無望。天下路何止萬千條,此路不通另辟蹊徑。仁熊
娃意欲已決棄農經商,他發誓將學來的知識去商道上闖上一闖。
仁熊娃將自己的念頭告訴了全家人,如今的仁熊娃已是有一兒
一女的父親了,家庭的重擔讓他明白了應該去奮鬥出一番事業
來。
仁熊娃經商的念頭,第一個支持他的是妻子。妻子公孫蘭知
書達理,要想建立一個幸福的家,沒有經濟的基礎談何容易。公
孫蘭相信她丈夫的能力說到一定能做到,不相信的地方是丈夫
去闖蕩江湖,江湖險惡她不得不提防。奈何她自己是女兒的身,
久有淩雲誌卻無處去施展。丈夫的想法與她不謀而合,支持她丈
夫的行動也是相信她丈夫的能力。
仁熊娃的爹娘一輩子的莊稼人,莊稼人習已為常的朝起夕
落,與泥水打交道說不上有什麼樂趣卻也心安理得。一家人天
天相聚在一起,照著麵也是一種幸福,雖說家境貧寒,寒衣素食,
隻要一家人不分開那便是人生中最大的樂趣。天下萬物,並不是
人想怎麼去支配便怎麼去支配。隨著家庭環境的變化,人口的聚
多.過去那但求相安無事的念頭早已落伍了。隨著家庭開支的增
加,人口負擔的苛重,若想大家庭立於不敗之地,首先離不了是
經濟支柱。偏偏這經濟支柱不是信手拈來,離不了人去追求、去
索取、去拚博、去遠離故土闖蕩江湖。
江湖之大,容納萬象,吉凶禍福全憑人去所行所為,人不所
為何來幸福而言。
仁熊娃的父母,對他兒子另辟蹊徑抱觀望態度。何謂觀望,
老倆口從來不涉及江湖,自然對江湖之事一竅不通。倆位老人對
兒子主張從來不反對,二不參與支持由他們的兒子自作主張。
公孫蘭是事件的決定者,對她而言,她對他丈夫深明大義另
辟蹊徑尋找幸福生活很欣賞,也極力支持。公孫蘭是富商之家,
也深知熟諳唯有經商致富。公孫蘭的親爹,幾十年不都在商海裏
邊拚搏嗎,讓她的丈夫也出人頭地去幹出一番事業有何不好?女
人的心思縝密,首先想到支持丈夫的行動離不開孩子外公的幫
助。第二天,公孫蘭攜帶兒女,回門去拜望外公外婆,閑言雜語之
間,公孫蘭向她的爹訴議了仁熊娃初衷。
公孫員外明白了女兒回門的心意是尋求幫助,想著自己年
事已高,唯一的兒子又年紀尚小,生意場上正好缺失一位能人誌
士幫助,想不到自己的女婿如此地產生出經商的想法,正好自己
能幫助他一把,女婿又尚能幫助自己一把,豈不是兩全其美的最
佳辦法嗎。當下公孫員外喜不自禁地告訴她女兒:你回去告訴仁
熊娃,讓他做好思想準備,三天後隨爹一塊兒去省城。
公孫蘭得到這天外喜訊,倆孩子交給她外婆也不管了,隻身
風風火火地跑回家告訴仁熊娃。仁熊娃一聽天下有這等好事,歡
喜若狂地一抱抱起了公孫蘭又親又吻又嘮叨個不停:謝謝你呀
我的好老婆。仁熊娃的爹媽同樣地高興的淚水橫飛,感謝自己有
這麼一位好親家激動的不掉眼淚還真不行。
轉眼間三天過去,仁熊娃與他的嶽父公孫員外一塊兒去省
城了。省城離苗家莊幾百裏路,一路上有山路,也有水路,曉行
夜宿也得要好幾個時日。這一日,翁婿二人攜帶家奴一行仨人
來到一個鎮上。此時日已偏西,公孫員外決定了暫時棲身在鎮裏
邊客棧,待明日再上路也不遲。當下公孫員外令家人付清了鞍轎
旅費,仨人來到鎮子中央迎賓客棧住宿了下來。
話說這迎賓客棧,公孫員外多年來在來去省城的路上總喜
歡留上一宿,常來常往地便與店家熟悉了起來。公孫員外剛一進
門,打頭的店小二一眼便認出了是誰來,滿麵堆笑地迎上前問:
公孫員外一路辛苦!是客宿還是打尖啊!公孫也不做作,直言了
當地說:老規矩上房三間,酒菜盡撿好的篩。
店小二一聲好的然後說道:三位客官請先坐下品茶,我這就
去吩咐酒菜。店小二忙不停地抹桌置凳,斟上茶水,招呼著仨人
坐下之後飛身去內廚去了。
店小二這一離去,仨人一邊品茶,一邊聊天說地的聊開了。
公孫員外對仁熊娃講:你知道這店為什麼生意恁好?公孫員外
明知故問仁熊娃不會知道,未等仁熊娃置予可否,公孫員外又接
著說:你不會知道是吧,讓我來告訴你。公孫員外呷過一陣茶,然
後這才慢條斯理地講述了下例一則故事。
有一年,我從省城回家,路過此店想歇腳,留上一宿待明兒
個上路。殊不知是夜剛入寢便身患重病,這便驚動了店家去請
來郎中診治。店家一付好心腸請來鎮中醫師高手提脈論證處方,
又派人去藥房照單買回藥材,吩咐廚房熬藥侍候。誰知店家出由
好心救人,我剛服過藥便一命嗚呼去見閻王爺了。
恍恍惚惚之間,來到一座公堂之上,拘傳我那二位公差去堂
上複命之後,問官傳我上堂問話。我便恭敬地一五一十地將自己
籍貫、名姓稟報之後。堂上問官大作驚訝地說:錯了錯了!轉向
那拘傳我的二位押役說道:此乃河間公孫,非乃直聿公孫。繼後
問官又傳一位鳴冤婦女上堂問話。鳴冤婦女上堂跪稟說道:此人
我不認識,他不是謀殺我的奸夫。
堂上問官問明情況之後,著令二押役將我原路送回,並責罰
二公差再不能出什麼差錯,否則引咎重辦。臨走之時,我問堂上
問官難道就這樣不明不白地來去。堂上問官問我是要錯拘的憑
證是麼。我言道:正是此意,望事物佐證才對。堂上問官笑言說
道:這有何難,先生生病之時,醫生給你治病的處方之中有麻黃
三分人藥,我遣官差暗中作弊,用障眼法將麻黃三分改為三錢。
服藥後立即暴斃,這便是證據。
當我醒來之後胸中如火燒般地難受,大聲嚷叫著我要喝水,
早已驚動了賬房小二前來看望,一見我愣愣怔怔地坐起來了,大
家驚愕地告訴我說躺了三天天夜。都說我進店就患病,請郎中服
藥之後便氣息奄奄。三天了不吃不喝,大家正愁無計可施你可活
過來了。
聽了人們的議論,回想著夢中情景,又想著那一劑方藥來,
當即問道:我服的藥還在嗎?店小二應聲說:在呢,茶桌上放著
嘞。我又問:那處方藥單子還在嗎?店小二同樣和顏悅色地說:
在哪茶桌上呢,呶,還在呢。店小二扭頭過去,邁步桌前將處方取
過來交給我說:這就是你服藥的方子。我接過方子一看,果然麻
黃三分。驚奇的發現讓我來了精神,興衝衝地溜下床,將那藥罐
子裏邊的藥渣全部倒將出來攤開在桌麵上。
眾人不知道我這是何作為。當我認真地檢驗出藥渣裏邊的
麻黃片堆集到一塊兒,連水份帶重量足有五錢,足以證明夢中所
言的障眼手法三分變三錢,服後即暴斃。我將死去活來的細節告
訴了店家諸人,店家忙賠不是地說:當時隻急著救人,沒注意檢
驗方子。我直言地告訴店家:你們的恩情比泰山還重,說什麼也
不能怪罪你們。況且神鬼之事,凡人如何提防。眾人正在議論紛
紜,忽然有人傳言:今兒個剛進店的客人,說奇怪真奇怪,睡覺再
也沒醒過來。
人命關天,店家通知官府來人勘察,確證睡夢而死。再查賬
房登記信息,果然是直聿客商公孫先生……故事講到這裏,公孫
先生一聲歎息:看來人生在世,做人要正派,行事要公正。善惡有
報,隻是遲早的問題。當下店小二酒席上桌,一行仨人酒醉飯飽
各回房裏睡覺去了。是夜無話,天明後,一行仨辭別店家,從集市
上租來車馬又上路了。這一行仨走走停停,不覺又一日過去,日
落西山之際,又來到一處市集中居住了下來。又是翁婿加家奴三
人共進晚餐之時,公孫員外又向在座的二位講開了另一則故事。
有一年。那時我才二十歲,先父在省城開了爿店鋪,自己無
能,認為讀書無用,數次科考名落孫山。先父一氣之下,傳書讓我
棄文經商,去省城學做掌櫃。父命難違,我隻好奉命啟程。從家趕
赴省城的路上,也是如今這種行程走走停停。那天夜,就我住在
這店裏,也就是這個時候,正在用餐,過來一位年青人走上前來
送給我一部書,這書的大名叫《玉曆寶鈔》,我正不知他送書的目
地是何用意,不待我問話出口,來人絮絮叨叨地對我說:兄台請
別介意,我這是在履行自己的諾言。接下來,他對我說:
我的媳婦王氏,曾患瘟疫症,醫生們都對我說:你媳婦毒氣
已進人心包,氣脈將絕,危在旦夕。一聽這說我不心甘讓媳婦離
我而去,於是我向灶君焚香禱告:假如我媳婦能夠病症痊愈,我
願刻印《玉曆寶鈔》一百本勸化世人。讓世上的人遵信《玉曆寶
鈔》中的道理,多行善事不行惡事。我一直跪在灶君麵前,敬候神
的恩賜。說是奇怪,是夜三更,我媳婦從病房裏出來告訴我說:她
的病全部好了。還對我說:夢見一位神仙,讓我服下他的藥丸百
病皆治。她還告訴我說:你既然許願印送一百本《玉曆寶鈔》,千
萬別失諾言。
我見媳婦紅光滿麵的病好如初,又聽媳婦道出我許願之事,
堅定了我刊發《寶鈔》勸化世人。兄台見諒,我贈你書是我的心
願,並無別的意思。不過我希望兄台能和我聯手,台兄閱讀完寶
書之後也能傳喻他人便是最大的幸事了。
公孫員外講到這裏,歎了一口氣說道:那時候我人年青,處
世閱曆不深,根本不相信這一套。不覺間過了不惑之年,一想到
自己後繼無人,時不時暗自悲傷落淚。有一天,猛然找見了年青
時別人送的《玉曆寶鈔》一書,忽然產生了對該書的興趣。當我靜
下心來閱讀之後,越讀心裏越明亮……想知道這書的神奇嗎?請
聽下回分解。
有詩為證:
不信善惡試試看,終極即至悔已晚:
人生世上崇善事,生時心安死心安。
上回書中言道,公孫員外少年時有人贈他一部《玉曆寶鈔》
之書。年青人氣盛,處世閱曆不深,自然不願相信善惡因果之說。
恍然間青春易逝,人到中年,生活中的坎坷慢慢地學會了覺悟。
公孫員外年過四十,論家庭環境處憂無慮,論生活享受三妻四
妾,偏偏就給他生不出一個兒子來。
人到中年,認識的問題多,想的問題也多。公孫員外一想到
祖傳遺留下來的偌大家業無人繼承,你說那心裏的感受將是何
等的難受。公孫員外曾經聽他父親講過,他們家老祖宗,三代單
傳,如今到了他這一代,真要斷子絕孫了你讓他心裏能好受嗎。
萬般痛苦之中,公孫員外這才想起了少年時別人贈送的書來。當
他打開“寶鈔”書頁的時候,一瞬間良心大發,忽然間對“寶鈔”之
書產生了濃厚興趣。
《玉曆寶鈔》是一部勸人崇善,改邪歸順的良言書。公孫員外
對該書的興趣所在,生活閱曆讓他悟出了其中的道理。特別送書
人贈他的醒世警言,幾十年過去,至今還縈繞在腦際間。今天的
公孫員外年過不惑身邊無子,抱著一試的心理他也要做一次善
事。
公孫員外接著上邊的未完故事告訴他女婿仁熊娃和在座的
家奴說道:我閱讀“玉曆寶鈔”的書時,心裏倏然產生了靈感,想
想自己一生是不是得罪了神靈,不然三妻四妾生不出一個兒子
來。當我翻開玉曆寶鈔第一頁的醒世語言,不妨我在這兒背誦給
你們聽聽。
公孫員外說到此處,呷過一陣茶,清潤了咽喉之後,有板有
眼地、聲色並茂的唱道:
玉曆寶鈔勸世人,指明正理利有情;
教化世人知覺醒,免墜地獄上天庭。
萬般刑罰地獄苦,一切謹慎勿糊塗;
身心不犯堅固守,行正端嚴無忽疏。
玉曆寶鈔事實正,至理不變古迄今;
改邪歸正修德性,自利利他轉福運。
行善造德貧轉富,賤能轉貴患難無;
福壽綿長天上賜,子孫代代出賢嗣。
閱讀正理傳他人,轉送流通公德心;
經典善書信奉教,諸佛諸神護持人。
公孫員外吟唱畢,稍事休息呷過一陣茶,接著說下文:你們
不知道,那“玉曆寶鈔”書中有十殿閻君和審理陰司案例的圖像。
還有觀世音菩薩、判官、鬼王、夜遊巡、日遊巡、查察司、眚神、城
隍、土地、罰惡司、賞善司、府縣境主、豐都大帝、東嶽大帝、靈霄
寶殿、地藏王菩薩。還有牛頭、馬麵、黑、白無常。
十殿閻君各司其職、賞罰分明。該書故事中的情節,皆屬世
間案例,引經據典,有名有姓值得一讀。閱讀之後讓人頓開茅塞,
給人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我在讀過此書之後,決心皈依佛門吃齋
拜佛。說了你倆是不會相信,我出資刊印了五百部《玉曆寶鈔》,
凡進我店中購物者我都以此書做為贈物。直到五百部玉曆寶鈔
贈完之後,年過四十三歲的我上天給我降臨了一位兒子,當時我
心裏樂的那是無法形容的,想不到兩年後,我的三妾、四妾又各
生了一兒子來,這便是我潛心宣傳玉曆寶鈔獲得的收獲。如今三
個兒子,一個比一個聰明,從此我更相信這善惡一說。我在贈送
“寶鈔”書籍之時,同樣聽來了不少的故事。
一天,快打烊時分,店鋪裏進來了一位客人,瞧年紀和我不
相上下。來人走時我送給他一部書,當他明白是“玉曆寶鈔”之後
說道:畎呀!為這書我差點兒丟了命。當時我聽他這一說,心裏邊
直犯愣。好奇地問他,能不能留下來不走,今兒夜略備薄酒素菜
一敘如何?客人上下打量我一番,沉吟少許回答我說:好啊!難得
有如此雅興,我也安下心來,今夜願陪兄台秉燭達旦聊個痛快。
當下我便吩咐小二迎賓客棧要下上房一間,素酒一席。隨即店鋪
打烊,我隨客人一塊兒去迎賓客棧了。
到過迎賓客棧之後,我和來客慢咀細酌對飲開來,席間這客
人三杯酒下肚,向我講敘開了他的身世故事。客人毛遂自薦,說
他姓陳名鈞,年三十九歲,望江縣學館任教職。他說到:嘉慶戌年
六月十一日晚上,夢中來到如皋縣城南門外的地藏王菩薩廟。廟
中有一位穿黑衣的官員,引導他進入大殿,見到殿上香煙繚繞,
通往大殿的走廊兩邊,鬼卒森然羅列。陳鈞俯臥在台階下,忽然
聽見大殿裏菩薩向他宣告說:“你們家曆代忠厚,尤其是你母親
貞節清淨,孝順父母,同時敬神禮佛。因為這些善行,本來可以保
佑你考上貢士,而且命中還有一次科甲中榜及第的機會。且因你
自身平時作惡多端,毫無善行之念,早已讓神明削去你本來應該
享受的福祿。待你四十歲之後,你會慢慢地去承受自身所造的罪
惡報應。最不可原諒在不久以前,有人曾經送你一部《玉曆寶
鈔》,你既不敬信,又不轉送他人,故置此書隱匿不用,阻斷了你
為人行善之路,罪尤其嚴重。你將在八月暴亡,無法罪免。”
陳鈞他一聽這說,心裏恐慌之極,恍然大悟地一驚而醒。醒
過來的陳鈞,細想夢中情節,回想起去年赴金陵鄉試時,有一安
徽宣城的考生,讓他代為轉交一部《玉曆寶鈔》。由於考期匆忙,
顧不及轉送,帶回望江家裏。夢中之事如此巧合,這讓陳鈞不寒
而栗。然而這畢竟是夢,他陳鈞仍然不當一回事兒。
殊不知到了八月,十六日這一天上午辰時時分,陳鈞平白無
故地突發四肢冷涼、心神昏亂,汗如雨下。在昏沉之中,陳釣突然
想起前番那夢兆一說,深知自己觸犯神明,這會兒的他徹底願意
悔過自新。他堅持著找來紙筆,痛切懺悔地寫下了一篇疏文,深
痛惡絕自己的罪過之後,誓言痛改前非,發誓病愈之後立願印送
《玉曆寶鈔》、《陰騭文廣義》等書以贖自己罪過。疏文寫就之後,
陳鈞痛心疾首朗讀三遍,然後焚燒呈神明共鑒。
當晚,陳鈞又夢見受人引導來到一處大殿前。引導的神人人
內去稟告了陳鈞的悔過之意出來告訴陳鈞說:神明讓我轉告你
先行回去,所發誓願你堅決執行,千萬不可放鬆懈怠了。
第二天早晨起來,陳鈞頓覺神清氣爽、百病皆無。
仁熊娃聽完了這則故事,心裏好奇地問他的嶽丈:泰嶽大
人,小的有一處不明白。人食無穀雜糧,自然會有百病侵生。生
病之人,不求醫方藥治,這世上開設藥膳不是多此一舉嗎。
公孫員外一聽他女婿問話刁鑽,心裏原本不快。回頭一想,
自己年少時,比他的思想更為古怪。公孫員外想著了這,笑笑著
一語帶過地說:醫治有道,神明亦道,一陰一陽互為補救。
仁熊娃聽他嶽父這說,令他丈二尺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一半
是好奇,一半是不解地追根刨底的詢問:泰嶽大人,小的越鬧越
湖塗,何為陰、何謂陽,小的願聽泰嶽教喻。
公孫員外呷過一陣茶,興致勃勃地說:聽好!真想聽,當爹的
給你示喻明白。轉頭又問家院:要是覺得困,可以先回房睡覺。
家院一聽主人發下話來,立馬精神振作起來回話:員外好心
小人心領了,小的正昕的津津有味呢。
公孫員外聽家院道出了這番話,不用說他的語言誰都願聽。
既然有人聽他講故事,公孫員外這故事一講開來別想有完有了。
公孫員外又是一番慢條斯理地呷茶.然後心滿意足的幹咳數聲
潤了咽喉,接著講開了下邊的故事。
這一則故事,我要講述的是碧雲居士曜嚴先生的自述。
癸酉年五月,曜嚴先生校訂《玉曆寶鈔》,經過一個月時間校
閱這後完成付印。這時候,第二個媳婦生產,喜獲麟兒。不料七日
之內,嬰兒夜間哭啼不止,拒不吃奶,眼角漸黃。鼻子的準頭和麵
部神色全變了。醫生診斷之後隻說是熱滯的病。不知其實是撮口
臍風,也就是破傷風。我翻閱所有的醫書,忽然發現有一則治療
小兒臍風症,內容敘述:“凡是小兒初生之時,臍上有一條青筋,
上衝至心口、眼角、鼻準間、變成黃色;吮亂口鬆的叫臍風。可以
急用艾葉絨一團,放在臍上的青筋頭燒,青筋自然縮小一寸多;
再放到青筋上再燒,逐漸地青筋自會消滅。假如青筋已到心口,
就難救治了。”我趕快仔細審視嬰兒的身體,果然青筋上衝,快要
到心口了:馬上依法治之,青筋果然消滅了。
然而,撮口麵黃的症狀絲毫未減。無計可施之間,我令次子
向灶神許願,許願再印送《玉曆寶鈔》三百本,保我兒無恙。禱求
完畢,說是奇怪,嬰兒的麵色立即變紫。恰好一位農婦來我家裏,
見狀後熱心地用銀針撩劃了嬰兒牙齦數次,嬰兒立即止住了哭
聲開始吮乳了。急切中我再配上藥物料理,嬰兒病症瞬間全消。
事後我細細想來,翻書找見了救治之方,農婦恰好來到我家。這
意外之事無人指使,竟然由天作地合讓神明暗中促成了好事。
接下來,嬰兒健康成長,滿月之時我的長孫也突然患病。十
日裏高燒不退,四肢都起了紅點,斑疹的頭形類似痧症,藥物服
完後也毫無起色。由於是我又如法炮製,令長男再一次向灶神禱
求,發誓再重印一百本《玉曆寶鈔》保我長孫康愈。一夜過去,我
的長孫奇跡般地百病皆無了。
公孫員外講完了這則故事,然後又補充說道:這故事出自
《玉曆寶鈔》之中,筆者千真萬確地說,這是發生他家裏的事,也
說明那《玉曆寶鈔》對病症陰陽結合確實靈驗。還發下毒誓:親身
經曆、天地良心、絕無妄言。
仁熊娃聽到這裏,頻頻地不斷地點著頭說:這世間上一定有
神明,才有這如此的玄妙機會出來。人間煙火、一陰一陽,白天黑
夜分分明明。翁泰大人,能不能再講一則故事聽聽啊!
公孫員外見他的故事能吸引人,心裏象喝了蜜似的又甜又
高興。他嗬嗬一笑地問:還想聽嗎,老朽便再講一則故事吧。這
一則故事,仍然出自《玉曆寶鈔》故事中的故事。這則故事便叫:
賴賬殺人,冤魂索命。
公孫員外照說故事之前,總要裝模作樣地呷一陣茶,咳嗽數
聲,然後正襟危坐,有板有跟地講述下邊的故事出來:
話說徽州休寧,有一位小夥子姓詹名澤林。詹澤林年方二十
一歲,有鼻子有眼睛相貌堂堂的大小夥子。詹澤林的伯父,一直
在蘇鬆茂朱店幫忙著貿易差事,澤林呢也跟著他伯父學習生意
之道。他的伯父年事已高,道光十四年便撒手西去,留下一份家
業從此交與詹澤林打理。
有一天晚上,詹澤林忽然患病,發瘋似的狂言大叫:他說他
姓王,名叫王翠,王翠的丈夫也姓王,叫王平,夫妻倆原本浙江嘉
縣人。詹澤林自己,前生叫吳耀珍,是江西南昌人。吳耀珍去浙
江作客,與王平認識,二人一來二往交情很好。王平見吳耀珍財
迷心竅,昧著良心不認賬,激怒了王平拿刀刺殺吳耀珍。誰知道
這王平根本不是吳耀珍的對手,仇家未傷毫毛,自己倒讓仇家給
殺死了。
吳耀珍殺死恩人之後,潛逃回了南昌老家。王平的妻子王翠
向嘉縣令控告吳耀珍,縣令查案屬實簽發拘票從南昌將吳耀珍
拘拿歸案。吳耀珍獲釋之後,王翠去吳家討還借債。誰知這吳耀
珍閉門謝客,王翠想著孤身一人,自己走投無路,一乞之下吊死
在吳耀珍家門前。吳耀珍見王翠死在他家門口,當天便逃亡在
外,不到二年,吳耀珍饑病交加餓死在江湖。
轉眼嘉慶一十九年,吳耀珍投生在姓詹的人家,變成了今天
的詹澤林。王翠則冤死之魂,不願投胎,一直在尋找著報仇機會。
今兒夜機會來了,趁詹澤林伯父去世之後陰魂附體,讓詹澤林自
己狂呼大叫,自殘自虐地滿地打滾,全身上下皮開肉綻。
鎮上有一位汪朗亭先生,此人七十上多歲,見多識廣,博學
多才。見狀後設立香火,求王翠手下留情,並勸王翠冤冤相報何
時了。而且許願他願為詹澤林替她念經超度,求她放過。
王翠勉強答應說:我丈夫王平與我同行,船停靠在朱家巷河
邊,要我放過詹澤林可以,須為我等建一艘大船,男女鞋襪二雙,
冥資十幹。開船之時須辦神福,給水神犒勞。
鎮上另一位姚耕老先生,聽說了這事也趕來祭壇,向王氏夫
妻二人陰魂禱告,他願代人受過,出資刊印五百本《玉曆寶鈔》,
焚告天地神靈,代詹澤林撰文(即禱告文),設壇演送《救苦救難
真經》,再請高僧、功德道士替你夫婦超度,早日投胎人間富裕之
家,各覓福地,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姚耕先生言畢立即行動,
布置道場,請來高僧超度陰魂。
轉眼七月初六日,詹澤林睡夢裏隨王氏來到東嶽廟,受到神
明三十六杖冥罰責打,由王氏畫押從此結案再無糾葛。詹澤林呻
吟著從睡夢中醒來,讓現場眾人驗證他一雙大腿血肉模糊,杖痕
猶鮮。王氏去兮,詹澤林複生。
有詩證日:
冤冤相報何時了,冤家宜解不宜結;
善惡自招人所為,休論前世與今生。
前回書中說到仁熊娃為求生計隨嶽父去省城學做掌櫃,一
路上走州過縣曉行夜宿聽嶽父講了不少《玉曆寶鈔》中的因果報
應故事。這一日,一行仨人終於來到省城目的地,來到公孫員外
在省城開設的商鋪店行的家中。這段故事到此便告一個段落,回
頭要敘述與仁熊娃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表哥苗獨大。
話說苗獨大出生在富貴人家,從小便享受著優裕的環境生
活,接受著知識的熏陶教育。苗獨大福大命大,學習上進,讀書
有用,鄉試、會試、殿試一路上過關斬將連中三元,皇上封他官加
一等,回故鄉省城任都察司,管理著一個省市內各級官員的人生
仕途。苗獨大官不大權勢大,大到可以摘官貶官。當官的人說不
怕他那是官麵場上的話,誰不怕頭頂上的烏紗帽給他橫加指責,
幾時讓他摘掉不怕他還真不行。為了獨善其身,保住自己的烏紗
帽不掉。官場裏大大小小的官員,沒一個不行賄受賄。日久天長,
一股暗流賄賂之風形成了官場的利益鏈,吃虧的是老百姓,受苦
的也是老百姓。當官的人,無貪不當官。錢財出自何處,自然出自
老百姓身上。這樣一來,貪贓枉法,橫征暴斂曆朝曆代都皆如此,
不然如何去保住官、做大官。
話說苗獨大做了官,做夢都想不到一夜之間變成了暴發戶。
利令智昏,欲壑難填。苗獨大一見錢財來得這麼容易,他如何不
貪。苗獨大身邊的師爺,稱得上三朝元老,在他的職責內待候過
幾代人的官,算得上官場上的老油子。
這師爺姓刁名鑽,一看這名姓就讓人肉麻。刁鑽,聽著也讓
人心驚膽寒。刁鑽這人不光是圓滑處世,人性也刁鑽歹毒,吃人
都不吐骨頭的家夥他會善待人類嗎。偏偏這官場裏邊又離不了
心狠手毒的人,不然那錢財從何而來,不然那當官的如何去越做
官越大。
話說這刁鑽有一女名叫刁蟬,這可不是天下四大美女的貂
蟬,刁蟬比不上貂蟬倒也長得花容月貌,妖豔無比。刁鑽為了巴
結上司,投其所好,將自己唯一的寶貝女兒送給苗獨大為妾。苗
獨大從小便拈花惹草,惡習在身,如今又當上了官,掌上了權,三
妻四妾的見怪不怪。
苗獨大對刁蟬勝過愛一切女人,不是她長的美麗,是那刁蟬
從小便調教的好,知書識理是一方麵,賣弄風騷別人不可及。不
說別的,單是那床上功夫也如此了得,刁蟬變換著花樣讓苗獨大
欲罷不能,永遠地占有著她。刁蟬她自己呢,女人的渾身解數目
的是博得男人的愛。這樣一來,掌控了男人,男人便會對女人言
聽計從。
刁蟬有一位兄弟叫刁橫,人如其名橫行霸道在市井中尚有
名氣。如今這刁橫的親姐變成了都察司的夫人,橫蠻不講理的
刁橫從此如虎添翼,更加肆無忌憚地無惡不作了。這一天,刁橫
一幫哥們兒,遊蕩在市井裏邊。見大街上過來兩名女子,兩女子
一身素衣打扮,瞧樣子喪事在身。正是這兩女子一身素衣打扮,
麵容憔悴帶憂傷之戚,楚楚哀憐的模樣兒讓刁橫一見心生異端,
回頭對身邊的哥們們兒說:去,將兩人帶回家中玩玩。
這一幫哥們兒怎聽得這說,正閑的讓人悶得慌愁的沒處尋
樂子。一見這女人戚戚哀哀的模樣兒確實讓人心疼,心疼便玩
玩唄,開心開心有何不好。
哥們兒中有一位叫馬三的,馬三這小子原本不壞,自從跟上
刁橫這幫哥們,不壞也漸漸地學壞了。他一聽哥們兒對發喪的倆
女子產生了興趣,心裏不免驚疑地提醒哥們,咧大著嘴勸言道:
看見沒,人家有孝在身呢。
刁橫一聽馬三勸阻,怒目一瞪嗬斥道:你小子能,當我等眼
瞎了。哥們正是衝她倆楚楚哀憐的模樣來了興趣,幫助她倆高
興高興難道錯了。賊馬三,你給我聽好!今天這趟水歸你了。你
去將倆伊帶過來重重有賞。
馬三原本就不壞,沒有泯滅良心讓他說什麼也做不出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