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參加了兩次全國性的大型報告文學征文大賽,因為都寫了中國管道和石油管道人,居然都獲了獎。所以,我就在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掛了號,成為一名會員,每年也就有了報告文學創作任務。2003年,是中國管道人鏖戰西氣東輸工程火紅的年代。因此,今年的報告文學創作必須以西氣東輸為時代背景。我又一次打開了自己的記憶庫,很認真地搜尋著我所熟悉的石油管道人。西氣東輸,工程浩大,舉世矚目。所以必須突出它的政治性、科學性。於是,我把目標選定後者,鎖定在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科學研究院。又經過一番搜尋,最後決定寫一寫管道科學研究院的舉旗人——薛振奎。

因為我對薛振奎不是太熟悉,所以誠邀管道作家荊淑英同誌加盟。因為荊淑英曾經是薛振奎的同事和朋友,相互比較了解,采訪更方便也更容易。經過三次座談式采訪,我們很快就達成了共識:如果薛振奎的父輩是第一代中國管道人的話,那薛振奎包括與薛振奎同時代的管道建設者,無疑都可以稱為是第二代中國管道人。這是薛振奎的原話,我們決定就用這句原話作為這篇報告文學的題目:第二代中國管道人。

開 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能源工業發展迅速,但結構很不合理,煤炭在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中的比重均高達72%。大量燃煤使大氣環境不斷惡化,發展清潔能源、調整能源結構已迫在眉睫;西氣東輸氣田勘探開發投資的全部、管道投資的67%都在中西部地區,工程的實施將有力地促進新疆等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有利於促進沿線10個省市區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和經濟效益提高;西氣東輸能夠拉動機械、電力、化工、冶金、建材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對於擴大內需、增加就業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簡言之,啟動“西氣東輸”工程可將西部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與東部實現優勢互補,促進經濟發展;可帶動國民經濟許多部門,如鋼鐵、製管、建材及建築安裝行業發展;可解決困擾東部城市日漸嚴重的空氣汙染問題。西氣東輸工程規模宏大,管道西起新疆塔裏木天然氣田輪南,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上海10個省市區,幹線全長4200公裏。一個世紀的氣龍神話開始向世人莊嚴講述——

舉世矚目的西氣東輸工程2002年7月4日全線開工,這一氣勢恢弘的國家重點工程,正在成為21世紀中國西部大開發最輝煌的篇章!

被稱為西部開發“報春花”的西氣東輸工程,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舉措,這一特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超過1200億元、橫跨祖國腹地四千二百公裏漫漫長路,把東西部更加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必將大大推動包括新疆在內的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造福沿線10個省市區的各族人民。

氣龍昂首向東方——作為世界級的天然氣長輸管線工程,西氣東輸把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到了中國,而作為東方之子,作為建設者的管道人,更成為國人肅然起敬頻頻傳頌的動人詞彙。自1958年建成我國第一條集輸管道——克拉瑪依至獨山子輸油管道以來,管道事業經曆了40多年風風雨雨的發展曆程,造就了一支建設速度快、施工設備齊全、專業技術配套、能適應各種自然條件、作風過硬、能征能殺能打各種硬仗的管道建設鐵軍隊伍。西氣東輸曆經戈壁荒漠、黃土高原,江南水鄉,地形地貌極為複雜,氣候條件也各不相同,來自祖國各地的第二代管道建設者們正帶領著第三、第四代管道人,克服重重困難,如火如荼地奮戰在建設工地上。

在這支巨大的管道大軍隊伍中,有一個人始終與管道息息相關,緊密聯係。與管道的緣一生一世,與管道的情一世一生。熱愛管道,獻身管道,嘔心曆血地為管道工作,成為他30多年來孜孜以求樂此不疲的事業。為了這平凡而偉大的事業,他轉戰南北,東奔西走,叱吒風雲,所到之處無不留下一個管道人奮進拚搏的艱辛曆程。30多年中,他當過電氣工人,上過大學,做過技術員,當過管道三公司、秦皇島輸油公司黨委書記,任過南京幹校校長,主動請命赴西北指揮部搞施工建設,自加壓力報考碩士研究生,授命於危難時期重返教育戰線執掌教研……可以說是一個走過管道全程的人。雖年僅48歲,但經曆奇特非常人能抵,意誌堅定追求堅韌,沿著中國管道的走向留下串串奉獻的深深車轍。雖不是將軍將士一生戎馬,但卻近似將軍將士四處征戰,傾盡心智,出力流汗,奮發有為,為管道建設事業立下赫赫戰功。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科學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薛振奎。

走 進 管 道

薛振奎1955年4月出生於黑龍江省雞西市,父母在哈爾濱煤炭係統工作。高中畢業以後來到哈爾濱參加工作。北國的嚴寒造就他成為一個東北大漢,17歲時豪爽俠義為人淳樸的個性初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