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許多地方都有很多有關小人國的傳說和童話,人們最為熟悉的莫過《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描述,而《格列佛遊記》則向人們展示了小人國的世界,這裏人、畜、植物等一切物體的尺寸都隻有我們的1/12。那麼,現實世界中到底有沒有“小人國”呢?
“紅榴娃”的傳說
我國關於“小人國”的傳說,可以從許多古書中找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清朝學者紀曉嵐在其所著《閱微草堂筆記》中兩則關於小人的記載。其中一則是說:在迪化(今烏魯木齊),當地百姓經常看到身高隻有1米的小人,男女老幼都有。每到紅榴樹開花時,這些小人便折下榴枝,編成小圈戴在頭上,成群結隊唱歌跳舞。他們的聲音細如鹿鳴,悠揚婉轉。因為小人喜歡戴紅榴,便稱之為“紅榴娃”。當時丘縣(今河南省輝縣)一名官員丞天錦,奉旨去巡視牧場,曾抓到一個小人,將他帶回去,仔細端詳後發現,他們的胡須和毛發都和我們平常人一樣,可見不是什麼山鬼之類的妖怪。
南美洲的“小人國”
在南美洲也一直流傳著“小人國”的故事:在安第斯山上曾有過一個神秘的“小人國”。這個國家的人民雖然身材很矮小,但體格卻健壯剽悍,生性凶猛好鬥。他們與鄰近的阿拉巴霍族人長期浴血奮戰。他們越戰越猛,很少有人戰死,但阿拉巴霍族人卻被他們殺死了大半。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們所在區域突然發生的一次火山爆發,徹底摧毀了整個“小人國”。這個勇猛而神秘的“小人國”在地球上消失了。
“森林之子”
在非洲中部紮伊爾東北依多利地區生活的俾格米人身材也非常矮小,平均身高1.4米,該部落約有5萬人口,他們自稱為“森林之子”。他們的膚色並非黑色,而是深棕色,頭發垂直,不如一般黑人那樣鬈曲。他們至今仍過著原始生活,喜性遊牧,以采集蘑菇、堅果、莓子和捕捉野獸為生。盡管他們與外部世界已有幾代人的接觸,然而至今沒有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小矮人住在河邊用樹葉和樹幹構築的圓頂小棚裏,他們懂得從蛇身上取毒,將毒液塗在箭頭上射殺野獸。他們有火種,但習慣生食,至今,他們仍處在原始社會。
古老的矮小民族
在孟加拉灣東海上的安達曼群島,也居住著一個古老奇特、與外界隔絕的矮小民族。這些人的麵部闊、鼻梁直、皮膚顏色像煤炭一樣黑,或呈稍帶微紅的茶色,頭發黑短而略卷曲。他們身材矮小,成年男子一般身高為1.4米,最高者不超過1.6米。
有些學者認為,這個民族起源於史前時期,是遠古內格裏托人的後裔。有些學者不同意上述論斷,他們認為,這個民族起源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尼羅格人種(尼羅格人種學上的名稱,意思是黑色人種)。有些學者認為,這個民族與居住在非洲剛果和安哥拉密林中的俾格米人是同類人種,同屬世界上最矮小人種。如果真的是這樣,在遠古時代,他們是怎樣從非常遙遠的非洲來到亞洲的呢?這是令考古學和人種學家們迷惑不解的一個謎。
以上種種關於“小人國”的看法是否真實可靠,還有待考古學家和人種學家們繼續深入探索和研究。
迷點聚焦:地球上真的存在“小人國”嗎?“小人國”的人個子有多高?
迷外之音:在我國台灣省桃園縣坐落著一座以“小人國”為主題的遊樂園,該園成立於1984年7月7日,麵積達0.3平方千米。這裏的景觀部分包括中國各地和各大洲景觀區,概括了世界各國代表性建築物的縮小版;遊樂部分包含各式各樣刺激好玩的設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