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全科醫學基本概念(1 / 3)

全科醫學正式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隻有40餘年,是基層醫療或社區衛生服務的主要臨床學科,對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健的目標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國引入該學科隻有20多年的曆史,隨著全科醫師製度建設的推進,全科醫學在醫療衛生服務體係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發展全科醫學已成為科學發展與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 全科醫學

(一) 全科醫學的定義

全科醫學(general practice,GP)又稱家庭醫學(family medicine),在不同國家或地區,由於社會曆史、政治、經濟、文化、衛生保健體係的不同,以及思維與表達習慣的差異,其定義有一定差異。

美國家庭醫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AAFP)於2005年重新給家庭醫學的定義是:“家庭醫學是將生物學、臨床醫學和行為科學的知識與技能整合為一體的,為患者及家庭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健康照顧的臨床醫學專科。家庭醫學服務範圍涵蓋所有年齡、性別、每一個器官係統和每一種疾病。”

歐洲區世界家庭醫生組織(WONCA Europe)給全科/家庭醫學的定義是:“全科/家庭醫學是基層醫療中一個有著自己獨特教育內容、研究和循證基礎以及臨床活動的學術性臨床專業學科。”該學科有如下特點:① 定位於基層醫療的臨床專科;② 有自己獨特的臨床工作內容和方式;③ 科學研究及其獲得的證據具有特殊性;④ 有自身的教育培訓體係。

參考美國家庭醫師學會和歐洲區世界家庭醫生組織的定義,根據我國對全科醫學的基本認識和基層醫療實際情況,國內學者將全科醫學定義為:全科醫學是一門麵向個人、家庭及社區,整合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學,以及人文社會學相關內容為一體的臨床二級學科。

(二) 全科醫學的特點

我國的全科醫學定義基本概括了國內學者對全科醫學的認識,體現了全科醫學的基本特點。

1、全科醫學是臨床二級學科是與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專科並列的學科。全科醫學已正式出現在2009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的“臨床醫學”之下,表明全科醫學作為一門臨床二級學科已得到規範。2011年10月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全科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在全國啟動,為開展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2、與其他臨床二級學科不同全科醫學不是生物醫學向縱深發展的產物,不以疾病的生物學診治為主要目標,而是以滿足民眾的基本健康需求為目標,具有其獨特的價值觀與方法論。

3、全科醫學內容廣泛民眾的經常性健康需求是廣泛的,因而全科醫學涉及的生物醫學學科及內容也很廣泛。全科醫學為滿足民眾的經常性健康需求,需要整合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學、人文社會學相關理論、知識與技能,甚至包括傳統醫學如中醫中藥學,形成自己較寬廣的學科內容。

4、全科醫學是現代綜合醫學模式形成或轉變過程中的產物全科醫學體現了現代綜合醫學模式對臨床醫學的基本要求,學科內容還包括從生物、心理、社會三個層麵認識和處理健康問題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

5、全科醫學的研究對象是社區居民服務對象不分性別、年齡,不論有病無病,不管是哪個係統或器官的疾病;居民的基本醫療、康複及預防保健需求,都是全科醫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三) 全科醫學與相關學科的關係

1、全科醫學與公共衛生及預防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內容有很多的交叉,但各有不同的側重。前者側重於宏觀調控,而後者側重於中觀和微觀調控與監測。二者整合在一起形成一門獨立的與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等並列的一級學科。

各國學者對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的定義大同小異。

世界衛生組織(WHO)采納美國學者的定義是:通過有效組織的社會努力來預防疾病,延長壽命,促進健康的科學和藝術。社會努力包括改善環境衛生、控製傳染病、開展健康教育、提供疾病早期診斷和預防性醫療服務、建立社會體製以保證每個社會成員享有維持健康的生活條件等。

英國學者給公共衛生的定義是:通過集體或社會行動,維持與促進公眾健康的科學、技能及信仰的集合體。

我國學者認為,公共衛生是以社會和群體為對象,以宏觀調控、監督執法、宣傳教育為手段,以控製群體疾病、提高公眾衛生水平為中心,調動社會力量,共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科學。

預防醫學(preventive medicine)是以人群為研究對象,應用生物醫學、環境醫學、臨床醫學和社會醫學的理論,以及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方法,研究疾病發生與分布規律以及影響健康的各種因素,製訂預防對策與措施,擬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及提高生命質量為目的的一門科學。預防醫學重點研究環境因素對人群健康的影響,研究人類麵臨的人口與環境、健康與疾病等問題。

全科醫學與公共衛生及預防醫學的關係十分密切,主要表現為:①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相關理論與知識是全科醫學理論基礎的組織部分;② 全科醫學的臨床預防服務,是現代預防醫學三級預防策略在基層醫療保健中的實踐,能有針對性地消除或減少居民患病危險因素,早期發現、診斷與治療疾病,並使慢性病患者和病殘人等得到有效的社區康複;③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研究方法,也是全科醫學開展科研與社區診斷重要手段。

2、全科醫學與社會醫學社會醫學(social medicine)是19世紀發展起來的一門醫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交叉學科,從不同層次研究人群健康與社會因素、行為因素的關係,研究具有社會性的醫學問題和衛生事業管理等內容,為製訂衛生事業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以及更新衛生工作觀念提供理論依據。社會醫學的研究成果豐富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內涵,推動了醫學模式的轉變和新型健康觀的形成。

全科醫學與社會醫學關係密切,主要表現在:① 社會醫學研究與倡導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新型健康觀、大衛生觀等理論,是全科醫學理論基礎的組成部分;② 全科醫學以社會醫學的理論為指導,開展臨床醫療與社區健康照顧,豐富了全科臨床實踐的內容與方法;③ 全科醫學運用社會醫學的方法,研究居民的基本健康問題與需求,擴大了全科醫學研究的範圍;④ 全科醫學對社會醫學的整合與應用,豐富了社會醫學的內涵,促進了社會醫學的發展。

3、全科醫學與替代醫學所謂“替代醫學”(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是“主流醫學”(西醫)以外的其他醫學或醫療方法,包括各國的傳統醫學如印度的佛陀醫學、中國的中醫學(中藥、針灸、推拿、火罐、太極、氣功等),飲食療法,心身療法(冥想、坐禪),物理療法(自然療法)和磁療法等。美國設立了國家替代醫學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NCCAM),專門承擔對其他的醫學及健康照顧體係、醫療方法、藥物和器械的研究。

由於西醫學(“主流醫學”)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許多疾病無法診治或效果不佳,各國民眾常常樂意接受經實踐證明切實有效的本國、本地區的傳統醫學或醫療方法(“替代醫學”)。所以,替代醫學在各個國家或地區被廣泛應用。各國醫生用替代醫學的技術或方法去治療那些西醫認識不清、無法診治或療效不佳的疾病,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得到民眾的信賴。

全科醫學在適應不同地區民眾健康需求的過程中,通過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等的調整,形成了具有顯著地域、民族、文化、習俗特征的臨床醫療內容與方法。在中國,民眾普遍喜愛或接受中醫藥療法,因而中國的全科醫學應當整合傳統中醫的理論知識與診治方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全科醫學理論體係,使全科醫學能更好地滿足民眾的健康需求。

二、 全科醫療

(一) 全科醫療的定義

全科醫療又稱家庭醫療,美國家庭醫師學會1999年把家庭醫療定義為:是對個人及家庭提供連續性、綜合性衛生保健的醫療專科;它是通過整合生物醫學、臨床醫學和行為科學的知識與技能而形成的專業;家庭醫療的對象包括所有年齡、性別的人,以及各器官係統的各種疾病。

澳大利亞皇家全科醫師學院(The Royal Australian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RACGP)給全科醫療的定義是:全科醫療是醫療保健係統的組成部分,它整合了現代生物醫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相關內容,為個人、家庭和社區提供初始的、連續性、綜合性、協調性照顧。

綜上所述,結合我國社區衛生服務情況,全科醫療可定義為:是運用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學、中醫學和社會學的方法,為居民提供基本醫療保健服務的,以解決社區常見健康問題為主要目標的基層醫療。

全科醫療是我國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社區全科醫療是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