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和諧蘭成渝(1 / 3)

第四章 和諧蘭成渝

據中國管道係統的權威媒體《石油管道報》2006年8月3日頭版頭條報道:蘭成渝“12.19”盜油案作出終審判決,兩名主犯被判處極刑。

報道稱:(2006年)7月27日上午9點,震驚全國的管道公司蘭成渝成品油輸油管道“12.19”打孔盜油案結案:兩名主犯丁漢勤、羅興國被四川省廣元市公安法警押赴刑場執行槍決;1名主犯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其餘5名案犯分別被判處5至8年有期徒刑。據悉,這是我國首例實施死刑判決的成品油管道打孔盜油案件。

管道公司副總經理王惠智代表管道公司發布這一消息,《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日報》、《光明日報》、《法製日報》、新華網等16家媒體對此案件進行了報道。王惠智重申了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管道設施安全的重要意義,介紹了管道公司實施管道安全保護專項整治預期目標和工作情況。王惠智呼籲企地聯動、企警聯防、企民共建,營造反打孔盜油、清理違章占壓的良性環境,保障國家能源動脈的安全暢通。

“12.19”這起驚天大案雖已落下帷幕,但留給人們的深刻印象卻依然是觸目驚心。

據中國石油管道蘭成渝輸油分公司經理杜景水介紹,當時蘭成渝管道內輸送壓力大概6個兆帕,相當於60個大氣壓,如果油柱對著人,可以把身體刺穿。他說,當時全憑著消防隊員和技術人員冒死用濕沙袋壓堵漏口,幾經反複,才將噴射的油柱壓下來。

此次泄漏造成清江河河水嚴重汙染,石油類超標7951倍,致使寶成鐵路中斷5小時57分,蘭成渝輸油管道停輸油14小時38分,泄漏90號汽油440個立方,造成蘭成渝輸油公司損失400餘萬元。

“現在想起來都後怕,如果當時處置出現任何差錯,如果現場出現哪怕一個火星,我們這些人今天就不能坐在這裏了。”杜景水心有餘悸地對記者說:“也是萬幸,那列火車通過時,空氣裏汽油濃度還比較低。如果管道破裂時間再早幾分鍾,火車通過時摩擦鐵軌產生的熱量很可能會引爆汽油。而一旦爆炸,不僅當地周邊的居民和基礎設施被毀,裝滿汽油的管道肯定會發生爆管——沿著管道所到之地一路炸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杜景水“喊山”

杜景水從蘭成渝輸油管道的建設者到管理者,他對這條管道傾注了太多的心血。所以,他參與建設蘭成渝,他直接管理蘭成渝,他更加熱愛蘭成渝。同樣,他也和沿線人民一樣更加堅決地保衛蘭成渝。

“喊山”,是一個管理者的責任。杜景水“喊山”,是想讓沉睡在大地下麵的管道油龍保持清醒的狀態。同樣也是想讓生活在這條管道沿線的人民群眾始終保持警惕的精神。所以,杜景水很忙,找他采訪也不那麼容易。為了真實體現杜景水的精神風貌,我就以杜景水“喊山”為題,援引一些同行采訪杜景水的片斷。杜景水曾不止一次地吐露他的心裏話:“作為管理者每天就如坐在火山口上一樣,成品油管道打孔盜油後可直接銷髒,同時其危險性高於原油和天然氣管道。”可見,杜景水的壓力非常大。正因為如此,他才天天“喊山”——安全重於泰山!

早在2003年,杜景水在任成都輸油管理處黨委書記的時候,他就接受過記者的專訪。杜景水對蘭成渝安全運營的問題與對策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現摘要實錄如下:

成都輸油管理處黨委書記兼蘭成渝管道保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杜景水,就蘭成渝管道安全生產情況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談了自己的看法。

據杜景水介紹,一方麵,蘭成渝管道落差高達2240米,是國內目前輸送距離最長、口徑最大、壓力最高的成品油管道。該管道途經黃土高原、秦巴山區、四川盆地及成渝丘陵,地質條件差,落差大,沿途山洪、山體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極大地威脅著管道的安全運行。另一方麵,蘭成渝輸油管道采用了國內和國際上最為先進的輸油技術和設備,全線運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數據采集和監控、摸擬仿真等自動化係統,可以對輸油管道全線實行監控、調度及運行管理。總體來看,如果沒有人為破壞和大的自然災害,管道長期安全、平穩運行是有保障的。但是,從當前的社會環境看,一些單位和個人對這條輸油管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輸油管道安全保護常識。目前,已經發現了在輸油管道安全保護範圍內修建公路、搭建房屋、擴建圍牆、開挖魚塘、放炮開山、堆放炸藥和腐蝕性物品等嚴重影響管道設施安全的苗頭,這些問題對公共安全也構成了極大的危害。

杜景水說,影響管道安全運營的因素除了自然災害和由於人們缺乏保護意識對管道造成損害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打孔盜油犯罪活動。當前,國內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鋌而走險,在現役輸油管道上打孔盜油的案件屢屢發生。目前國內在石油管道上盜油作案的手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一是先進行踩點,選擇逃生道路;二是在當地找聯絡員,觀察管道保護規律;三是雇傭社會上的專業打孔隊打孔盜油;四是組織油罐車盜油;五是團夥作案,采取放哨、打孔、租罐車、雇司機、銷髒一條龍作案,相互之間單線聯係,作案主謀在幕後操縱;六是地點選擇一般是交通便利且隱蔽處,或有房屋等掩體隱蔽處;七是直接在管道上打眼或挖好通向管道的地道後打眼放油。

關於蘭成渝輸油管道的安全保護工作,杜景水認為重點是建立“三大體係,一個網絡”。一是建立企業與地方政府的管道保護體係。去年,中油股份公司先後向蘭成渝輸油管道途經的三省一市(甘肅省、陝西省、四川省、重慶市)發出了關於加強“蘭成渝輸油管道保護的函”,得到了這些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目前,這三省一市已製定並下發了“關於加強蘭成渝輸油管道過境段安全保護工作的通知”。二是與地方公安係統合作,建立企警聯合聯防體係。成都輸油管道處已先後與沿線各級公安機關製定了聯防責任製,保證管道特別是難點、重點段管道的安全。三是建立企業內部嚴密的自保體係。成都輸油管理處通過增加巡線工,充分利用高新技術等手段,基本實現了對管線安全運營的科學監管。一個網絡是指龐大的群眾安全保護網絡。目前,成都輸油管理處通過印發管道保護宣傳手冊等多種有效手段,向沿線廣大群眾宣傳蘭成渝輸油管道的重要意義、確保管道安全運營的重要性以及有關油氣管道保護的法律文件,不僅提高了沿線群眾的管道保護意識,而且基本形成了一個群防群治的保護管道的良好局麵。

“12.19”打孔盜油事故發生後不久,中國石油報的記者就於2003年12月31日對已擔任蘭成渝輸油分公司經理的杜景水進行了一次專訪。主題就是“為了蘭成渝管道長治久安”。現摘錄如下:

蘭成渝輸油管道“12.19”打孔盜油事故給當地經濟和管道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給西北、西南油品供應造成了很大壓力,社會影響惡劣。近日,記者就蘭成渝輸油管道的安全保衛工作采訪了蘭成渝輸油分公司經理、黨委書記兼蘭成渝輸油管道保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杜景水。

杜景水說,蘭成渝輸油分公司作為這條管道安全運營的責任主體,為確保管道安全高效運行,保障管道沿線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做了大量艱苦而細致的工作,最終取得了沿線各級地方政府和相關職能、執法部門的支持,保證了蘭成渝輸油管道投產以來安全平穩運行。

從當前的社會環境看,一些單位和個人對這條長距離大口徑的輸油管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輸油管道安全保護意識。目前,已經發現了幾十起在輸油管道安全保護範圍內的占壓管道的行為。特別是在全國開展“整治油氣田及輸油管道生產治安秩序專項行動”期間,一些膽大妄為的不法分子利欲熏心,鋌而走險,在蘭成渝輸油管道上打孔盜油,對輸油管道和公共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危害。

據杜景水介紹,蘭成輸油管道安全保衛工作目前麵臨的問題:一是尚在協調的部門占壓點整治難度較大。二是在宣傳管道保護條例中,管道企業在深入到鄉村人口集中地宣傳時,規劃、國土、鐵路、公路等有關部門缺乏相關的地方性政策。三是無專職管道管護的公安人員。

杜景水認為,在管道安全保衛上應進一步明確管道保護條例執法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製定管道上發生的一般、較大、重大破壞案件和被占壓事件的地方政府的有關職能部門受理、工作傳遞、責任追究的規章製度,努力營造管道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嚴格法規執行的嚴肅性。

杜景水在談到管道今後的安全保衛工作時說,蘭成渝輸油管道自投產以來,基本上是安全平穩運行,“12.19”打孔盜油事故是第一次發生的重大事故。通過這次打孔盜油事故,進一步證實了蘭成渝輸油管道的安全形勢十分嚴峻。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充分發揮現有技術的作用,組織有關人員認真研究分析技術防範措施,以便更好地將人防和技防緊密結合。在具體工作中,一是進一步加強同公安機關的緊密配合,形成合力,綜合治理,集中清理、解決危及管道安全的隱患,嚴厲打擊侵害管道及擾亂正常生產治安秩序的嚴重犯罪活動;二是大力加強組織領導和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加強巡線員、值守員的管理和教育,加大巡線力度,增加夜間管線巡邏密度;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群眾知法、懂法、守法的法製觀念和自覺遵紀守法意識;四是狠抓責任製度落實,查找與地方政府、公安、消防配合工作中的漏洞;五是深入開展企警、企地聯防、聯治、聯建活動,鞏固已取得的成績,確保蘭成渝輸油管道的長治久安。

2006年10月26日,我以石油報告文學作家的身份,與中國石油管道公司企業文化科的於明東科長一起飛往成都。杜景水在他的辦公室接受了我對他的采訪。我給他提了四個問題,原計劃采訪兩個小時被他自己打破了。杜景水思維敏捷,能言善辯,應對媒體采訪的經驗十分豐富。作為蘭成渝輸油分公司的掌舵人,他的思路十分清晰,目標十分準確,措施十分得力。我還采訪了他身邊的幹部、機關工作人員以及基層的員工,他們都對杜景水十分信賴。上班八小時內杜景水是領導,八小時下班後杜景水是家長。可見杜景水的威望有多麼的高。采訪期間,我被蘭成渝和杜景水感動了。所以,我寫了一篇采訪見聞,題目就是《和諧的企業和諧的家》。這篇采訪見聞揭示了蘭成渝創造和諧的一個公式:企業---人---家---企業。這個公式代表著企業的良性循環。杜景水創造大循環的理念,使社會和諧,宣傳管道;使企業和諧,熱愛管道;使家庭和諧,獻身管道。我的采訪體會是,蘭成渝是我們中國管道的一麵旗幟。這麵旗幟將指引我們建設好中國管道的一流企業。為了讓大家更深刻地了解蘭成渝,了解杜景水,我把我寫的這篇采訪見聞《和諧的企業和諧的家》作為這篇報告文學的相關鏈接附後,讓讀者朋友們共同分享蘭成渝之美。這篇采訪見聞已在《石油管道報》2006年12月4日第3版頭條發表,蘭成渝輸油分公司已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長效機製”出胎

如何實現蘭成渝管道的長治久安?怎樣才能保障蘭成渝管道的長治久安?這不僅僅是杜景水思考的問題,同樣也是管道公司和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思考的問題。成品油管道的運營管理,在中國仍是一件新生事物。所以,很多管道專家都發出了同樣的聲音,要保障輸油管道的安全,必須建立長效機製,加快管道立法。

作為蘭成渝輸油管道的直接管理者,杜景水在《新安全》2004年第八期上刊發署名文章:《輸油氣管道安全之憂》——從“蘭成渝”輸油管道特大盜油案談起。杜景水除對“12.19”案件進行回顧與總結外,還對蘭成渝輸油管道的安全現狀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現摘錄如下:

蘭成渝輸油管道是否安全運行,直接關係沿線甘、陝、川、渝、雲、貴等地區社會經濟發展。

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驅使,不惜鋌而走險,在輸油管道瘋狂作案,打孔盜油,給國家和企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直接危及輸油管道的安全運行和正常生產,給管道沿線環境和人民生活造成嚴重威脅。反打孔盜油的工作異常艱難。

輸油氣管道的不安全因素涉及諸多方麵,但主要來自自然毀損和人為破壞兩方麵。該管道途經黃土高原、秦巴山區、四川水網及川渝丘陵,地質條件差,落差大,沿途山洪、山體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極大地威脅著管道的安全運行。村民建房等占壓輸油管道,盜油分子打孔盜油也給管道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

盡管我們和沿線相關部門做了很多工作,但這些保護措施還遠遠不夠。目前,影響蘭成渝管道安全最大的不可控因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麵:

一是蘭成渝管道沿線的一些單位和個人對這條長距離大口徑的輸油管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輸油管道安全保護常識。目前,在輸油管道安全保護範圍內修建公路、搭建房屋、擴建圍牆、開挖魚塘、開山放炮、植樹等嚴重影響管道設施安全的行為屢見不鮮,這些問題對管道和公共安全都構成了極大的威脅。蘭成渝輸油管道自建成投產以來,據不完全統計,管道沿線已先後發生192處管道被占壓事件,至今僅有65處得到較好解決,而還有127處久拖未決。

二是管道沿線很多地方都是無人或人煙稀少地帶,聯防力量不夠,由於管線長,人員少,使管線的巡護、聯防存在“盲區”。

齊抓共管方能確保能源運輸安全

為確保管道安全,蘭成渝分公司每年都投入幾百萬元用於管道安全保護,還與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門聯合,與管道沿線“三省一市”的公安部門簽定了管道安全保護協議,同100餘個派出所簽訂了管道安全保護責任書。

石油長輸管道是工業的“血脈”。犯罪分子瘋狂在管道上打孔盜油盜氣,使企業管理重心不得不從以前的管道運行管理轉到管道保衛和管道防範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

為此,在管道保護過程中,我們盡可能地調動了企業可以調動的力量:通過雇用管道沿線鄉村“有影響力”人物的親屬作為巡線員,對管道實施管理,防止在管道上濫挖亂建和打孔盜油事件的發生。僅在蘭成渝輸油管道,就招聘了211名巡線員。在管道沿線放電影,發放印有管道保護條例的年畫,撲克牌;公布舉報熱線,重獎舉報人等,公司除了每年為211個巡線員支付100多萬元報酬外,還需要發生大量的管道保護費用。

輸油氣管道既是國家的能源基礎設施,也是企業盈利的資源,若將有限的利潤大量地投入到管道保衛上,那麼建管道的經濟意義又從何而談?

現在有些地方的地方保護主義太嚴重,打擊油區犯罪時總能看到地方保護主義的影子。就打擊打孔盜油犯罪來說,渠道之一是斷掉盜油分子銷髒渠道,取締一些地方的小土煉油廠,但由於這些小煉油廠是地方稅收的重要組成部門,有些地方受利益驅動,地方保護主義盛行,鏟除小煉油廠,並非一帆風順。

打擊打孔盜油的犯罪行為往往需要多方聯動,如果得不到地方的支持,也隻能是事倍功半。有時管道工作人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盜油分子抓到,移交當地公安機關,而得不到重處,過後不久這些盜油分子還會繼續盜油,而且一次比一次有經驗,一次比一次猖狂,逐漸由昔日“油耗子”變身“油老虎”。

2001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的《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明確規定了管道企業和管道設施沿線地方政府均負有保護管道設施安全的義務和責任,但沒有對打孔盜油氣等行為規定有力的製裁措施。雖然後來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司法解釋規定:用破壞性手段盜竊正在使用的管道中的油品,構成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但從目前執行情況看,各地處罰不一,個別地方還存在著以盜竊罪對盜油的犯罪分子從輕判處現象。

呼喚管道立法

近幾年來,不法分子在全國範圍內的輸油管道上打孔盜油作案達千餘起,每一次都造成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環境汙染。“12.19”案件是蘭成渝管道建成以來的第一起打孔盜油案,其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不良影響在國內乃至國際上都是很壞的。

這起案件之所以沒有發生次生災害,是因為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和管道企業快速反應,采取的措施科學果斷。盡管警方在事後迅速破獲了這起案件,也將主要犯罪人員抓獲,但不嚴懲打孔盜油分子,不及時打擊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很難保證蘭成渝管線不再出現類似的事件。

我們在解決管道占壓和反打孔盜油方麵做了許多工作,但收效甚微,原因是沒有行政手段和執法手段。地方政府應嚴格按照《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的規定,多從行政的角度對管道設施加強監督管理,采取有效的執法手段打擊滋生非法占壓和打孔盜油行為,以保證社會經濟“動脈”的正常運行。

管道安全保護工作涉及社會大環境和社會治安諸多方麵,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管道安全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必須上升到全社會共同保護公共設施安全的高度。除管道管理者外,管道沿線政府部門和附近群眾也應參與到管道的安全保護工作中來,因為管道運輸是為全社會和整個國家服務的,並不是管理者一家的,沿途政府和附近群眾理應對管道的安全切實負起責任來。各界人士都來關心輸油氣管道的安全問題,希望通過人大立法來解決監管不力的狀況,建立以“政府主要監管,管道企業配合”的強力安全保護機製,徹底消除影響輸油氣管道安全的各種人禍因素。

鑒於目前管道保護的嚴峻形勢和其他方麵的諸多不協調,要真正使輸油氣管道得到有效的保護,亟待立法,使管道運輸這一運輸產業健康發展,真正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

長輸管道,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國家非常重視,各級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視。為保障輸油氣管道的長治久安,甘肅省率先建立了蘭成渝輸油管道保護長效機製。現將甘肅省經委2006年7月13日頒布的蘭成渝輸油管道保護長效機製摘要實錄,也為各條管道沿線的地方政府樹立起一麵旗幟,讓更多的地方政府也像甘肅省一樣,盡快建立輸油氣管道保護長效機製,讓共和國的地下長龍不受任何侵害,享受和諧久安。

甘肅省初步建立蘭成渝輸油管道保護長效機製:(摘要)

蘭成渝輸油管線全長1250公裏,目前是國內距離最長、輸油能力最大的成品油輸油管線,是通往西南的能源大通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它貫穿甘肅境內508公裏,沿途地形複雜,溝壑縱橫,維護其安全運行的任務非常艱巨。近年來,甘肅境內沿線市縣政府和蘭成渝管道分公司從保平安、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不斷增強做好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監管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切實履行政府監管職責,加強企配合,推行警企聯巡,初步建立起蘭成渝輸油管道保護的機製。

1、 地企聯合,共建管道保護的組織體係。省、市縣三級建立了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聯係會議製度,沿線各市縣(區)成立了蘭成渝輸油管道設施工作聯席會議領導小組,由市縣主管領導任組長、經委、公安、國土、安監等部門參加,具體協調指導管道保護工作。管道沿線縣(區)政府與管道企業簽訂管道保護協議書,進一步明確責任、目標、措施和要求,建立溝通和協商機製,從而構建了企地聯合的管道保護體係,營造了管道保護的良好環境,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