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認識蘭成渝(1 / 3)

第一章 認識蘭成渝

“蘭州—成都—重慶”輸油管道,簡稱“蘭成渝”成品油管道。

這條管道建設初期,我曾以管道電視台記者的身份,跟隨工程前線指揮部從蘭州出發,一路翻山越嶺,進行過踏勘采訪。

蘭成渝輸油管道工程是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和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工程,是中國石油為解決西北成品油外運及西南成品油銷售而新建的,也是國內第一條長距離、大口徑、多品種采用順序輸送的成品油管道工程。它的建設投產,有效地緩解了西北成品油入川的鐵路運輸壓力,保障了西北地區煉化企業生產後路暢通,促進了西南地區成品油平穩供應。

蘭成渝輸油管道起自蘭州市西固區北灘油庫,經甘肅、陝西、四川、重慶三省一市,最後到達重慶市伏牛溪油庫。管線全長1251.9公裏,設計壓力10兆帕,年設計輸量為500萬噸。在建設中,管道公司項目經理部實行項目經理負責製、工程建設監理製、招投標製和合同製等管理,發揮質量監督作用,強化HSE管理,工期、質量、投資和安全環保等項目目標得到有效控製,工程建設執行了基本建設程序。

蘭成渝輸油管道作為國內第一條大口徑、長距離成品油管道,工程概算總投資38.34億元,工程決算投資35.04億元,管道具有輸送壓力高、管線落差大、多品種多分輸以及水力工況複雜等特點。這條管道在充分調研國內外成品油管道設計的基礎上,運用目前世界上公認的SPS軟件進行管道輸送工藝係統分析,通過采用變管徑、變壁厚及設置減壓站方式,解決管線大落差問題,根據不同輸量,各站采用流量控製和壓力控製方式達到係統運行。

蘭成渝輸油管道工程1998年12月18日隧道工程和道路工程先期開工建設,2000年10月22日正式打火開焊,2002年6月30日完成管道施工任務,2002年7月5日蘭州首站進油,10月18日首批油品到達重慶,管道投產一次成功。

蘭成渝輸油管道的建成,的確給沿途三省一市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福音。早在2002年8月31日,山城重慶就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為“黃河水第一次流到重慶”而熱烈歡呼。新華網重慶頻道是這樣報道黃河之水第一次流到重慶的:

“蘭州—成都—重慶”(蘭成渝)輸油管道全線建成,用於試驗管道的19萬方黃河水,已於7月6日從蘭州出發,本月27日淩晨到達重慶伏牛溪終點站。這是黃河水第一次流到重慶。

預計正式通油將在10月中下旬。這條能源大動脈,每年可輸送250萬噸油到達重慶。蘭成渝輸油分公司杜景水說,這將保證我市10年之內“不缺油”。目前重慶全市全年用油150萬噸左右。

昨天,副市長趙公卿檢查了蘭成渝管道重慶段的安全保衛工作。

“蘭成渝”輸油管道西起甘肅的蘭州,途經四川的成都,終點在重慶的伏牛溪。這條投資40億元,全長1251.9公裏的輸油管道,年設計輸送柴油、汽油500萬噸,是目前國內輸送距離最長、口徑最大、壓力最高的成品油管道。

“蘭成渝”輸油管道原設計終點在成都,是重慶市政府和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積極爭取,後經國務院批準才把它延伸到重慶來。該管道的建成通油,將緩解我市柴油、汽油供應時緊時鬆的狀況。

2005年4月8日,國務院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蘭成渝輸油管道工程竣工驗收委員會主任委員黃維和,與中國石油管道公司的主要領導在四川成都交接了《蘭成渝輸油管道工程竣工驗收鑒定書》,標誌著這條管道正式通過了國家級竣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