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幸福分數式(1 / 1)

尤培堅

今早上是個星期六,雙休日啊,天氣不錯,心情挺好。看衣櫃裏的衣服褲子比較淩亂,就帶著小女兒折起衣褲來,看著一疊疊的衣物堆得高高的,女兒很高興,在我的身邊跑來跑去。突然,才兩歲多的她竟然說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爸,你休息一下,我來折。”她的語音清晰,而且充滿稚氣,我先是一愣,然後開心地笑了:這孩子,這麼小就這麼懂事。我愛憐地摸了摸她的頭,我感到很快樂。

這個快樂,是我的小女兒帶給我的。

中午,我煮了一鍋稀粥,然後還弄了一盤西紅柿炒蛋,外加一道涼拌空心菜。我們一家三口,吃得津津有味。沒有太多的油腥味,飯菜清淡,我們卻吃的踏實,滿足。飯後,每人還喝了一小杯的涼茶,我感到很快樂。

這個快樂,是粗茶淡飯帶給我的。

下午午睡醒來,我打開一本清代作家李漁所著的散文集《閑情偶寄》,看那些來自古代的文人在書中道飲食談頤養,文章中沒有政治色彩,沒有血腥拚殺。在平平淡淡,平平和和的文字裏,流淌著一種寧靜致遠,淡泊優雅的氣息。這時,一股清新的風從窗外湧了進來,我不禁站起來,小心地推開窗戶,看著窗外的野草野花在鄉野隨風搖曳,是那麼地自由自在,我感到很快樂。

這個快樂,是一本好書帶給我的。

如果說快樂就是幸福,那麼,人的一生,大多數人所擁有的幸福大體是相等的。這種大體的幸福,我們可以稱之為總幸福,但是,這些總幸福分散在我們的生活的每個時間段裏麵,分散在我們瑣碎的生活細節裏麵,分散在我們林林總總的思維裏麵……

突然,我想起這樣的一個分數式:幸福感=幸福方式/總幸福。是啊,我們的生活不就是由很多是片段組成的嗎?我們的生活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人能夠捕捉到生活中最細小的幸福,由此感動和快樂,於是,他們在眾多的生活的細節中串接了幸福的點點滴滴,這樣,在幸福感=幸福方式/總幸福的幸福分數式中,這些累計的點點滴滴就擴大了分子,在分母相同的情況下,分子越大,分數值(幸福感)就越大。而那些在屑碎的生活中常常鬱鬱寡歡的人,他們的分子就越變越小了,於是,在分母相同的情況下,他們所擁有的幸福感就越來越低下了。

是啊,細看我們的身邊,隻有那些能夠捕捉到生活中每一個微小的幸福,然後再細心體味快樂的人,這樣的人才是最具幸福感的人啊。

本文首發2008年6期上《青年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