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三):宮變(1 / 2)

公元253年(魏嘉平五年、吳建興二年)八月,伐魏遭受重挫的諸葛恪回到了建業,神經敏感的他自知自己這一次顏麵掃地,朝堂之上雖然沒有人指責他,但諸葛恪內心卻感覺到每個人都在用蔑視的目光看著自己,背地裏所說的話似乎也都是對自己的非議。

為了守住自己的自尊心,諸葛恪愈發變得剛愎自用,他發現自己出征之後在吳帝孫亮的授意之下,孫峻和全公主開始大幅度的調整朝中重臣的職位,這令他感到極度恐慌,因為他自己也十分清楚和全公主之間的關係早已經貌合神離,吳帝孫亮對他的專權也多有不滿。

擔心地位不保的諸葛恪,開始秘密為自己謀劃一條全新的出路

一方麵諸葛恪秘密與遠在長沙的廢太子孫和聯係,暗中表達了自己想要扶助他重新登上天子之位的意願,另一方麵他派人送信給坐鎮江陵的陸抗,希望坐擁荊州兵權的他能夠在這件事上和自己站在一條陣線上,一麵到時遭遇阻力可以鎮得住局麵。

令諸葛恪感到失望的是,無論是陸抗或是孫和,所給予的答複沒有達到他想要的結果。

孫和回信道,自己早已經不是太子,更沒有參與朝政的意願,更何況如今的吳帝孫亮並無失德之處,自己應當遵守先帝孫權的安排,不應行大逆不道之舉。

除此之外孫和還勸諸葛恪不要做這種巨大的政治冒險。

而陸抗在收到諸葛恪的信後並無任何回複,就好像從來沒有這回事一般,這讓諸葛恪非常惱火,自知無法指望陸抗站在自己一邊的諸葛恪,仍舊沒有任何打消念頭的意思,他擅自派人前往武昌修葺宮殿,打算擇機發動政變將孫峻、全公主誅殺,隨後自己在武昌擁立南陽王孫和為敵,徹底消除所有的威脅。

可是他的一舉一動早已被全公主所派遣在他府中的密探所得,並且絲毫不差的彙報了上去,一見諸葛恪決意謀反,全公主意識到再不下手很有可能會被諸葛恪搶得先機,於是他立刻聯絡孫峻、孫綝兄弟,聯合起來將諸葛恪謀反的事實上告孫亮。

孫亮得知之後也深為驚恐,他立刻授予了孫峻全權處理諸葛恪謀反一案的權力。

得到孫亮的允許後,孫峻便與全公主密謀以邀請諸葛恪赴宴為由,在席宴上部署了埋伏。

當時有同情諸葛恪的知情人暗中通報了孫峻意圖謀害諸葛恪的消息,諸葛恪心生疑慮,但還是在不知情的滕胤勸說之下,如約赴宴。

雖然諸葛恪在飲食方麵格外謹慎,隻飲用自己攜帶的『藥』酒,但還是沒有逃脫得多孫峻的暗算,最終在席宴之上為孫峻親手斬殺,時年五十一歲。

諸葛恪去世之後,吳國的朝政迎來了全新的局麵:

孫亮擢升孫峻為丞相大將軍,總覽全國軍政,而孫峻由竭力討好於全公主孫魯班,兩人互為表裏,至此到孫峻去世的這段時間內,吳國的朝政全由他二人多把持

吳國朝政的巨變傳出之後不久,司馬昭和司馬炎等人也安全抵達了洛陽。

一到洛陽司馬昭便立刻趕到了長平候府麵見自己的大哥司馬師,而一直擔心他安危的司馬師,看到司馬昭總算是有驚無險的歸來,心裏的一塊石頭也算是放下了。

當時司馬孚也在場,在簡短的戰事彙報之後,司馬昭便著重描述了在小槐裏遇刺的經過。

一提到這個話題,在場所有的人表情就格外嚴肅,司馬孚從懷中掏出了一張布帛遞到了司馬師的麵前:

“這是擊退了吳軍之後,有人匿名送給我的”

司馬師當著司馬昭的麵展開了布帛,兩人在同一時間發現了上麵所寫的兩個字:

叛徒

“看樣子我們之前的猜測並不是杞人憂天”

司馬師看完之後將布帛遞到了一旁的鍾毓手中:

“能夠用這種口吻來稱呼三叔的,也就隻有他們那一幫人了。”

司馬昭隨即問鍾毓說:

“稚叔先生,能不能從字跡方麵來查?”

鍾毓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