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有一種夢想在青年時代(1 / 3)

北大西洋暖流終年帶來的溫暖濕潤的空氣,將緯度頗高的西歐打造成了適宜人類居住的美好家園,與歐洲大陸隻有一個狹窄海峽相隔的一個叫大不列顛島的地方,受這種氣候的影響尤為強烈,但是,這不一定是好事。

“嗨,峰,今天的天氣真的是糟糕透了!”一個金發藍眼身材高大勻稱的白種人縮著脖子推開門,邊翻箱倒櫃的找衣服邊說,“這操蛋的天氣,我懷疑今天的氣溫與南非是一樣的,我應該看南非的天氣預報,這樣就不會穿錯衣服了。嗯,找到了,在這……”

他又像與人說話又像是碎碎念一樣的嘀咕著。

坐在房間盡頭的寫字台前,正對著電腦屏幕若有所思的一個黑發黑眼的黃種人像是沒有發覺房間裏有人進來一樣,從始至終都在對著屏幕“發呆”。

白人換好衣服後,發現那個黃種人沒有理會自己,於是走到對方背後,伸手拍到肩上,用中文說道:“孫韶峰同學,作為你三年的室友兼同學,我鄭重的通知你,我們的畢業答辯在上周就已經結束了!你不需要再把自己埋到書和電腦裏了。我們現在需要的放鬆,例如去酒吧看英格蘭的比賽,還有你們中國隊的比賽,而不是在這裏對著電腦寫什麼……”說到這裏,白人湊到屏幕前,讀出了對話框上的名字——淺談中日海戰史。接著他疑惑的問到“你之前不是寫過關於中日海戰史的論文了麼,怎麼還寫?”

孫韶峰抬起頭白了一眼這個英俊的白種人,然後將屏幕裏的文章選出來一部分,並用英語解釋到:“你看,這篇論文的時間是從公元7世紀開始的,主要說的也並不是中日之間的海戰,而是海權對中國的影響。有中日海戰,隻是因為每個階段中國曆史上很多的轉折點都幾乎與日本有關而已。至於標題名稱,請無視它,因為這個文檔的確是我之前寫的中日海戰史。”

“哦?從公元7世紀開始的?我感興趣了,以前你寫的關於中日海戰的論文都是在19世紀之後的,在之前你們和日本人有什麼樣的海戰,我還不清楚呢。”白種人說著就坐拉過椅子坐在了孫韶峰的一旁,準備傾聽孫韶峰的論述。

“咳咳,米勒-布雷特納同學,你要看的世界杯怎麼辦呢?”孫韶峰稍有興趣的看著這個英國朋友。

“拜托,現在才下午兩點,我相信你會在四個小時內講完的。”米勒一臉無奈的說道。

“額…英格蘭的比賽在六點?”孫韶峰瞪大眼睛驚訝的問道。

“對啊,一直是六點啊。你可別告訴我你這個英格蘭加曼聯球迷竟然不知道今天的比賽時間啊!否則作為一個曼徹斯特人,我會鄙視你的。”米勒一臉不可置信的說道。

“擦,早說啊。害我在這裏糾結了那麼久要不要看比賽的問題。”

“你剛才在那不理我其實是在考慮要不要去看球!!!我還以為你在考慮你的論文呢!你個…二貨。這次我說對了吧。”米勒扶額掩麵道。

“好了好了,算你厲害,會說中文了。對了你別打岔,還想聽不。”

“想想想,快說給我聽聽,不過,你用可要用英文說啊。雖然我跟你學了三年中文,可是也僅僅隻能生活自理,像曆史裏的這些專業詞語,我可聽不懂啊。”米勒一臉可憐的對孫韶峰說道。

“額…剛才咱倆說了這麼多話,難道都不是英語?”孫韶峰故作驚訝的說到,接著安慰道:“你的中文其實很好了,你要拿出你們英國人的自信來,我相信等你到了中國,肯定會有一波又一波的中國妹子向你身上撲去的。”

“得了吧(中文)。我大學隻談過兩個女友,你卻談了二十個多個女友。本來還想讓你給我介紹中國女孩,可是你的女友卻連一個中國人都沒有。你根本就是一個非典型性中國人。”米勒情緒低落得說。

“那麼你也是個非典型性英國人啊。再說了,我也給你介紹過中國女孩,為此我怕你喜歡的中國女孩喜歡我,我可是一直不敢談中國女友啊,你自己不珍惜,怨誰。”

“你還說!就因為這樣,那些中國女孩都以為我和你在一起!!雖然我不是gay,但是我是個英國人!(中文)”米勒憤憤不平的說道。

“咳咳,你用反了。”孫韶峰一臉無奈的說道。

“額…’雖然…但是’不是這麼用的麼?”

“你用的沒錯,但裏麵的主語反了。”

“靠,中文真難!好了,快點給我講吧,趁我還沒有氣炸前。”

“好的,那麼現在,孫韶峰教授的知識講座就要開始了。不過這就當咱們大體概述了,一些細節就不說了,否則真的四個小時也說不完。”孫韶峰拿起桌子上的杯子喝了點水,潤了潤嗓子之後,繼續說道:“中國人最早開始進行海上運輸與貿易,從漢朝開始就已經有所涉獵,但直到唐朝,才將海上貿易發展到一個比較高的層次。但由於當時絲綢之路的繁榮,掩蓋了海上貿易的蓬勃發展。在那個時代,整個東亞海域,甚至包括印度洋地區,唐朝的的造船技術都是最頂尖的,所以在這個時期,唐朝所麵對的海上威脅主要還是天氣因素。在唐朝滅亡之後,由於北方絲綢之路被堵,宋朝大力的發展海上貿易,在這個時期的中國海上力量是空前強大的。北宋神宗豐元年間(1078-1085)的鋼鐵年產量達到了15萬噸,工業革命後的英國在1788年鋼鐵產量才達到7.6萬噸。也得意於當時鐵產量的增加,宋朝的士兵們才能穿著32公斤重,由全鐵打造成的盔甲與蒙古大軍大戰50多年,並且還取得了超過70%以上的勝率。”

“提問!既然有這麼高的勝率,可為什麼最後還是被滅亡了呢?”米勒迫不及待的問出了自己的問題。

“首先,是民意。宋朝是一個高度發達的社會,同樣是北宋神宗豐元年間,城市化率達到了30%以上,超過了清朝的“康乾盛世”的9%,而現今的中國在前幾年才剛剛達到30%的城市化率。

曆史,並不總是進步的。

同時宋朝政治上也非常透明公開。宋朝的政治上沿襲了隋唐以來民主開明的政治政策。而當時的民意認為,一旦宋朝收複北方失地,政府肯定會增加南方賦稅以恢複北方地區被蒙古破壞的基礎設施。所以很多次宋朝高層想要收複北方失地的提議,都被基層沸騰的民意給彈了回來。不過也因為這樣,給宋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其中有兩個現實的原因。

第一,是負重。美軍現在的標準製式裝備全重在15公斤左右,而當時南宋軍隊的負重,僅盔甲就有32公斤重,一場戰役打完,士兵能站著就很了不起了,根本無法追擊,而無法追擊就無法收複失地。第二,是機動性。由於唐朝的民族政策的影響,致使宋朝根本就沒有產馬地,而當時的戰馬就相當於現在的坦克。宋朝隻能拿人的身軀去抵擋滾滾的北方騎兵,這就又回到第一個問題了,若想保護人,就需要防護,於是負重就上去了。而負重增加之後就無法快速機動,最終宋朝與北方戰役永遠是對方進攻,宋朝防禦,接著防禦勝利,想要出擊卻不能出擊,等到北方騎兵恢複元氣後再來犯宋,最終整個宋朝就被連年的戰事給生生耗死了。我跟你說過的嶽飛的故事,就是這種不能出擊的縮影。嶽飛的戰鬥幾乎都是防禦勝利,按照正常戰役順序,在敵方潰敗之後要出擊收複失地,宋朝軍隊完全可以憑借著厚重裝甲的優勢,步步為營,一步步的壓縮北方軍隊的機動空間,逼迫敵方進入陣地戰。我們都知道,騎兵一旦沒了機動空間,就與待被割宰的羔羊沒有區別了。可是嶽飛為什麼沒有出擊,真的是宋高宗、秦檜那十二道金字牌?

想想我之前說的話,是民意。隻不過秦檜也是一個小人,他誇大了民意的影響,使得宋高宗害怕了。畢竟對於一個皇帝而言,統治下的人民永遠比一塊沒有價值的土地值錢。這才令秦檜發金字牌招嶽飛回朝。當然,斬嶽飛這件事情是徹徹底底的秦檜的問題,所以秦檜跪在嶽飛墓前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但嶽飛撤兵這件事的深層次的起因,你也看出來了。拋開當時的社會情況不說,單說海貿的話,也從側麵證明了海貿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如果沒有海上貿易給宋朝續命,宋朝抵抗北方女真人、蒙古人的輪番轟炸的時間至少要縮短一般半。宋朝通過海運,壯大了造船業,提升了鐵產量,並聚集了巨額的財富用來購買這些鐵產品,生產出武器,裝備軍隊,提升戰鬥力。這個循環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循環很像,隻不過在生產上不是工業化,財富用途則是為了防禦。要知道,南宋時期,中國——隻是南宋地區——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5%,但卻占了世界75%的經濟總量。可以想象一下到底是消耗了多麼大的一筆財富。”孫韶峰起身去倒了杯水。

米勒托著下巴,擺出一個思考者的姿勢說道:“嗯,雖然這裏的書都編撰的有些出入,畢竟要那些自大的西方人承認一個東方的國家在11世紀就達到初步發達國家水準是非常困難的。但還是能看出宋朝經濟的強大,而且我沒有想到的是,隋文帝時期的政治政策你們能用到宋朝,那應該有四百多年吧,真了不起。隋文帝可是拿破侖最崇拜的皇帝啊,果然偉人的偉人就是牛逼。

哦,關於那個循環,我認為你說的沒錯。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機隻是一個標誌,根本上是提升生產力,接著具體的表現就是通過海上貿易的發展,帶動采礦、冶鋼、造船業等一係列產業的發展,最終又通過海運將世界各地的廉價原材料帶回英國,形成一個超大的產業循環,最終達到創造財富的目的。”

“若想獲得廉價原材料,就需要降低成本,於是你們就選擇了搶奪其他地區的資源並使用奴隸或販賣奴隸以增加勞動力人口。還有,你也是西方人吧。”孫韶峰緊了緊披在身上的睡衣,坐了下來。

米勒尷尬的摸了摸鼻頭“咳咳,不要說的那麼直白好麼。在這裏是被稱為文明世界帶領落後世界共同進步的文明行為。好了好了,咱們跑題了,你繼續。”

孫韶峰也不以為意,在英國四年,他已經習慣了這些自譽為紳士、文明人的歐洲人幹著**才幹的下三濫的事情卻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來給自己鍍金的行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逐利行為在西方社會完全是一種光明正大的事情。在中國也許大家在明麵不會做的如此露骨,但在西方,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