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期末將至的時候,父母最關心的就是幼兒園教師給寶寶的評語是什麼,有的父母喜歡欣賞寶寶的優點,希望看到教師多誇獎自己的寶寶;有的父母希望教師給出真實的評價,對寶寶提出批評建議,再根據教師的評價去糾正寶寶的不足。其實,教師給出的評語都是客觀的,既有對寶寶肯定的一麵,也會指出寶寶的不足之處。父母要正確理解教師給出的評語,不要把測評結果當做衡量寶寶優劣高低的標準。
當寶寶把幼兒園教師給出的評語拿回家給父母看時,父母應該怎樣理解這些評語呢?下麵給出幾個評語,告訴父母應如何從評語中獲得信息。
評語一:你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小朋友,你畫的畫充滿想象力,你做的小青蛙精巧可愛,你唱的歌像百靈鳥那樣動聽,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喜歡你!希望你以後主動大方地向我們每個人展示你的才藝,積極地參加大家的活動,那樣會得到更多人的關注。
分析:
這是一個在特長方麵表現突出的寶寶。在才藝方麵,他得到了教師和小朋友的肯定,深得大家的喜愛,但是在其他方麵似乎表現平平,表現得有點被動。缺少和大家的互動交流,在大家麵前缺乏自信,不善於表達自己,表現欲不強烈。
父母的做法:
對於寶寶已有的特長,父母要幫助他繼續保持並提高,給寶寶展示才能的機會。可以和教師商量,美術課上,讓寶寶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並在小朋友麵前介紹自己的作品。音樂課上,讓寶寶做全班小朋友的領唱。對寶寶表現不足的舞蹈、朗誦等,請教師多給寶寶表現的機會,有利於增強寶寶的勇氣和自信。
寶寶還缺少與小朋友的交流,那麼父母就要多培養寶寶的交際能力,多帶寶寶去一些公共場合,比如超市、遊樂場、公園等,讓寶寶與不同的人接觸。還可以邀請一些小朋友來家裏玩,增加寶寶與小朋友的感情。
評語二:老師和小朋友都認為你很勇敢,像個小英雄,打針的時候不哭,晚上睡覺不怕黑。你樂於助人,幫助小朋友穿鞋子,安慰小朋友不哭。你做事很有主見,常常帶領其他小朋友玩得很開心。在遊戲比賽中,你也常常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不過,如果你能多聽取別人的意見,向小朋友多學習學習,你會變得更加厲害!
分析:
這個寶寶不僅聰明能幹,還喜歡幫助別人,而且表現欲望很強烈,是個孩子王。他做事很主動,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但從評語中可以看出,他又不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喜歡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寶寶自尊心很強,往往不能承受挫折,不允許自己失敗。
父母的做法:
父母給了寶寶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寶寶在物質上得到滿足,精神上得到嗬護和關愛,加上教師的讚揚,讓寶寶的一切都太“完美”。在生活中,有必要給寶寶增加一些小挫折,讓寶寶全麵地認識自己。遇到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永遠沒有挫折,沒有人永遠是第一名,讓寶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多發現別人的長處。
告訴寶寶,驕傲使人落後,不思進取就會失敗。要謙虛地向小朋友學習,大家一起努力,才能促進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評語三:聰明可愛的你,遊戲玩得很厲害,無論是拚圖,還是搭積木,別的小朋友都玩不過你。學習上,你總是表現得很活躍,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總是回答得很精彩,常常有過人之處。聰明的你要多和小朋友一起分享,遵守遊戲和活動中的規則,隻有大家一起分享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你說對嗎?
分析:
這樣的寶寶聰明靈活,活潑好動,表現積極。有著良好的表達能力,能主動與人交往,喜歡在教師和小朋友麵前表現自己。但是在突出自己的同時,不顧別的小朋友的感受,影響了別人。教師喜歡這個小朋友樂於表現自己,但同時又希望他大度,多理解別的小朋友,學會和別人分享。
父母的做法:
對父母來說,寶寶是家裏最重要的一員,自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寶寶身上。一直處在光環下的寶寶,變得自私,驕傲,霸道,不懂得與人分享。父母要讓寶寶知道,每個人都是很重要的,不能隻顧自己舒適就侵占別人的空間。
除此之外,父母還要培養寶寶的自控能力,教會寶寶如何與人分享。在家裏,不要以寶寶為中心,過於遷就寶寶。在外出遊戲和親子活動中,讓寶寶多參加一些多人才能完成的遊戲,讓寶寶學會與人合作和分享。多向其他小朋友學習,在與人分享的過程中使自己得到提高。
專家提示
隻有讀懂、理解教師的評語,才能讓父母深入了解寶寶,同時也會加強父母和教師的交流,一起幫助寶寶改進。隻有家園真正地互動起來,雙方才能知道自己需要做出什麼努力。請每個父母和教師都認真地對待每一份幼兒評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