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海門(1 / 2)

蜀地多奇山,巍峨綿延,氣象萬千。其間多怪山奇景,變化百出,往往有鬼斧神工之妙,而山中多虎豹豺狼,凶狠異常,遊人遠來,往往成了野獸果腹之食。又當地居民心智未開,文化不通,加之天災人禍,以為群山之中,居住著神仙妖魔,時而流傳山中有劍仙之說,時而又有嗜血妖魔之說。蜀地群山,因此成了世間一片清淨地。

悠悠千載,轉瞬即逝。世間佛教昌盛,道教衰敗,金佛座下香火不斷,道德天尊兩目積塵。是年,一名落魄書生功名不就,南下遊山玩水,以解煩憂。這日書生見蜀山奇絕,果然聞名不如一見。雖有好心人勸阻,讓他莫要進深山之中,以防不測。不料書生大笑一聲:生死有命天注定,小子去也!大袖一揮,頭也不回往群山深處走去。

真是福緣到,刀山火滾也不怕。書生一路行來,如是閑庭散步,在山中住了一夜,一頭野獸也沒碰見。第二日,書生又走了一程路,並未遇見鄉民說的神仙鬼怪,反而見識了不少美景,正當書生以為是百姓愚昧,以訛傳訛,眼前的景象,著實嚇了他一跳。

眼前聳立的,赫然是座通天巨峰,山體沒入雲層,目不得見。待書生徒步登山,費了三天三夜之功,渴飲山間水,饑食樹上果,終於攀上通天峰頂。通天峰自山腳起,上行不遠,便有一處天然山洞,自下而上,共合九九八十一之數。書生來到山頂,竟從山洞之中,尋得一卷仙家劍術,又服下麒麟內丹,功力大增。仙家劍術玄妙之極,卻是從道家之學變化而來,書生自幼學習道學,見了這卷劍術,喜不自勝,悉心研讀。三十年一過,劍術大成。喜得山間清淨,並無出山的打算,隱居通天峰上,鑽研道家之學,百年過去,憑著天賦異稟,從道學之中悟出一套玄妙功法,取名為“九法道訣”。書生所創的這門功夫融合陰陽,為曠古絕今之絕學,大喜之餘,欲出山去世間走一遭。

臨行前,書生在山洞前摘下幾根野草,隨手卜了一卦,一看,卻是震上坤下的豫卦,利建侯行師。書生一愣,心裏笑道:我一介落魄書生,學了幾門仙家道術,便要去行軍打仗不成。隨即又想,如今神功大成,何不在此開山立派,留下千古名聲。是以書生打消了遠行的念頭,認為自己已集道法之大成,更名道成子,在此創下“山海門”一派,寓意囊括天下山川大海。誰能料到,後世赫赫有名的山海門,卻是在道成子一念之間誕生的。

道成子功力參化,神功無敵,堪稱當世第一人,無數人慕名而來,拜入門下。一時間,山海門名聲大噪,門中弟子人才輩出,隱隱有成為世間第一大修仙門派的勢頭。

世間輪回,生死有道。道成子八百六十六歲那年,自覺死期將至,遂將最喜愛的九名弟子喚來,以九法道訣分而授之,九人各得一法,又以手抄的九份“天影神劍訣”傳授,囑咐道:這門天影神劍訣,乃為師從數門仙家劍術中悟得,神妙無比。你們九人得此兩門功法,代代相傳,我山海門必定永盛不息。說到此處,或許是道成子覺得心願已了,吐出了殘留的最後一口氣,就此仙逝。

以通天峰為中心,周邊共有九座奇山,九名弟子各據一座山頭,謹遵先師遺訓,以所得功法傳授弟子。果不其然,山海門日益強盛,成了世間第一大修仙門派。

不料山海門的壯大,激起了妖魔兩族的懼意。妖族八大部落,聯合魔族陰山鬼門與玉仙教兩大門派,於中秋之夜,傾巢出動,夜襲山海門。這一戰,山海門實力雖強,卻終究敵不過妖魔兩大族的聯合,加之其他修仙正道不知有此大難,無法伸出援手。一夜之間,山海門險遭滅門。幸得九山首座合力施展九法道訣,九法合一,生出偌大威力,浩蕩九天,風雲變色。妖魔兩族心生懼意,隻得放棄撤退,待他日尋得破解之法,卷土重來。

經此一戰,九山首座耗盡精元,第二日便陸續離開人世,九法道訣與天影神劍訣兩門功法,來不及盡數傳給弟子。偌大的山海門,眾弟子將所學的這兩門功法,拚湊起來,也隻是些零碎片段。此後,山海門日益衰敗,漸漸成了世間的末流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