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課 一切皆存你心中
這一部分是第二十四課,本課程的最後一課。
如果你每天都花幾分鍾時間做每一部分的練習,你將發現生活能給你想要的東西,隻要你在生活中有所期待。你可能也會同意這樣的說法:思想實在是壓倒一切的,它博大但又並非遙不可及,它具體明確,合情合理,非常實用。
這種理解現在是、過去也是眾神給予的禮物。正是“真理”解放了人們,不僅僅將人們從局限中而且從傷悲、焦慮和擔心中解脫出來,同時這條原則也不會隻對某個個人有效。不論你的思維習慣怎樣都不會有什麼差異,道路就在前麵,認識到這一點難道不令人興高采烈嗎?
如果你更願意接受宗教,史上最偉大的布道者已經鋪平了道路讓每一個人都能跟上。如果你在心理上對物理有偏見,這個原則將運行得非常精確。如果你傾向於哲學,也許師從柏拉圖或者愛默生,但不管哪種情況,你還是會獲得不同程度的力量,盡管它們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理解了這條原則,我認為就是得到了古代煉金術士孜孜以求而又無法獲得的秘密,因為它解釋了頭腦中的黃金是如何轉化為心中的黃金和手中的黃金。
{1}科學家第一次宣布太陽位於太陽係的中心,而地球圍繞著太陽轉,這讓很多人詫異,恐懼不安。整個想法一看就知道是錯的,毫無疑問,太陽在空中走過,任何人都能看到它落於西山之後,沉沒於大海之中。學者們憤怒了,許多科學家認為這觀點實在荒謬,但最終事實說服了所有人。
{2}我們說鈴鐺是“帶響聲的物體”,但是我們知道,鈴鐺所能做的就是在空氣中發出振動。如果這些振動達到每秒鍾十六次,人能夠辨認它們發出來的聲音。人也能夠聽到每秒達三萬八千次振動的聲音。如果振動速度超過這個數字,又會歸於安靜。所以我們知道,聲音不在鈴鐺中而是在我們的心中。
{3}我們都會說太陽是“發光”的,也會這麼去思考。然而我們知道太陽隻是釋放出能量在以太中產生高達每秒4億萬兆次的頻率振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光波。所以我們知道所說的光實際上就是能量的一種形式,也就是光波運動在頭腦中激起的反應。如果上述數字繼續增高,光就會有顏色的變化,每一次顏色變化都是由於更短更快的振動造成的。因此盡管我們說玫瑰是紅的,草是綠的,天空是藍的,我們知道其實顏色就在頭腦中,我們所感知到的顏色是光波振動的結果。如果光波的振動開始低於每秒4億萬兆次,它們就不再是光,我們感知到的就是熱了。因此,很明顯,不能根據對已知信息的感覺認識事物的本質。如果這麼做,我們就會認為是太陽而不是地球在動,地球是平的而不是球形的,天上的星星是閃爍的光點而不是億萬顆恒星。
{4}任何形而上理論與實踐的整個框架包括兩部分:了解真實的自己和你所生活的世界。知道想要和諧,你就必須考慮和諧。想要得多,就必須多考慮。做到這一點,必須顛覆感覺到的東西。
{5}如果知道疾病、不足和限製的每一種形式不過是錯誤想法的結果,你就會認識到“能解放你的真理”。你會看到群山如何被移走。如果對這些山脈包含有懷疑、恐懼、不信任或是其他形式的沮喪情緒,它們就不再是真實的了,不僅僅要搬走這些山峰,還要把它們扔到大海裏去。
{6}你要做的就是讓你自己相信上述說法。做到了這一點就不會覺得思考真理那麼難了。真理,正如顯示的那樣,包含有必不可少的原則,能夠清晰地表現出來。
{7}那些用心理療法治療疾病的人認識到了這條真理,在自己和他人的日常生活中證明了這一點。他們知道生活、健康和富足無處不在,隨處可見,那些讓疾病困擾折磨的人都還沒有認識理解到這一偉大原理。
{8}所有的都是思考創意的結果,因而也就是心理的結果。疾病和生活匱乏都是心理的狀況,因為這樣的人沒能理解真理。錯誤一旦去除,相關的條件也就不複存在了。
{9}去除這種錯誤就是保持冷靜,理解真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就能為自己或他人思考了。如果你學會建構追求的心理意象,這將是所有結果得以保證的最簡單最快捷的途徑。如果你不會,可以通過討論得到結果,在說服自己論斷確有真理的過程中得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