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20年代的上海被人們稱之為“東方巴黎”和“大上海”,它和中國的其他城市不一樣。上海是威震八方的亞洲和遠東的第一大都市,經濟和文化也是空前的發達,大上海的電影院也是不計其數,在好萊塢上映的電影,很快就可以在上海的電影院看見了,上海它是吸引著全世界人們前來工作旅行的一個國際自由港。
而在這千萬人潮之中,有一個人叫做陳啟銘的,是山東人,他原是和家裏人一起在濟南做生意的,陳啟明在大學裏受到過新試教育。他不願意一直留在父母身邊,所以隻身一人來到上海,希望在這裏能有一片自己的天地。
陳啟銘在上海的近郊暫租了一間屋子,他也知道要想在上海立足,就先要有一份工作,碼頭倒是有很多的工作,但那些工作不是他要做的,他是念書的,沒有幹活什麼重活,可以說是手無縛雞之力的。
陳啟銘在街上找工作時,總是要拿著他的那個手提箱,手提箱就好像是他的武器,拿在手裏就有一種安全感,就像在街上的警察,手裏拿著槍是一樣的。
陳啟明坐在了路邊的長椅上,手裏拿著一份報紙全神貫注的看了起來,手提箱放在了一邊,那個手提箱是從上大學開始就跟著他了,時間久了,也許就對它產生了一種心靈感應的吧。
箱子被別人提走了,他在看報紙並沒有看見,但似乎可以感覺得到,就扭頭看了一眼箱子,發現箱子不在身邊,已經被別人提走有20到30米遠了。
陳啟明收起報紙就追了上去,箱子裏其實沒有貴重的東西,但是他對箱子的感情是貴重的,所他還是要拚了命的要把箱子追回來,偷箱子的人也是拚了命的逃跑,陳啟明也是一直窮追不舍。
箱子裏麵的東西都是書,雖然不值什麼錢,但是卻很重,賊人拎著一個很重的箱子,跑遠了體力自然不支。他實在是跑不動了,陳啟明一直跟在後麵,雖然是沒有負重,但也是確實沒有跑過這麼多的路,也是跑不動了,他們的速度也都是慢了下來。
箱子上麵並沒有上鎖,賊就想著箱子這麼重,可以把箱子打開了,把值錢的東西拿出來,帶起來也就輕便些了,誰知打開箱子後,一看裏麵淨是書,就一把把箱子給丟掉了,最後還不忘說了一句,“媽的,不就是幾本書嗎,你還追的那麼急”。
書散落了一地,箱子也被丟到了大街上,陳啟明走了上去,收拾起地上的書,又重新放回了箱子,心中暗自慶幸,總算是有驚無險了,還好是賊不識貨啊。
收拾好了的陳啟明不知到此時自己是身處何地,一路上是跟著賊跑過來的,忘記了回去的路,隻好拎著箱子,在路上漫無目的地走著。
在這裏,前方像是一個學校,路旁邊停著一輛黑色的汽車,有兩個人站在汽車的一邊。
這時有一個十二三歲的女生,從學校裏出來了,她是上海大亨李元榮的女兒,名字叫做李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