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大街
王大街不是一條街,是吳頂鎮上的“名人”。
王大街有個綽號叫街劃子,到底和街掛上了鉤。
王大街原來在鎮上的富有石英砂廠工作,因為偷同事吳小妹的一塊水晶,被廠裏開除了。本來,偷一塊普通的水晶,也沒必要開除一名職工。問題是,大美女吳小妹的這塊天然水晶是廠長陳富有送的,而且不是一般的水晶,是非常奇特的水膽水晶。更奇特的是,這塊水晶的形狀非同尋常,可以說非常獨特——形、神酷似男性生殖器,這如何像話?這不是等於把廠長陳富有和吳小妹的關係公開化了嗎?所以,開除一個王大街也就合情合理了。
王大街離開富有石英砂廠,便在水晶大市場租半截櫃台,做起了水晶製品批發的生意。但王大街畢竟不是做生意的料,加上櫃台小、投入少,生意做不起來,最多批發一些不值錢的手鏈、項鏈、耳墜和一些不起眼的小飾品,幹了大半年,混一口飯吃都困難,抽煙隻能抽兩塊錢一包的一品梅,連五塊錢一包的綠南京都抽不起。
人窮誌短,就是說王大街的。王大街開始散混了。熟悉他的人會拿他開心,說:“大街,轉轉啊,找到好水晶沒有?”王大街環顧左右,敷衍著說:“還沒有……”對方說:“找到好水晶,別忘了給吳小妹送去。”王大街曉得別人的意思,就嘿、嘿地笑兩聲,說:“找到也不送給她。”對方也快樂地笑了:“那你送給誰啊?”王大街把笑聲連成一片:“嘿嘿嘿……我有人……不能對你們說……來根煙抽。”對方扔一支煙給他。王大街知道人家拿他取樂,得了煙趕快溜走了。水晶市場客商多,本地的,外地的,內行的,外行的,南來北往,人頭攢動,買賣雙方討價還價爭爭吵吵,唾沫星亂飛,王大街就在旁邊看。王大街善於聽話聽音,聽出門道後,瞅準機會,看是不經心地插一句話,往往起作用。生意成交了,買賣雙方都感謝他。那些老板手頭都不錯,信奉“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理論,敬他一支煙,再給他一張五塊或十塊的票子。這樣一來,王大街幹脆就把半截櫃台也轉讓出去,成了專業街劃子。
最喜歡喊他街劃子的,是水晶市場煙店的小老板楊娟。楊娟說:“王大街劃子,你不得了啦,你成天在市場裏轉大魂,真成街劃子了,要包什麼煙?”
楊娟把王大街和街劃子連襠說,特別是大和街之間有一個很長的滑音,聽起來就像唱歌,帶著別樣的調子。
王大街喜歡聽她說話,有事沒事都要撩她幾句。
這天上午,王大街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把一張五塊的票子拍到櫃台上,說:“來一包綠南京。”
“敢抽綠南京啦?五塊錢哦?還是抽黃一品梅吧,省三塊錢,中午吃碗青菜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