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0章:替罪羊(2 / 2)

由此可見,定王是個一心為公,堅守原則,不存私怨的人。

這樣一來,君玉辰在朝臣心中的形象便又高大了幾分。

君玉碸看著底下眾人的反應,隻是微微淺笑,時疫的事情,宋石安最後反正都是要定罪的。既然如此,索性讓他來開這個口,在群臣心中留下公正無私的印象,反而更劃算。

何況……。隻有現在讓群臣相信,他對宋石安並無私怨,那往後他將那件事揭發出來,才更能夠取信於人。

“連續兩起案件,雖則與你無關,但終究因你而起,都說是治國齊家平天下。宋石安你後院不寧,身邊的朋友更是心思險惡,偏偏你竟然還一錯再錯,毫無察覺!宋石安你暫時將差事交卸,回去好好反省反省吧!”

皇帝思索著,口中卻已經說出了對宋石安的處置,奪了職位,責令反省,卻並沒有下旨問罪。

畢竟,如今葛誌達沒有將宋石安供出來,而事情又與他相關,這樣處置不算過分,也不算不聞不問。

宋石安忍住心頭的憤鬱,伏地道:“是,臣遵命。”

“至於葛誌達,泄露屍體——”皇帝正要宣布對葛誌達的處置,卻又被人打斷。

“皇上,微臣有話要說。”

江堅濤再次站出來,神色誠懇,“雖然說有錢大華等人為證,葛誌達本人也承認了罪責,但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凡事都必須依照規矩行事。此案事關重大,卻並沒有經過刑部或者大理寺的審查,而微臣本是掌管京畿宿衛一物,插手案件本就是越界,有所不妥。因此,微臣認為,應該先將葛誌達交由大理寺審理此案,走正式的司法程序,依法而行,才不會授人以柄。”

此言一出,眾人更覺得江堅濤凡事堅守原則,遵守規矩,而且不搶功勞,著實難得。

皇帝若有所思地看著江堅濤,片刻後道:“那就依你所言吧!”

“謝皇上!不過,微臣有一事要向皇上請罪,”江堅濤又道,“先前大理寺審錢大華的案子時,微臣曾作為旁聽,一通列席。當時微臣察覺到異樣,但微臣認為,設計時疫之人狡猾多端,如果大張旗鼓地搜查,說不定會打草驚蛇,因此與大理寺卿議定,假裝將錢大華斬首,讓凶險認為此案已經了解,放鬆警惕,這才能夠一舉擒獲,其中欺瞞之處,還請皇上恕罪。”

大理寺卿聞言一怔,隨即明白過來,心中暗暗感激。

錢大華的案子,是交由大理寺審理的,他沒能夠察覺到其中的蹊蹺,認定錢大華是凶手,差點縱放了真正的黑手,說起來,這是他大大的失職。

但現在江大人卻為他遮掩,反而變成了是為了引誘凶嫌而設下的圈套,非但將他的過失抹平,還白白將原本獨屬江大人的功勞分了給他一半。

滿朝當中,似江大人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宅心仁厚,以後若有機會,需得報答他這份恩德。

而這種手買人心的效果,正是君玉辰想要江堅濤能做到的。他因為出身較低,所以一直以來在朝中聲勢弱,想要崛起,就需要更廣闊的人脈,能夠有機會示好他們,他自然不會放過。

皇帝靜靜地看著江堅濤,神情若有所思。

這個江堅濤的行事和君玉辰以及宋石安都完全不同,無論做什麼事,他都占足了道理,凡事都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場上,凡事不輕易開口,但一開口卻都能夠落定塵埃。

而相對於君玉辰的恣意,宋石安的居心深沉,他這樣的做派倒是更容易贏得朝臣的擁戴和附和……看來,這也不是等閑之輩!

“無礙,事急從權,你能揭發此事,有功無過!”皇帝淡淡地道。

這日早朝之後,京城百姓們很快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因為上次的時疫,京城附近一共有七萬餘人感染,上千人死亡,可謂是本朝自開國以來,最大的慘案了。

京城很多人都飽受驚嚇和悲痛,因此,當時疫的真相傳出來後,葛誌達頓時成為了萬夫所指的對象,就連看似受牽連的宋石安也沒有逃脫悠悠之口,被罵得狗血淋頭。

而宋府這邊,宋石安的日子自然不會好過。好容易,自己的處境上了軌道,又突然來了這麼一出,宋石安惱怒之極,更是差點吐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