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衍之數 第八十五章 手段激烈的喬家(2 / 2)

聽了喬景儼的話,喬映霞知道了為什麼會有對他的懲罰了,對於這個懲罰,他沒有覺得有什麼,但是看向自己三叔的目光,就變得古怪起來。

在喬致庸晚年的時候,最早喬家“在中堂”的事物是由喬映霞的這位三叔執掌的,而不是由喬致庸的長孫喬藎臣掌控製的。

隻是喬映霞的這位三叔深得喬致庸處世之道的薰陶,有長者風度,辦事謹小慎微,以之主持家業綽然有餘;讓其經商理事,膽識顯然不足。因而一生未涉外埠,而家務則賴其經管。他一生無大作為,隻是為人善良,多行公益,為喬家堡村捐資並主持挖了一條伏溪河水和渠,可澆灌田地千餘畝。

而後才會有了在喬致庸去世之後,喬藎臣代替喬景儼執掌喬家“在中堂”將喬家的商業帝國進一步發展的事情。

而這次喬映霞之所以受罰,則和這位三叔有很大的關係。

喬映霞的三叔是個守成有餘,開拓不足的人物,這樣的人如果是主持家業的話,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來發展商業的話就不行了,商業發展是不進則退。

在滿清末年的商業發展的競爭激烈程度並不比後世的市場經濟差多少,並且因為滿清朝廷的軟弱無能,民族商業的發展還要時不時的和來自國外的資本進行競爭,但是因為滿清朝廷的關係,在競爭上麵經常處於劣勢的地位。

於是在喬致庸的評價裏麵,喬映霞的這位三叔就有點太過老實,實在不是經商的材料,早晚喬家會敗在他的老實與人無爭上麵。

如果這話是喬致庸說出來的話,那就沒有什麼問題了,畢竟老子批評兒子那是天經地義,可是這話是從那個被批評的人口裏麵說出來的話,就讓聽這話的人感到怪異了。

而這次喬映霞一路殺戮回到祁縣,則展現出來了喬家這個商業帝國下一代人的氣勢,直接把喬景儼執掌喬家這幾年對外麵展現出來的弱勢給打破了。

喬景儼執家這些年,由於他那老好人、與人無爭的作風,在商業發展上雖然有著喬致庸指導,但是不願與人競爭,事事小心的樣子,還是讓別人認為喬家已經開始沒落了,以至於一些小的商號都敢跟喬家競爭了。

就像是這次喬映霞路上遭遇土匪和義和團,背後就有著許多商號的影子,就像是大盛魁這種和喬家結下了死仇的,同樣還有其他的一些商號。

隻是喬映霞這一路殺回來,著實把這次在背後出手的那些人給嚇了一跳,他們沒有想到喬家的下一代是這麼殺氣十足,竟然用這麼激烈的手段殺了回去,這和喬家這些年的表現可不一樣啊,這讓所有出手的人都覺得絕對不能讓喬映霞這樣的人執掌喬家,他要是執掌了喬家的話,對他們來說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於是沒等到喬映霞回到家裏,來自山西巡撫毓賢的壓力就來了,說喬映霞殺戮義民,要緝拿他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