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1 / 2)

元始大陸北方萬獸森,群山無邊。遠看群山:臥山如虎,盤山若龍,立山似豹,疊山像塔,蒼樹翠柏鬱鬱蔥蔥,獸吼之聲陣陣從森林的四方不斷地傳出!

一處森林邊緣的密林中傳出蒼老但又高亢的吟唱之聲“世人皆想永長生,豈知長生路途艱,道義分開在兩邊,長生孤獨在中間。愛恨情仇恩怨難清,功名利祿萬骨成堆,天下熙攘名利來往,古往今來幾人能拋。長生不死有何求,不如醉酒一杯江上遊!”隻見一名老者鬢發皆白一身白袍,飄飄然行走在林間

“咦”老者發出一聲驚訝,不遠處好像躺著一個人,而且好像是個孩童,老者心想:這乃是萬獸森,雖然是邊緣怎麼會有一個孩子,難道是個猴子?老者心裏想著單腳步未停。不一會來到近前,發現確實是個小孩,年歲不大,近觀也就八九歲,麵相普通,身上竟無衣物,老者探了探鼻息又摸了摸心口處,“還好,還活著隻是........”

“喂,有沒有人?這孩童是誰家的?”老者大喝三聲又等了一會見無人搭言,也無人來尋,老者伸出右手抓起孩童往腋下一夾,向遠方走去。

“這...這是哪兒?我...我是誰?”一個孩童坐在床上眼中滿是迷茫,雙手抱著頭,想回憶起什麼

“你醒了!先吃點飯吧。”隻見一老者端著飯菜來到床前,放在床邊的小桌之上

“你是....”

“三天前我去萬獸森邊緣想打些野味沒想到看到了你,見你還活著就將你帶了回來,我叫李逍遙,小朋友你叫什麼?”老者臉帶微笑輕聲的說著

“謝謝李爺爺,我也不記得我幾歲了,我什麼也不記得了”雖然失憶但小孩卻還懂得接人待物的禮貌。

“不著急先吃飯,以後慢慢想,我這就我一個人你就現住在這吧!”李逍遙說道,孩童點點頭

清晨,孩童起來聽見房外啵啵之聲,走出房子看見李逍遙白衣飄飄踏空而行,手中長劍不斷揮舞,每次揮舞皆有一道道劍氣發出。孩童雙手拍了起來眼中充滿了新奇之色“李爺爺”孩童喊道,李逍遙收劍落在地上“睡得如何?飯菜在桌上,走一起吃飯去”李逍遙拍著孩童腦袋向屋子走去。

“睡了一晚可想起什麼”吃完飯李逍遙和孩童坐在床上說著話。“沒有,什麼也沒想起,我...”說著孩童眼中出現了淚水,李逍遙安慰道“別急,慢慢來”

數日後,午飯過後,李逍遙盤坐在床上,閉著眼睛

“李爺爺”李逍遙睜開眼睛看見孩童跪在自己的窗前,麵色一動“孩子你這是做什麼,快起來!”說著李逍遙手一揮孩童慢慢飄了起來。

“李爺爺,且聽我把話說完”孩童滿臉嚴肅說道

“有什麼不能起來說嘛!何必跪著說”雖然嘴上說著但李逍遙手收了回去,孩童有跪倒在地

“李爺爺,這些日蒙你老照顧我,可是我卻不能給予幫助你什麼,我想讓您老當我的爺爺,以後即使回憶起什麼我也不會走,您老累時我願端茶倒水,您老閑時願陪您老嘮嘮嗑......”孩童眼含著淚說完端起身邊放著的一盞茶,舉過頭頂,看著李逍遙

“你年紀輕輕怎麼能在這呆一輩子呢,如果你父母在世又該何等想念與你”

“李爺爺,您說過萬獸森這裏雖是邊緣可獸將經常出沒,沒有大地位的強者幾乎不可能存活,一是我想跟這您學些本事往深處看看,是否我親人的蹤跡二是您對我有救命之恩又對我如此之好我不想離開您”孩童正色的說道

“好吧,我就收下你這個孫子,老頭子我一生無子,沒想到今日卻得了個孫子,哈哈”李逍遙端起孩童舉過頭頂的茶一飲喝盡,滿臉皆是笑意

“爺爺”孩童叫了一聲爺爺撲到李逍遙的懷中,李逍遙輕撫孩子的頭輕聲說道“你既然想不起你的姓名爺爺給你起個”“好啊“孩童站起雙手拍了起來

“恩......就叫李宗興吧”李逍遙手捋著白胡“宗興,李宗興,我有名了,我叫李宗興”孩童跑到窗口衝著外麵喊道,他卻不知李逍遙眼神有些異樣。

就在撿到李宗興的第二天李逍遙重回當時的地方,“老木頭,出來,老木頭”李逍遙對著密林喊了起來“小白老,你來幹什麼?”旁邊一顆大樹傳出一道精神波動,“我想問下......”“你想問那個孩子?”李逍遙沒說完大樹又傳出一道精神波動“對,他的父母或者親人在哪兒?他是怎麼......”這次又沒等李逍遙說完大樹又傳出一道精神波動樹枝不斷地晃動“我沒看見跟他一起的人,估計他根本就沒有父母或親人,而且已經在這已經五天了,當時...恩...當時......”“你倒是說啊”李逍遙見他到關鍵地方竟然支支吾吾氣憤道“他就是這麼出現的。...恩...憑空出現的...當時有一絲空間波動...不對...一絲靈魂波動...額..反正就是直接出現在這”“額,直接...出現”李逍遙有些錯愕“對,我也想不明白,當時我用樹枝去感知他身體時竟有絲絲心悸,正常的人也不可能昏迷五天還不死,除非到達中凡位,可人類真的有八九歲就能到達中凡位的嗎?我活數千年也沒聽到遇到一個!你自己慢慢想吧,我去教育我那些後代了”李逍遙怔在原地,半晌才回過神來心裏想著:自己就得對還是不對,那個孩子到底什麼來曆?當天晚上李逍遙見他沒醒伸出右手放在李宗興的頭上想感知他的靈魂可不知怎麼回事竟感知不到他的靈魂而且在他身上也感知不到任何修為。李逍遙費解萬分試了多次仍一無所獲,也就不去管了心裏想著:救他是對是錯,以後自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