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紙牌類(1)(1 / 3)

按牌變點

表演者將一副牌交給一位觀眾操洗一遍,然後收回理齊。再請他從牌疊中抽出一張(比如紅桃8),記清花色點數後,牌背向上,交給表演者。

表演者接過牌後,並沒看牌,而是隨手將這張牌和牌疊放到背後,把觀眾抽的牌插入牌疊中。接著,將牌疊拿到前麵來,對抽牌的觀眾說:“我將底牌(即整副牌最下麵的一張)亮出後,請你實事求是地講,是不是剛才你抽的那張牌。”一會兒,表演者將牌示出問:“是不是?”“不是!”“什麼牌?”“方塊5。”觀眾回答後,表演者把觀眾剛看過的牌抽出,牌背朝上放在桌麵上,請觀眾使勁將它按住。觀眾依此照辦,用雙手將牌緊緊壓著。

這時,表演者對著被壓住的紙牌命令道:“一——二——三——變!”然後請觀眾將牌麵翻開,方塊5卻已變成紅桃8了。

這離奇的突變,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是一套小手法魔術,隻要稍練幾次,馬上就可學會。當觀眾抽出的牌收回放到背後時,暗中將它插入牌疊下麵的第二張裏,再將牌疊拿到前麵,亮出底牌。比如方塊5,當然不是觀眾抽的,而觀眾抽的紅桃8,即在底牌第二張裏。

讓觀眾看過方塊5後,調出紅桃8時,耍3個小手法:即左手握著牌疊兩側邊,右手中指配合抵著牌疊方塊5向後一推,食指抵著紅桃8向前一移,再配合大拇指隨手將紅桃8抽出,左手小指又同時將後退的方塊5推回理齊。這種抽牌法雙手協調配合,動作十分幹淨自如,萬無一失,觀眾無法看出破綻。看上去是將底牌方塊5抽出,實則抽出的是紅桃8了。由於牌背向上,加上手法自如熟練,觀眾一下辨別不出來,從而造成了錯覺。

請觀眾用手去按牌,主要是為了增強演出氣氛,使演出更神秘而已。

冒名頂替

表演者拿出一副牌,請觀眾任意抽出一張放在自己的衣袋裏。接著,表演者從牌中找出大王牌對觀眾說:“大王牌是偵察兵,它能探知您衣袋裏裝的是什麼牌。”說完把大王牌放入觀眾的衣袋裏。過一會兒把大王牌取出,放在耳朵旁一聽,立即就說出了觀眾袋中是什麼牌。觀眾取出一看,果然就是表演者所說的。

這套魔術的表演方法是,先讓觀眾抽出一張牌,但不許他看牌麵就直接放入衣袋中。表演者從全副牌中把大王牌找出來時,在大王牌的後麵暗暗地夾帶了一張(表演者應看清夾帶這一張的牌麵)。由於大王牌與夾帶牌對齊,觀眾是不知道的。接下來,表演者將兩張牌一同放入觀眾的衣袋,把夾帶牌留下,而把觀眾放入的牌放在大王牌後麵帶出。至於放在耳朵旁聽一聽,其實隻不過是裝腔作勢,創造氣氛。觀眾袋中是什麼牌,表演者早就知道了。

當然,如果觀眾的衣袋太小,表演中換牌不方便,觀眾抽出牌後,改藏在一紙箱或布口袋中則更好。

紙牌頂杯

表演者拿著一張方塊A紙牌,正反麵交代一遍。接著,將牌豎起,置於桌麵上,放開手,這張牌果然自動地立著了。再拿來一隻小號玻璃杯,放在牌上麵,並慢慢地倒入大半杯清水,奇怪的是這張牌還是不動,頂著水杯立著。然後,移去杯子,再次拿起紙牌向觀眾交代,還是看不出秘密。

方塊A這張牌是由兩張貼合為一張的,後麵的另一張隻貼合一半,另一半空起,可以向中間翻合。交代牌的背麵時是一晃而過,觀眾無法看出其中秘密。表演時,隻要暗中將後麵半張牌撥開九十度成為“T”字形,將牌豎放在桌上,置上水杯,牌當然不會倒。

奇妙的方塊A

表演者將4張A牌仔細交代一下,沒有任何秘密。接著將紅桃A扣放在桌麵上,將方塊A放在黑桃A和梅花A之間,由左手拿著。然後,表演者說聲“變”,桌麵上的紅桃A變成了方塊A,而左手中的方塊A反而變成了紅桃A。

秘密在哪裏呢?四張牌確實沒有秘密,可以讓觀眾仔細檢查。關鍵在於表演者拿牌的方法上。他把牌從觀眾手上收回後,交給左手拿著,使牌的背麵朝觀眾。接著他把方塊A扣放在桌麵上,把黑桃A和梅花A斜放在紅桃A的上麵,將紅桃的圓弧部分蓋住(紅桃的尖端朝上)。這就使紅桃A變為假的方塊A了。將牌麵亮給觀眾看一下,並對觀眾說:“兩邊是黑桃和梅花,中間是方塊,扣在桌上的是紅桃”時,觀眾是會相信的。隨後,說聲“變”,兩張牌當然很容易地變了過來。

巧找撲克牌

表演者拿出一副撲克牌,把它展開成扇形,使牌麵朝著觀眾,給觀眾看清它是一副普通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