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老師在商場新買了一件漂亮的時裝,穿在身上後,站在鏡子前反複打量,衣裳裁剪合體,款式新穎大方,人也顯得精神多了。真是越看越覺得滿意。可是才穿了一天,衣服上就粘了不少灰塵,而且奇怪的是,它不像其他物品上的灰塵一拍就掉,拍來拍去好像總是拍不幹淨,使新衣服黯然失色,真讓他感到煩惱。
晴朗的早晨,陽光明媚,小麗用塑料梳子梳理幹燥的頭發時,也出現了一件新奇事:梳子還沒有接觸到頭發,頭發卻自動向梳子靠了過來,好像磁鐵吸引鐵釘似的,頭發也被梳子吸了起來。
這些現象都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原來,這些都是靜電現象,都是由於摩擦起電造成的。
一個物體原來不帶電,並不是物體內部沒有正、負電荷,而是因為這個物體內,原子核所帶正電荷數與核外電子所帶負電荷數相等。當兩個絕緣體相互摩擦時,其中原子核對電子束縛能力較弱的物體會失去一部分電子,而使這個物體帶上正電;這些電子轉移到另一個原子核對電子束縛能力較強的物體上,這個物體就帶上了等量負電。
當帶電體靠近不帶電的輕小物體,如紙屑、絨線、灰塵時,由於靜電感應,使輕小物體離帶電體近的一端出現相反電荷,另一端帶上相同電荷,因而會呈現出互相吸引的現象,所以能把輕小物體吸過來。
當我們穿著化纖、毛料衣服時,由於走路、運動、工作時,都會因為摩擦而使化纖衣服帶電,從而吸引灰塵等輕小物體。
用塑料梳子梳理幹燥的頭發時,也是因為梳子帶了電而吸引頭發。
生活中的靜電,真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
晚上,脫下腈綸毛衣時,能聽到“劈劈啪啪”的聲音;如果毛衣接觸到皮膚,還會感到像有什麼東西刺了皮膚一下,如在黑暗處,有時還會看到小小的火花。擠公交車時,手觸到別人或車上的拉環,有時也會被靜電電到。
這種現象又表明,摩擦起電能產生相當高的電壓,隻不過電量極其微小,對我們沒有太大的危害。自由電荷自由電荷,是一種等效概念,通常指存在於物質內部,在外電場作用下能做定向運動的電荷。如金屬中的自由電子,電解質溶液中的正、負離子,稀薄氣體中的電子和離子等。自由電荷的特點是物體內部對它們的束縛比較弱,可以在物體內部自由移動;同時,自由電荷並非真實存在,而隻是用來描述自由電子移動的一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