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以吾筆書吾心——作為文學家的莊子(1 / 1)

四十九、以吾筆書吾心——作為文學家的莊子

莊子,蒙地人,名周。據《史記》記載,他曾擔任過蒙地的漆園吏,和梁惠王、齊宣王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他學識淵博,涉獵廣泛。所以,莊子除了是一位哲學家、思想家以外,他還是一位出色的文學家,他寫的文章,極具浪漫主義色彩。

《史記·老子韓非子列傳》中提到莊子時說:“莊子著書有十餘萬字,其中大抵都是寓言。作《漁父》、《盜蹠》、《胠篋》三篇,是為了誹謗詆毀孔子這類人,以此來闡明老子的思想。畏累虛、亢桑子之類的,都沒有事實依據,是莊子編造的。然而莊子善於運用言辭,描摹事物的情狀,用來攻擊儒、墨兩家,即使是當世博學之人,也難以避免受到他的攻擊。他的語言,洸洋自恣,適應自己的性情,所以王公大人,都不能器用他。”

希臘有《伊索寓言》,印度有《五卷書》,而我們中國有《莊子》。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所以他編寫了大量生動有趣又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後世流傳的很多成語,如“朝三暮四”、“庖丁解牛”、“呆若木雞”、“沉魚落雁”、“東施效顰”、“邯鄲學步”、“解衣盤礴”等等,都是從莊子的寓言故事中產生、演變過來的。

“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他的文章,是思想情感的隨意流露,所以有一些跳躍。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他的寫作水平,反而成了他的特色,受到很多人的肯定。清代金聖歎以《莊子》、《離騷》、《史記》、《杜工部集》、《水滸傳》、《西廂記》為“六才子書”;魯迅先生在《漢文學史綱要》中這樣評價莊子的文章,他說:“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莊子》不僅有著很高的文學成就,它還對文學藝術有著深遠的影響,很多文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過莊子的影響,劉熙載在他的《藝概》中說:“詩以出於《騷》者為正,以出於《莊》者為變。少陵純乎《騷》,太白在《莊》,東坡則出《莊》者十之八九。”其實,何止是李白、蘇東坡受到了莊子的影響,“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在那個莊學盛行的魏晉時代,也受到了《莊子》的熏陶和感染,他的《髑髏說》,極具莊子的浪漫主義色彩,幾乎就是《莊子·至樂》中的寓言故事演變而來的。還有他大量的遊仙詩,裏麵都有《莊子》中的“神人”、“真人”的形象。

除了曹植,阮籍、嵇康也受到了莊子的影響,阮籍的《大人先生傳》、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都有著與莊子類似的語言風格,還有《莊子》一書中的各種意象,都散見於他們的文學創作中。

《莊子》是我國的文學瑰寶,如果沒看過《莊子》,就無法透徹地理解很多文學作品,因為它已經滲透到古人的文學創作中去了,正如清代的龔自珍所說:“名理孕異夢,秀句鐫春心,《莊》、《騷》兩靈鬼,盤踞肝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