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知道,一切生命現象都離不開蛋白質。那麼蛋白質是什麼呢?經過化學家分析,發現氮是組成蛋白質的重要成分。比如:頭發、指甲以及人體中的各種酶、激素、血紅蛋白都是蛋白質。因此,可以說氮是生命的基礎。
你們大概知道,那黑黑的木炭與煤就是碳(含有一些雜質)。難道碳也是人體裏的重要元素嗎?是的,人在呼吸時,吐出的是二氧化碳,這是人體中的碳與空氣中的氧化合的結果;事實上,科學家早已發現,碳的足跡遍布人的全身。
人體的18%是碳。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機化合物(少數簡單的碳的化合物除外)。人的機體從頭到腳,從裏到外,幾乎都是有機化合物組成的。人能站立,是靠體內的骨骼支撐住的,沒有骨骼,人的體形是很難設想的。人的骨頭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鈣,所以鈣是長骨骼的原料。人體裏的鈣,99%在骨頭中,骨頭的堅硬就是由於磷酸鈣沉積在裏麵的緣故。當骨頭中缺少足夠的鈣與磷時,骨頭就不能鈣化(硬化),結果骨質就要軟化。孩子比成年人更需要鈣,就因為他們的骨頭正在不斷長大。血液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鈣離子,沒有它,皮膚劃破了,血液就很不容易凝結。鈣和神經肌肉活動也有關係,當血液中鈣的濃度降低了,外界隻要有一點極輕微的刺激,就會使神經肌肉產生強烈的反應,甚至發生全身抽搐。
加工後的食鹽
現在你該懂得鈣對人體的重要了。也許你會說,多吃些鈣粉或鈣片就好了。不行!人一晝夜大約隻需要吸收1克的鈣。過量的鈣,會引起人的心髒病。隻要你不偏食,各種食物都吃,你所需要的鈣是能從每天的食物中得到的。
人體裏的磷大約有1千克左右。這個數量足夠火柴廠生產幾百隻火柴盒,因為火柴盒兩邊塗的物質就是磷。磷在人體和生命中執行著好幾個重要的任務。如果骨頭裏失去了磷,人體就會縮做一團,不成一個樣子。肌肉失去了磷,就會失去運動能力,你就不能打球跑步做遊戲。在人的腦神經組織中,也有許多磷的化合物——磷脂,如果腦子失去了磷,人的一切思想活動就會立即停止。
食鹽不僅是增進食欲的調味品,還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的必需品。你如果嚐一下血液的味道,會感覺到血液具有鹹味。正是這個緣故,人天天要吃鹽。正常的人每天要吃10~20克的鹽,一年大約要吸收3~6千克的鹽,食鹽的化學成分是氯化鈉。人吃鹽,就是為了吸收食鹽裏的鈉離子。人體裏如果缺少必要的鈉離子,就會渾身無勁,並使一係列組織器官的功能紊亂,影響神經肌肉的活動,嚴重時甚至會死亡。
人體中第一個被發現的微量元素是碘。純淨的碘是紫色的。事情是從甲狀腺開始的。甲狀腺是靠近喉頭的一個器官,它分泌甲狀腺素,提高全身的新陳代謝,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19世紀末,一個化學家知道了甲狀腺的顯著特點是含有碘,而人體裏所有其他組織都沒有碘。到了20世紀初,有一個醫生發現,一些內陸地區的居民與兒童的脖子,要比其他地區的人肥大,領扣扣不起來,甚至眼球突出,動作遲鈍。後來經過研究,終於知道了:人體內大約有20毫克(相當於1小粒米的重量)的碘,人體每天大約需要140微克的碘。“大脖子病”(甲狀腺腫大)就是由於缺乏少量的碘而引起的。
人體的血液總量為體重的8%左右。一個體重60千克的人,血液總量約為4.8千克。一個成年人的血液裏,大約隻有3克鐵,相當於1根小鐵釘的重量。這些鐵,有3/4是在血紅素中。鐵是製造血液裏紅細胞的主要原料。人體器官中,含鐵最多的是肝和脾。血液中如果缺乏極微量的鐵,血液的血紅蛋白就會變得不足,從肺部運送到機體組織細胞去的氧氣也就減少,影響人體的健康。嚴重缺鐵時會引起貧血病,這時,臉色和皮膚蒼白,頭昏眼花,全身無力。
化學元素在人體內的作用,還可以列舉出許多,但不論是人體內必要的大量元素,還是微量元素,隻要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種元素,都會引起身體的變化。你看,研究和認識人體內的化學元素,是一個多麼有意義的課題呀。